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5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據統計,4月份基建類信託共成立66款產品募資136.94億元,占總成立規模的22.95%,同時成立規模超過了房地產信託。中共地方政府高企的債務或致基建類信託頻頻發行的主要原因,業內人士認為,地方政府無力償還債務,將會通過循環發行信託產品來「借新還舊」。
中共地方政府或「借新還舊」補窟窿
近日,中共央行發佈統計報告,4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為1.7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7833億元;其中,基建類信託在4月領跑市場,募資在年內首次超過了房地產信託。
數據顯示,4月份成立的基建信託66款,共募集資金136.94億元,占總成立規模的22.95%,與上月相比略降0.41個百分點。房地產信託在4月份成立61款,募集資金136.64億元,占總成立規模的22.90%,環比下降3.84%。
在基建信託中,包括了大部份政信合作類項目,由於信託逐漸成為政府融資的主要渠道之一,而大部份募集資金最後也都投向基礎設施建設,所以基建信託的風險被業內廣泛關注。事實上,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都將有一波基建信託的集中兌付期,地方財政集中還款的壓力不小。
據大陸媒體報導,最近一年多,監管部門對平台貸和城投債不斷收緊,一些縣級融資平台受的影響非常大,只能通過這種方式來融資。因此,基建類信託的發行呈現火爆勢態,並且募資規模超過房地產信託。
有信託業內人士表示,對於基建信託的風險,很多人都認為不是問題。因為在地方政府財政的擔保下,資金是有一定來源的。況且,即使地方政府短期內無力償還,也可以通過循環發行信託產品來「借新還舊」。
在中信信託工作的袁女士對大紀元記者說:「投資者往往忽視了一個重要問題,一些地方政府利用信託融資比例比較高,一旦地方政府財政出現了問題,那麼很難及時兌付,繼續發新信託來『拆東牆補西牆』,始終會有危機爆發的那一天。」
中共地方政府債務面臨失控風險
中共財政部原部長項懷誠在博鰲論壇上表示,從公開披露的數據看,截至2011年底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務是30多萬億元,債務率為37.8%。2012年債務數量比2011年增加了幾萬億元,債務率基本在40%左右。
有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基礎設施投資潛力收縮明顯,投資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正在降低,地方政府的償債能力也隨之減弱。地方政府債務之所以被各界廣泛關注,因為這將影響中國的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而地方政府債務已經面臨失控。
中共地方政府債務到底有多少,仍然缺乏准數。2009年5月末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共政府融資平台有3800多家,其中70%以上為縣區級政府的平台公司,它們的負債總額由2008年初的1.7萬億元,在不到一年半時間裏升至5.26萬億元。
2010年6月23日,中共審計署公佈了該署審計調查的18個省、16個市和36個縣本級財政數據。其中顯示,截至2009年底,上述地方各級融資平台公司307家,各地融資平台公司的政府性債務平均占本級債務餘額的一半以上。
4月9日,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宣佈將中國償還長期本幣債務的評級從「AA-」降至「A+」,主要理由就是中國式「影子銀行」和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的債務風險。惠譽對地方政府債務規模的龐大及不透明表示警惕和擔憂。無獨有偶,另一家評級機構穆迪在4月16日宣佈將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由「正面」下調至「穩定」,並指出地方財政健康程度下降。
(責任編輯:李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