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5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張茹澳洲墨爾本綜合報導)5月19日至25日,是澳洲維省一年一度的教育週,全省的所有學校在此期間對家長和社區開放,舉辦資訊講座、開放日、學生習作展覽、藝文表演以及其它各種豐富的活動,展示各自學校的特色。
作為澳洲的文化之都,墨爾本集中了全澳最好的私立中學,以培養高素質的全面人才而頗具盛名,比如墨爾本文法學校(Melbourne Grammar School)就出過4位總理、無數各界精英。每所私立學校的特色和重點不同,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為學生安排多姿多采的課外活動,讓他們經歷不同的人生磨練,鍛練忍耐力和吃苦精神,進行嚴格的行為舉止規範,樹立為他人著想,回饋社會的價值觀等。實踐證明,私立學校的學生步入社會後更容易成為出色和成功的人,因此儘管價格不菲,注重教育的華人家長如果有條件大都會選擇私校。
Geelong文法學校(Geelong Grammar School)的Timbertop課程
Geelong文法學校9年級的學生要接受一年Timbertop課程的訓練。不但英國查爾斯王子當年專程來這個學校學了一年,而且據說亞太一些小國家的王室成員也有特地送來這裡上學的。那麼這一課程有甚麼特別之處呢?
1951年6月的一天早上,在Geelong文法學校的Corio校區,Hugh Montgomery先生正在上數學課,突然接到校長James Darling博士的緊急傳喚。他於是讓孩子們先自修,自己整理好衣袍,穿過紅磚砌成的四方形院子,來到Darling博士的書房,心裏不禁有些疑惑,校長為甚麼這麼緊急的找他。
「Montgomery,」Darling博士開門見山的說,「我要你給我買座山。」
「當然,」Montgomery回答道,絲毫沒有膽怯,他坐下來。「您想在哪兒買?為甚麼?」
Darling博士的想法變成了現實,也就有了後來的Timbertop課程。Geelong Grammar 9年級的學生要在位於Mansfield的Timbertop校區度過一年。這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山區,來到這裡後,學生不能使用電腦、手機等現代化的通訊工具,跟家裏聯絡要通過寫信的方式。在這個與現代文明幾乎隔離的環境中,孩子們要經過一年的文化課學習和艱苦的體能訓練,野營、划船、攀巖、徒步旅行……這種返璞歸真、多姿多采生活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生存的本領,獨立和協作、寬容與友誼、團隊精神和領袖才能,這段時光成為每個學生一生難忘的記憶。
一年的課程包羅萬象,學生們在實踐中學到了包括環境問題、地質地貌、探險技能、農業耕作、動植物研究等各方面知識。
從中國大陸移民澳洲的華人,大多從小接受的是死記硬背的填鴨式教育,經過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篩選後上了大學。來到澳洲後,卻發現澳洲最好的學校原來是注重素質能力和品德培養的,也就是培養一種精神,沒有那背不完的公式,做不完的練習題。Timbertop獨特的課程設計帶給他們耳目一新的感受。
David一家來自中國上海,正是看中了這個Timbertop課程,他特意將兒子從另一所頂尖私校Scotch College轉到Geelong 文法學校。
「我很喜歡這個讓孩子回歸大自然的課程,學校採用軍事化管理,13、14個孩子住一個屋子,大家睡通鋪,就連洗澡水都要自己劈柴燒。經過1年的鍛練後,我發現孩子的獨立性提高了很多,體能也比從前有很大的進步。」
「孩子剛去的時候,對食物不太習慣,我們想要給他送點吃的和被子,開車三個小時後才到達山裡,打電話給學校,學校說,你放在門口的郵箱,我們派人去取。結果15分鐘就回來了,也不讓見到孩子。」
Timbertop課程價格不菲,一年6萬多的學費加上各種雜費,將近10萬元,是筆不小的數目。但David表示「非常值得,教育是一項長期投資。」David的朋友也紛紛誇獎道,「David的兒子真是一個好孩子,彬彬有禮,薩克斯吹得很棒。」
高考出7狀元的墨爾本文法學校(Melbourne Grammar School)
具有150多年曆史的墨爾本文法學校是墨爾本的老牌私校之一,具有獨特的教育傳統,不但在學術方面有很強的實力,而且非常注重全面提升學生的體育、情感、心智、交際和道德水準。
校長羅伊∙凱利(Roy Kelley)在接受大紀元的採訪中曾說,「我希望,這些男孩子們不要將自己的才能看作是自己生命的東西,而是要明確地思考能用甚麼方式幫助我們社會的其他人。如果他們成為了那個領域的領袖人物,我會以他們為豪。」
歷史上,墨爾本文法學校共出過四位澳洲總理,2011年的「年度澳洲人」Simon McKeon也是這所學校的老生。作為一個銀行家,McKeon先生在商業和金融方面非常成功的同時,也通過自己的慈善之心大量地回饋社會,給與社會。在他身上充分體現了墨爾本文法學校的教育傳統。
「我們就想讓這個學校培養出這樣的人,我們希望我們最有成就的人來回饋社會,成為領袖人物。」 凱利先生如是說。
除了綜合素質和品德修養外,墨爾本文法學校的VCE成績也一向名列前茅,在2011年的VCE考試中,全省獲得99.95最高分的34名學生中,7名來自於這所學校,佔總人數的20%。
