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當選美國雙院院士 曾落選中科院院士

人氣 19
標籤: ,

【大紀元2013年05月01日訊】美國科學院當地時間4月30日發佈消息,清華大學教授施一公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4月25日,施一公還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外籍院士。而2011年12月,施一公曾落選中科院院士。

與清華大學教授施一公同時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還有:千人計劃學者、耶魯大學終身冠名教授鄧興旺和陳雪梅、Yang Wei等三名華裔美籍科學家。

2011年12月施一公落選中科院院士一事,當時備受各界關注。當時有媒體報導稱,施一公落選因「國籍」問題。中國科學院則回應稱,施一公落選中科院院士與「國籍」無關。

饒毅為施一公落選中科院院士鳴不平

2011年12月9日,中國大陸新增院士名單出爐後數小時,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饒毅撰寫了一篇4,000餘字的博文,為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施一公等人的落選鳴不平,他表示中國大陸院士評選出現「逆淘汰」,原因在於中國社會當今的「斥才」、「懼才」、「拒才」文化陋習。

饒毅博文說,2011年中國院士增選,六位曾任國外正教授的候選人中,五位全時回國的皆落選、一位尚未全時回國的當選;而在生命科學和醫學部,三位正教授全軍覆滅。

博文中以落選院士的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施一公為例說,此次院士選舉「論文數量和質量遠不如他的人,並無論文以外的貢獻,卻當選院士。」「施一公回國後發表的重要論文,多於此次全部同期當選院士加起來的總和……此次生物醫學部當選者們……他們的主要論文全部加起來,可能還不如施一公一個人在國內這幾年的工作。」

談及施一公等人的落選,饒毅認為,當前院士評選中,重視的不僅不是學術水平、也不是年齡、學術年資、在國內科學貢獻大小,而是「在有些人面前低頭排隊的時間,有時可以起很大的作用」。

饒毅在博文中表示,在科學記錄十分明顯的情況下,出現逆淘汰令人費解。他質問道,是有些人缺乏判斷力、還是折射中國某些文化陋習?有沒有某些人不許他人高於自己的「懼才」文化、有沒有因為不看才能而重拜把子叩山頭的寨主「拒才」習俗?

饒毅表示,排斥優秀是「懼才、拒才」的本質,這並非只是針對近期回國的科學家,而是很多行業的問題。

2011年8月17日,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公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饒毅落選。當晚,饒毅在接受北京晨報採訪時表示,他早已預計到結果並表示不再參選院士。至於為何落選,他給出耐人尋味的回答:「任何學生物的人都會知道原因。」

民眾熱議

王樂_44215:中國特色!

陌路狂想曲:重重的扇了中科院一記耳光。

羅強烈:清華教授施一公當選美國雙院院士,卻當選不了中科院院士,這將是中國科學界的恥辱性事件之一。

好男005:中國的體制就是把真正有才幹的人擠出去,留下一群庸碌之輩和老朽之徒,留下一幫蠢貨端著鐵飯碗,唱著為人民服務的歌的官僚!

80第一代:有不少在國內做不了院士的人在國外選上了,這是中國的人才太多了?還是潛規則太多以至於有本事的人,不會走潛規則的人當選不上呢?

想想也無妨:同是在生命科學卓有成就的饒毅教授也是中科院落選者!纍纍出現這失意失敗落選而美國那卻高票當選,順利當選,這就要檢討體制了:人文關係,脈絡關係,招呼關係,叩拜關係,逢迎關係,奉承關係,迎合關係,這些如沒有做好卻可能致敗——

美國人文與科學院簡介

據悉,美國人文與科學院成立於1780年,該院是旨在運用多學科進行獨立政策研究的學術中心,包括愛因斯坦、奧本海默、丘吉爾等著名科學家、政治家,華人學者胡適、錢學森、林家翹等亦為該院院士。目前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共有約4000位院士及600位外籍院士,皆為來自科學、藝術、公共事業及商界的領軍人物,其中包括超過250位諾貝爾獎得主及超過60位普利策獎得主。

施一公簡介

施一公教授198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生物系,1995年獲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分子生物物理學博士,歷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講席教授(1998—2008)。他2006年開始著手在清華大學建設實驗室,2008年全職回國工作,現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

施一公於2003年獲得國際蛋白協會頒發的「鄂文西格青年科學家獎」,2010年獲國際賽克勒生物物理學獎、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傑出科學家獎」、談家楨生命科學終身成就獎、 2011年獲華人生物學家協會頒發的吳瑞獎(終身成就獎),2013年獲得英國約克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责任编辑:李文慧)

相關新聞
北大院長饒毅落選中科院院士 網友熱議
為落選院士鳴不平 北大院長饒毅:逆淘汰
北大研究生聲明退學 稱抵制「苦力科研」
前北大校長批大學排行榜導致高校失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