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中國模式」貽害全球

人氣 71

【大紀元2013年04月06日訊】習近平3月中旬訪問非洲,導致中國的「新殖民主義」再度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所謂「新殖民主義」的大意是:中國為了掠奪資源罔顧非洲的環境生態,同時又將非洲做為廉價工業品的傾銷市場;中國在非洲的經濟開發並未為非洲人民帶來多少就業機會;中國政府不干涉他國內政和不附帶任何條件的援助,打破了西方國家援助附帶政治條件的模式,使一些非洲國家的獨裁者變得肆無忌憚。

中國新殖民主義在非洲大行其道,是因為中國企業通過行賄,將「中國模式」的精華「官商結合」推廣至海外,以獲得資源開採權與市場准入資格。

行賄與腐敗:中國企業海外擴展的助推器

在習近平到訪尼日利亞之前的3月12日,該國央行行長Lamido Sanusi在英國《金融時報》上撰文說,中國拿走了非洲的自然資源,再轉回身向非洲銷售製成品,這種手段非但不是互利互惠,而且是殖民主義的真髓,對非洲的非工業化和落後起了很大的消極的作用。與中國並列金磚四國的南非總統雅各布• 祖馬(Jacob Zuma)早在2012年就警告稱,這種「貿易模式從長期來看是不可持續的」。

但是,來自非洲各國政府高層的抱怨聲音畢竟非常少,常見的是民間的抱怨。高層抱怨少的原因是因為他們與中國企業之間千絲萬縷的利益關係。

透明國際(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在2011年度行賄指數(BPI)報告中,將世界上28個主要工業國家和新興工業國家納入考察範圍,就「是否願意通過對外國官員行賄來獲得業務上的好處」這一問題,對來自30個國家的3016名企業經理人進行了匿名問卷調查,並根據他們的回答給這28個國家的企業分別給出分數,滿分為10分,即從不行賄。 按該指數所謂排名,中國在全部28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在27位,俄羅斯排名墊底。

行賄指數涉及19個行業,所列舉的國家和地區涵蓋了全球主要區域,代表全球近80%的出口、服務、建設和投資業。除行賄傾向排名之外,《2011年行賄指數》同時表明,公共設施建設、建築業及石油和天然氣業由於由政府操控並涉及到巨額資金,更容易滋生腐敗,是境外賄賂的敏感行業。

中國政府對上述透明國際報告予以駁斥,但事實卻無情地證明了行賄與腐敗確實是中國企業海外擴展的助推器。從2008年至2012年,世界銀行將中國建築、中國路橋等在內的14家中國企業和個人列入「黑名單」,世界銀行制裁委員會表示,這些被制裁的公司(或個人),在採購或合約執行過程中存在著欺詐、腐敗、操縱競標等行為,這些企業與個人被裁定在2年至8年不等的時間內不得參與世行集團的融資項目。2009年11月,中冶集團為了獲得阿富汗一銅礦開採項目,曾向阿富汗礦業部長行賄 2000萬美元;2013年3月19日,業務遍及全球140 多個國家的中興通訊設在蒙古的辦事處高管被指涉嫌行賄被蒙古當局逮捕。

中國企業在非洲的投資大量涉及公共工程、礦業、建築行業,幾乎全是借行賄開路。但為什麼較少曝光?其間原因,中國國家監察部官員孔祥仁早在2010年就解釋過:「我們發現的不少案件,特別是一些跨國性質的商業腐敗案件,往往是美國、歐洲當地政府發現了,然後引起了我們的重視並對相關國內官員進行查處的,這和賄賂交易的隱蔽性密切相關。」

「中國模式」應該遭到全球抵制

英國皇家非洲學會會長理查德∙道登曾指出,「中國政府喜歡和不民主的政府打交道」,其中原因當然是同類相吸引。據一家中資建築公司海外負責人敘述,在尼日利亞,腐敗根本不需要遮遮掩掩,相關官員在項目預算裡,已經將自己的提成計算在內,這行為簡直就像是中國貪官的孿生兄弟。

由於利益驅動,非洲的獨裁者不會中斷與中國的「資源外交」,因為他們自己從這種交往中得到了巨大的好處。以中國對非援助為例,中國對非援助數字處於極不透明的狀態,既有由商務部負責的項目,還有各省市及各部委的項目,高層領導人出訪時又有靈活掌握的額度,這種多頭援助的方式使得援助總數難以確定,極好地掩蓋了雙方交往中的腐敗行為。但越來越多的非洲人開始對「來自東方的救世主」心生反感,他們抱怨中國企業在尋找資源的過程中不顧對當地生態的損壞(採礦、伐木都嚴重破壞生態環境);中國企業時常無視最基本的 安全規定,事故經常發生,奪走工人的生命,甚至還發生僱主方打死工人的事情。非洲企業也抱怨,由於中國企業背後有中國政府的貸款資助,勢力雄厚,使非洲企業競爭十分困難。此外,中國建造的道路、醫院質量低劣,經常發生事故,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中國企業有斑斑劣跡,還能在非洲大行其道,是因為成功地賄賂了企業所在地的官員和檢察人員,因此經常能逃脫懲罰。

以上這些,相信正常的中國人看了都不會懷疑其真實性,因為中國企業在國內的行徑就是如此這般:官商結合,通過賄賂獲取商業機會與政治保護;毀壞生態環境,從帶血的GDP到帶毒的 GDP,無所不為;工作場地安全設施差,罔顧勞工生命安全,將勞工視同生產工具拚命搾取;企業為市場生產的產品,小至食品,大至橋樑道路,不少有安全隱患。如果遇到消費者、環境受害者投訴,廠商就以賄賂政府或者法官的方式逃避懲罰。

以腐敗、掠奪資源、罔顧生態資源與人民健康為特徵的中國模式現在正借助於中國海外投資在世界擴散。南美厄瓜多爾目前正好遇此劫難,該國政府計劃將三分之一的亞馬遜熱帶雨林出售給中國的石油公司,居住在那裡的7 個土著族群正擬對此進行抵制。我希望厄瓜多爾的人民能夠吸取非洲人民的經驗,將中國企業拒絕於國門之外,只有這樣才能挽救自己的家園。

「中國模式」在中國推行近30年,用透支環境與透支中國人未來的惡劣方式,創造了帶血的GDP與帶毒的GDP,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富翁生產國」,結果是將中國折騰成一個遍佈癌症村的高污染之國。早在幾年前,朱厚澤先生去世時曾對人說,一定告訴世人,千萬不要將害人的中國模式推廣至海外,「這模式害咱們十幾億中國人已經夠了,不能再去害世界其他國家。」

中國現在已經成了一個資源對外嚴重依賴的國家,要想獲得資源,必須放棄讓世界反感的「中國模式」,否則總有一天會遭到文明世界的集體抵制,從「亞細亞孤兒」變成「世界孤兒」。

──轉自《中國人權雙週刊》

相關新聞
中國癌症村爆增 遍布全國247個 3000種毒化學物氾濫
毒水肆虐 山東「死亡小鎮」天天出殯
環境污染嚴重 中國民眾質問GDP有何用
陸癌症村民  眼瞼汗水五顏六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