「我們學校擁有很多優秀的教師,他們很善於引導並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由於老師的水平高,對學生的要求也就高,也就使得學生學習更加努力,這樣學生的成功幾率就會大多了。」
「我們的學校不僅成功,而且很快樂。一所學校既成功又快樂,這真的很重要。」
另外,墨爾本文法學校還是墨爾本最早開始教授中文語言課程的中學之一,對中華傳統文化情有獨鍾。
私立學校注重培養領袖素質
施先生做清潔工作,他的兒子Justin今年考取了墨爾本文法學校的全額獎學金。Justin小學上的是一所天主教小學。小學畢業時,老師對施先生說,「如果你的孩子想要當醫生,上個公校就夠了;但如果要想當管理人才,當CEO,必須進私校,而且要進好的私校,一般公校是滿足不了的。」
剛開始,施先生還沒完全領會這句話是甚麼意思,但是孩子在墨爾本文法學校上了幾個月課後,他開始體會到這一點了。
他說,「墨爾本文法學校非常強調培養孩子的領導能力,充分給孩子各種鍛練機會。比如說最近參加的一個野營活動,學生被分成很多組,每個組要舉辦各種各樣不同類型的活動,每個人都有機會做領導。學校的活動實在太豐富了,他們幾乎每個時間都充分利用,就連中午吃飯的時候都要搞些活動。每天3點半放學,到4點半一個小時的時間裏學校有各種課外活動,像辯論、運動、象棋、唱歌等等。孩子們過得非常開心。」
要把孩子的特長充分發揮出來,學校沒有一定財力是不行的。私立學校憑藉雄厚的實力,聘請優秀的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他們所能想像到的最好條件。
比如說,在很多公立學校,有些課程科目開不了,但墨爾本文法學校只要有一個學生想學甚麼,學校就會專門為這一個學生開這門課,聘請老師。每個星期兩次放學後專門有老師進行輔導,只要學生有問題,他們可以一直問下去,老師不會下班。
施先生說,「記得第一次跟老師見面時,我接過老師的名片一看嚇一跳,都是教授、博士頭銜,我當時想一個7年級的孩子讓教授來教,這個師資力量真是無話說。孩子自己也講,老師傳授知識的方式非常幽默,在課堂上會講很多有趣的故事,看到學生在課堂上有調皮的行為也是以幽默的方式點到為止,不會令人難堪,但孩子們會紅著臉馬上改正。」
學校非常注重跟家長的互動,施先生說,開學的第一個月,家長會就開了三次。學校有專門的網站,每個星期他都會到學校的網站查孩子在學校的功課情況,老師對孩子的評價等。
墨爾本私校的傳統是不但功課抓的很嚴,在其它方面也投入很大精力,強調品德和素質,禮儀和風範,教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施先生舉了一個日常小例子,「每次孩子穿著校服,下車後都要先把衣服理理好。他說,『這個衣服代表我們學校,我的衣服不整潔會損壞我們學校的名譽,我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我們學校的規範。』所以他一穿上校服就像換了一個人一樣,有禮貌,看到別人要微笑,要謙讓,學習那種紳士風度。」
華人家長看私立學校
對西方主流文化不太熟悉的華人家長心理總是有個誤區,認為上私校的都是有錢人家的孩子,自己家境一般,孩子在學校裡會產生自卑感,或養成注重物質享受等壞習慣。
連續送三個孩子上私校的David說,「其實不像人們想的那樣。孩子很單純,不會去比較家庭背景,沒有大人的等級觀念。我的大兒子在Geelong 文法學校上學,同學的家境都很好,有的還是某個國家的王孫,但大家都一樣睡通鋪,孩子在學校裡也結交到很多好朋友。有時,有的學生還會邀請全班同學去他家的遊艇上玩,同學之間很真誠友好。」
當施先生對墨爾本文法學校的校長談到自己家境的顧慮時,校長對他說,「這樣孩子恰恰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學會和各種各樣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培養領袖才能就需要這一點。」不過,在墨爾本文法學校,學生在學校裡炫富會受到懲罰,學校也不鼓勵家長把名貴的車開到學校裡來接送上下學。
12歲的Justin面對有錢的同學並沒有自卑。他說,「同學有錢,這是他們父輩的努力,跟他們自己有甚麼關係?我不羨慕他們。」上個星期在母親節的時候,Justin還用自己9歲起在墨爾本歌劇院唱歌劇賺的工資請父母和妹妹出去吃了一頓。在飯前他說了一番話,感恩父母多年的養育。他說,「父母為我放棄了很多,我會永遠記得父母為我所做的。我的同學他們沒有我這麼好的條件,他們的父母沒有像我的父母這樣關心孩子的成長……」
David一直是私校教育的忠實擁護者,他的三個孩子從來沒有上過公校。問他對私校為何如此青睞,他說,「教育一半是讀書,一半是與人交流。私校在接人待物、文明禮貌方面勝出一籌,讀私校的孩子在談吐上與公校的學生差異很大。而且私立學校活動很多,私校出來的孩子甚麼都會。所以,讓孩子進入這個主流社會的圈子,對他未來的成長有利。」
當初為了給女兒選擇合適的學校,David幾乎走訪了墨爾本所有的女校,最終選擇了墨爾本女子文法學校(Melbourne Grils’ Grammar),因為這所學校比較注重培養女孩的文化修養和大家閨秀的氣質。當時David一家還在中國,女兒一人在墨爾本讀書。不久以後當女兒告訴他要競選學生領袖(School Captain)時,曾帶給他不小的驚喜,沒想到孩子變化那麼大。在他看來,在私校受教育是很可貴的成長過程。
(責任編輯: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