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綠黨報告:廠商限制電子產品壽命

人氣 98

【大紀元2013年04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清義德國報導)每個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電子產品及設備剛買來沒用幾年就「壽終就寢」 ,而且糟糕的是已經過了保修期。現在一項受德國綠黨議會小組委託的研究報告揭露了其中的奧秘:製造商在生產如打印機、耳機、洗衣機、電動牙刷等電子產品中經常有意無意地留下產品的「薄弱點」 ,從而加速了其產品的損耗及損壞。德國多家媒體報導了該研究報告中陳列的廠商在多項電子產品的生產中所使用的「欺騙」或愚弄消費者的手段。

數百頁對2000件電子產品調查的研究報告顯示:一些電子產品及設備製造商使用粗劣的組件,因而導致產品過早損壞。也有使用技術技巧,達到縮短產品使用壽命的目的。

專家們表示受害的是消費者,他們不得不在更短的時間裏重新購買新的產品。專家們估計人為造成的損耗使消費者每年損失數十億歐元。

專家們稱人為造成損耗的現象為廠商的「計劃報廢」政策:製造商從一開始在設計其產品時就設下了產品的「壽命」限制。對製造商而言,在幾年後他們就可以再兜售給消費者新的手機或一個新的手用攪拌機。歷史上最著名「計劃報廢」案例之一是1924年的燈泡壟斷事件:當時燈泡大製造商們達成協議,讓生產的燈泡壽命限制在1千小時內。

那麼現在傳統的製造商們是否真是故意造成其產品迅速損壞呢?在這項受綠黨議會小組委託的研究報告中專家們表示「確鑿證明是非常困難的」 。根據有幾十年工作經驗的工程師們提供的信息顯示:故意通過設計產品的「薄弱點」而導致產品過早磨損的現象是微不足道的。更多是由於巨大的競爭壓力:「幾乎所有新產品都有非常大的成本壓力」 ,而廉價的組件自然很少耐用。顯然這項研究報告不足以證明「計劃報廢」是製造商們普遍陷害消費者的「陰謀」 ,但對 「暴殄天物」的社會消費心態卻是一個警示,也就是消費者也需要重新調整消費的習慣。

對於這項研究報告的委託人及作者們來講,消費者在選擇耐用的產品上需要更多的幫助。綠黨消費政策發言人麥許針對這項研究報告的結果,要求「對零件的可維修性和互換性作出明確標示,並修改保修及擔保法」。專家們則建議設立所謂的歐盟標籤制度。這些歐盟標籤已經使用在標示冰箱、燈泡及汽車等能源消耗的信息上。將來還應該增加一個所謂計劃使用的「壽命月」值數。

(責任編輯:曹工)

相關新聞
冬貨積壓 巴伐利亞店家清庫存打折70%
柏林國際綠色週閃亮登場 總理光臨吃奶酪
冰箱裝相機 科隆全球傢俱展新產品吸睛
掛牛頭賣馬肉 歐洲各國密集檢查盤中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