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爆炸嫌犯1死 全城封鎖追捕第2嫌

人氣 33

【大紀元4月19日報導】(大紀元記者黃捷瑄報導)警方公布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兩名嫌犯的照片後,波士頓地區警方在19日凌晨與兩名兄弟檔嫌犯在郊區水鎮(Watertown)發生槍戰,一名嫌犯死亡,一名在逃。警方表示逃犯擁有武力相當危險,正全面封鎖水鎮交通緝捕嫌犯。此外,週五早上大波士頓地區所有公共交通全面停駛,包括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等學校已宣佈週五停課。

警方還要求水鎮週邊牛頓市(Newton)、渥森市(Waltham)及劍橋市(Cambridge)等城鎮的居民留在室內。

據NBC報導,麻省理工學院(MIT)在週四晚(18日)10點45分發生槍擊案後約1小時,警方獲報波士頓市郊的劍橋地區發生劫車案,隨後展開追捕,歹徒擁有爆裂物及手槍。警方表示:「我們認為他就是恐怖分子,他來到這裡(水鎮)的目的就是要殺人。」在水鎮的槍戰對峙中,一名交通警察受傷。

[[4]]

據CNN報導,波士頓經過了一個驚魂夜,警方相信MIT槍擊案的嫌犯與15日製造馬拉松爆炸案的是同一組人。根據聯邦調查局(FBI)週四公布的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的嫌犯照片,戴白帽的嫌犯還在逃。

水鎮居民季森柏格(Andrew Kitzenberg)形容發生在他家附近的槍擊案,歹徒與警方槍戰了幾分鐘。他對NBC表示,持槍者拿著像手榴彈的炸彈。從窗戶看出去,兩人在一部黑色奔馳休旅車及一輛轎車間做掩護,朝60至70公尺外的6部水鎮警車射擊。

「槍戰約持續幾分鐘。期間歹徒好像還使用炸彈,聽起來、看起來像手榴彈。他們還有長得像壓力鍋炸彈的東西。」

季森柏格回憶,歹待也背著背包,經過一段時間交火後,其中一人跑向警方,一人進入休旅車。

跑向警方的歹徒後來跌倒地上,他不清楚是被攔截還是射中了。另一個人開著休旅車通過警車設在街尾的防線。季森柏格表示,他看不清楚嫌犯的長相,但是是一個中等身材、中等身高的人。

一名警員表示,1名嫌犯遭到槍擊,第二名嫌犯逃離。水鎮警方呼籲民眾待在家裡,這名嫌犯擁有武器,可能傷害居民。

槍戰之後,一棟公寓二樓牆上還留下了子彈。另外有附近居民表示聽到爆炸聲。

炸彈客身份「確定」 媒體報導有出入

根據聯邦調查局(FBI)18日公布的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的嫌犯照片,美國多家媒體報導,兩人分別為穆魯格塔(Mike Mulugeta)及戴白帽的22歲印度裔學生崔帕西(Sunil Tripathi),現就讀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崔帕西於3月16日起失蹤。

據美聯社19日上午的報導,嫌犯照片及姓名有誤,馬拉松爆炸案的嫌犯應為兩名移民美國約5年的兄弟,哥哥為26歲的塔莫蘭.札那耶夫(Tamerlan Tsarnaev)、弟弟為19歲的澤霍卡爾.札那耶夫(Dzhokhar Tsarnaev),他們來自俄國南方穆斯林集中的車臣共和國(Chechnya)。為了逃避戰亂,Tsarnaev兄弟與家人逃到了鄰近的哈薩克斯坦(Kazakhstan),後來移民美國。

26歲的塔莫蘭是一名拳擊手,原本在波士頓的Bunker Hill社區學院讀書,為了準備拳擊比賽而休學。在他的部落格中,他表示希望能代表新英格蘭地區贏得「全美金手套」(National Golden Gloves)重量級的頭銜。他表示,如果成功希望能代表美國參加奧林匹克比賽,而不願意代表俄國。

多項報導眾說紛紜。據《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稍早報導,警方已知兩人是爆炸案嫌疑人,其中1人被逮,另1人仍在逃。但CNN稍後報導,警方在逮捕過程擊傷其中一人,隨後送醫不治。警方未透露死亡嫌犯姓名。

據報導,警方在追捕現場發現爆炸裝置及壓力鍋。

據報導,22歲的崔帕西是波士頓大學學生,從3月16日起失蹤,FBI在3月25日加入搜查他的行蹤。

麻省理工學院(MIT)昨晚傳出槍擊案,1名校警殉職身亡,隨後兩名嫌犯姓名遭披露。

崔帕西的家人在臉書上說:「他去年從波士頓大學休學後就一直與憂鬱症奮鬥。他在公寓留下的字條有自殺傾向,讓家人非常擔心。」

《波士頓環球報》稍早引述熟悉案情人士說法報導,其中一名嫌疑人在波士頓城附近的水鎮(Watertown)被逮,警方這起搜捕行動起因於菁英學府麻省理工學院(MIT)1名校警遭到槍殺。劍橋拆彈小組在清晨1時30分過後抵達水鎮。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警方目前要求水鎮居民不要外出。FBI探員一般不會介入警察遭到射殺的案子,但這次現場可看到FBI探員加入追捕,顯示案情不單純。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也報導,警方在水鎮現場發現爆炸裝置以及壓力鍋。

美聯社引述麻州警方發言人說法報導,水鎮事件據信確實涉及爆炸裝置。

相關新聞
美國國會選舉 兩黨爭奪賓州5個選區
川普在佛州海湖莊園與卡塔爾首腦會面
賀錦麗週三發表新經濟政見 吸引搖擺州選民
聽從導航指示 美國老夫婦誤把車子開進海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