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的詩,點出了書信在古代的珍貴。在資訊不發達的年代,書信是人們遠距離交流意見與情感的書信橋樑,一紙尺牘,承載了萬般情愫,不知造就過多少愛情佳話,影響過多少天下政事?
書信作為一種溝通工具,使「說」和「聽」可以不在同時、同地進行,透過文字或圖案的交換,傳達雙方的思想與感覺,並創造了彼此臆測與揣摩對方想法的想像空間。書信往返的過程,充滿各種心思起伏的等待,而非即時的回應,也給人更多的時間思考,有辦法深思熟慮,琢磨用詞遣字,避免說錯話、做錯決定。
然而,書信承載的內容,並非全然是美麗的。收到故意找碴或者令人難過、生氣的信件時,該怎麼回應,是個大智慧,因為白紙黑字都是證據,不可不謹慎落筆。@
摘自 《用心說好話》 啟示出版社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