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3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高紫檀報導)中國環境惡化觸目驚心,空氣污染、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已經是中國人揮之不去的夢魘,近日中共「兩會」代表更在討論時稱,十年來中共政府已經最少投入環保4萬億元來治理,但環境問題並沒有改觀。
「兩會」代表:中共政府10年投入環保4萬億元無改觀
2013開年以來,中國華北大部份地區就不時籠罩在霧霾之中,北京尤其嚴重。這讓正在北京開「兩會」而深受其害的中共代表們對環境問題倍加關注。
據《新快報》報導,一些代表委員們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稱,即便按保守的,中國在環保方面投入僅佔GDP比重的1%多一點來計算,最近10年間,中國環保總投入應在4萬億元左右。但是,巨額的投入並沒有如人們所願換來天藍水甜,相反在諸如重金屬污染、空氣污染、水污染等領域暴露出了越來越多的問題。
難怪一向為中共政府歌功誦德的「投票機器」代表們也忍不住發牢騷,事實上近年來,中國的環境惡化越來越明顯,已經達到令人吃不放心、喝不放心、甚至呼吸都不放心的程度。
北京霧霾常爆美大使館PM2.5測量表 被指毒過「SARS」
北京的空氣污染,早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實。2010年的時候,美國大使館就經常在外面掛上空氣污染指數的牌子,告訴人們北京的空氣污染都嚴重到了甚麼程度。那時美國大使館測定的空氣污染指數已經達到500,而紐約的指數只有19。
今年以來,嚴重霧霾污染天氣蔓延大陸華中、華東地區,其中北京是這波霧霾天氣的「重災區」。據統計,最嚴重時,北京部份地區的PM2.5甚至一度超過每立方公尺900微克,比世衛組織每日25微克的安全標準,超標近40倍。
有資料稱,上海、廣州、天津等城市灰霾天數佔到了全年天數的30%~50%,部份地區甚至出現了每年200多天的灰霾天氣。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大氣污染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新華社》1月31日報導,灰霾面積還在擴大。灰霾影響心腦血管和神經系統,比非典(SARS)可怕得多,「從長遠考慮,對人體造成更大的危害還在後頭」,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
中國基本清潔的城市地下水僅有3%
中國另一個不可忽視的污染是水污染。
官方數字顯示,中國每年有1700起水污染事故,中國百分之40的河流嚴重污染。自然水源不僅受到污染,而且數量越來越少。
中國地質調查局的專家在國際地下水論壇的發言中提到,中國90%的地下水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污染嚴重。而據新華網報導稱,有關部門對118個城市連續監測數據顯示,約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嚴重污染,33%的地下水受到輕度污染,基本清潔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
中國土壤污染數據是受嚴密保護的「國家機密」
而另一個至今仍被中共官方掩蓋的嚴重污染是土壤污染,而這一污染數據已經成為「國家機密」。
大陸環保部門在2006年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是全球土壤污染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據不完全調查,中國受污染的耕地約有1.5億畝,另有污水灌溉耕地3,250萬畝,固體廢棄物堆存佔地和毀田200萬畝,三者合計1.85億畝,對比中國18億畝耕地總數字,污染耕地已達1/10以上。
同年7月18日,中共環保總局和國土資源部聯合啟動了經費預算達10億元的全國首次土壤污染狀況調查。」但調查結束後,調查結果並沒有按照原定要求予以披露。
今年1月30日,北京律師董正偉向環保部提交了兩份資訊公開申請,一份是申請公開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方法和資料資訊,另一份是申請公開全國土壤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措施方法資訊,但環保部卻以「國家秘密」為由拒絕公開全國土壤污染資訊。環保部的回應在大部份公眾看來,是中國的土壤污染太過於嚴重而不敢公開信息。
不過,中國土壤污染的嚴重性在一些學者的研究中也可以暴露少部份。據《經濟參考報》報導,環保部南京環科所研究員單艷紅說,華南部份城市約有一半的耕地遭受鎘、砷、汞等有毒重金屬和石油類有機物污染;長三角有的城市連片的農田受多種重金屬污染,致使10%的土壤基本喪失生產力,成為「毒土」。
在土壤專家看來,在受污染的土壤中生長出來的糧食,人體食用後會受害。廣東生態環境和土壤科學研究所科學家陳能常曾表示,人體吃了污染的食物,它可能損害腎臟,肝臟,和其他器官。可能影響孩子發育,並且這些健康問題會由慢性曝露造成。
環保問題越治理越嚴重 造假被指是禍根
中共政府稱,在環保上的投入並不小,2012年環保投入大幅增加,環保部參與分配的中央環保投資超過260億元,比2011年增加50%以上。但政府和企業的環保投入連年增加,為何環境質量卻不見好轉?不少民眾對「越治理越嚴重」的環保怪象產生質疑。
《新快報》報導稱,一些代表委員認為,癥結之一是環保投入上存在「低效症」。而導致中國在環保投入上效率低下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原因還是一些地方、企業在環保問題上手法翻新造假,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唯GDP論的舊思維誘發的地方保護主義。另外,在環境治理中「造假現象」是禍根——許多環保設備「睡大覺」,花的錢「打水漂」。有環保設備,污水卻從別的管道偷排;上級檢查時,才開啟環保設備;採購設備時做手腳,導致環保檢測數據失真……。
聯絡本文作者請發郵件到:gaozhitan@gmail.com。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