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5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任凱文編譯報導)根據一項大型政府研究,近年來,美國兒童由於食物或環境所引發的過敏大幅上升,較富裕家庭的孩子尤為明顯。正如一名專家所描述,這種過敏「流行」的上升令人擔憂,因為它增加了潛在的致命呼吸疾病或皮膚狀況毀壞的危險,後者可能需要長期護理。
據NBC新聞網報導,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18歲以下兒童食物過敏的患病率從1997年的3.4%增加到2011年的5.1%。同一時期,皮膚過敏的比例從7.4%上升到12.5%。
與CDC這份研究無關的芝加哥過敏症專家巴焦瓦拉(Sakina Bajowala)博士說:「過敏症是一種流行病,而且還一直呈上升趨勢。我們每天都收到一些第一次打來電話的病人。我們看到更多的孩子。他們不只是一種過敏症,而是幾種過敏症。」
CDC的數據表明,黑人兒童更容易患皮膚過敏症,而白人患有呼吸道疾病的風險更大。但這些數據也顯示,過敏症的患病率隨著收入增加而增加,而且那些收入超過貧困線200%的家庭的兒童發病率最高。根據CDC全國衛生統計中心,年幼的孩子更容易患皮膚過敏症,而年齡較大的兒童更容易患呼吸道過敏症。西班牙裔兒童的食物、皮膚和呼吸道過敏症的患病率比其它種族的孩子低。
幫助進行這項研究的CDC統計學家豪伊(Lajeana Howie)說,研究人員對9,000至12,000代表美國人口的樣本進行數字分析。但是,她說,這項研究只限於過敏患病率,沒有確定是什麼導致過敏。豪伊說,由於CDC研究的保密性,她無從知道為什麼那些來自較富裕家庭的孩子過敏症的發病率較高。
工作場所在相對富裕區的伊州奧羅拉(Aurora)的巴焦瓦拉博士說:「還沒有確鑿數據來解釋為什麼富人與過敏有關。」在接受NBC新聞網採訪時,她提出了各種原因,例如,富裕的父母因有健康保險看醫生會更頻繁、貧困和較富裕的孩子之間飲食習慣的根本差異,以及抗生素在一些兒童中使用頻率更高。
CDC說,在兒童和青少年中,食物是過敏症最常見的原因(這是一種潛在的致命的嚴重的過敏反應)。
巴焦瓦拉說,她最近治療了一個6歲小男孩,他對5種以上不同食物,有危及生命的過敏,另一個4歲小女孩有超過她身體20%的嚴重濕疹,還有一個3歲氣喘的小孩,其父母擔心可能會發展為哮喘。
對巴焦瓦拉來說,這麼多病例不算不正常。她說,她看到越來越多的孩子由吃的食品,如雞蛋、堅果或貝類,或由污染、柴油廢氣、灰塵,甚至老鼠和蟑螂,引發皮膚和呼吸道過敏。同時是美國過敏、哮喘和免疫學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Allergy, Asthma and Immunology)資深會員的巴焦瓦拉說:「過敏是由於遺傳和環境造成的。你沒有接觸到那些讓你過敏的東西,你不會過敏。有些人是他們父母遺傳給他們的,但環境也有影響。就是對雙胞胎來說,他們有相同基因,但是因為他們在不同的環境中長大,其中一個可能就會有過敏,而另外一個可能沒有過敏。」
她還說:「治療過敏的關鍵是確定過敏原,因為所有病人都是由特定的過敏原導致過敏。然後我們就能使用特定的免疫方法對付過敏症。免疫療法有超過80%的有效率。我喜歡向我的病人解釋,他們的免疫系統對過敏原反應過度,我們正在訓練它,讓它對它以前容忍不了的東西再容忍一些。」
這樣的治療基本上能阻止過敏進行曲(Atopic March)這種典型的一連串過敏症,病患往往在生命初期就開始患此病。這些過敏症包括異位性皮炎(濕疹)、食物過敏、過敏性鼻炎(花粉熱)和哮喘。巴焦瓦拉說:「我看過一個嬰兒出現皮疹,後來是花粉熱,最終導致哮喘。」她說她的病人60%是兒童。
她還說:「過敏症不是玩笑,對家庭來說,它的影響非常可怕,因為他們不想讓它控制他們的生活,但它確實在控制他們的生活。」
紐約門聖盧克-羅斯福醫院(St. Luke’s – Roosevelt Hospital)皮膚科過敏症專家西爾弗伯格(Jonathan Silverberg)說,他對CDC報告的這些數字並不感到意外,「我們知道它在上升,在不斷的增加。」
西爾弗伯格剛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在美國以外出生的兒童比在美國出生的兒童患過敏症的可能性要低。「然而,外國出生的美國人長期居住在美國患過敏的風險也在增加。」他認為這種差異的部分原因,是由於海外的兒童更有可能接觸一些疾病,這反而讓他們加強防禦過敏機制。此外,西方的飲食與更多的過敏症有關。
西爾弗伯格說,每天,他的那些來自海外的病人問他這樣的問題:「他們說:『我是從加勒比海或墨西哥來美國的。我在我的家鄉從未有過這樣的問題。到這兒,我的皮膚就突然發炎,但是如果我回到自己的家鄉,就沒事了。』很明顯,就是在這裡有機會短期或長期的接觸一些東西造成的。」
他說,他的研究是基於2007-08年全國兒童健康調查(National Survey of Children’s Health)中91,642名兒童的問卷回答所進行的。
(責任編輯:張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