【大紀元2013年06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朱文綜合報導)近日中共官媒央視報導深港半小時經濟,揭開中共「經濟大好」假象謎底,央視稱,一批貨物重複買賣進出香港深圳兩地多次,甚至有重複達200次,出貨方以信用狀押匯取得現金後投資稀有金屬與股市,賺取香港大陸兩地存款息差與港幣人民幣間的匯差,又為北京當局提高貿易數據。
深港大塞車之謎:同一批貨進出達200次
在中共喉舌央視報導《經濟半小時》中,揭露了中共美麗經濟數據背後的秘密,隨即被港媒《東方日報》將央視新聞視頻放在網站。
報導說,連接深圳福田保稅區與香港的落馬洲大橋間僅八公里距離,以往只需半個鐘頭的車程,現在常常陷在車陣中,要花7倍以上的時間才能到達。央視揭開了「深港大塞車之謎」,是由於「中港企業製造虛假出口,有人於短時間內將同一批貨物進出深港達200次,藉此將熱錢運入內地賺息差。」。
出口18年新高假象
報導還說,深港兩地一年間被套現的信用狀金額總數高達200億元,可賺取近5億元息差。藉此偽造巨額貿易,通過「內保外貸」政策獲得外匯資金。此舉不只造成深港塞車,亦令深圳對香港出口創下18年來新高的假象。
信用狀(Letter of Credit,縮寫L/C),是國際貿易一貫採用的付款方式。出口商取得出口文件(出貨的發票、取貨提單、包裝清單、保險單據)後可向銀行押匯(銀行審核文件通過)即可取得貨款。
瞭解兩地銀行人士稱,內地賣家收到貨款後,可投資做人民幣定期存款,內地銀行的人民幣定存年利率為百分之三點三,比香港的人民幣利息百分之二點二五,最高有約百分之一的息差。貨物重複出口用盡一億元信用狀額度,一年約可賺取一百萬元。
西方專家質疑
中國金融市場在人為炒作下已失去真實性,《金融時報》報導說,中國的數據好到讓人懷疑,據法國興業銀行經濟學家姚煒分析,中國出口增長「繼續看起來太好,以至於不是真的」。
她稱,依台灣報告,4月份從中國大陸進口量下跌2.7%,但是中國卻報告,對台灣出口飆升49.2%。央視的新聞已說明這之間數字差異的秘密。
報導還說,分析家已經計算出,誇大行為造成最近幾個月的中國出口數據比實際高出5個百分點,或許更多。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