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我沿著河岸/漫步到/蘆葦彎腰喝水的地方/順便請煙囪/在天空為我寫一封長長的信/潦是潦草了些/而我的心意/則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燭光/稍有曖昧之處/勢所難免/因為風的緣故
洛夫的詩很浪漫,但詩中的景色,似乎慢慢在現代化中消失。「順便請煙囪/在天空為我寫一封長長的信」煙囪是什麼,現代人可能沒幾個知道,儘管知道也未必見過。在早期,家家戶戶都用柴火灶煮食,每個柴火灶都需要一個煙囪排煙,這種排煙設計展現了古人的智慧。
小時候住老家,家裡就是柴火灶,廚房就叫「灶腳」。家家戶戶的灶都是獨特的設計,我們家的灶是三口式的L型,一個「大鑊」,一個「小鑊」,一個是「尾鑊」。起火點是在L型的前端跟後端,「尾鑊」則在L型的直角處,這是經過巧思的設計,煮小鍋就用「小鑊」,煮大鍋就用「大鑊」,「尾鑊」則是以餘溫來溫熱水。「大鑊」和「小鑊」各有各的「灶口」,「灶口」是用來加柴點火的。
圖片取自:www.bbker.com/D201201.html
記得小時候,媽媽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到山裡去割「山蕨」或檢些小柴枝作為灶火。農業社會,很多東西都要自給自足,割回來的山蕨是濕的,要先曬乾,曬乾的山蕨會被捆成一捆捆,再囤在小屋備用。
土灶要煮一餐飯並不容易的,又要顧柴火,又要顧鍋中物,真是累人,往往要一個顧火,一個負責煮。後來經濟有所改善,家中也添購了煤灶,煤灶的結構簡單許多,只有一個口,中間疊好幾個煤球,要加煤球就從最上面夾一個新煤球,用力往下壓,最下面被燒過的煤球就會變成煤灰,掉到出口。
煤球是用原煤敲成煤粉混入水,再用模具壓成煤球。
煤灶的缺點是爐火小,要炒一道菜,可能會氣死,卻很適合用來煮開水。煤灶的火大小是以空氣來控制,如果不用時,就要在灶口蓋一塊鐵片,防止過度燃燒。煤灶的火是不能熄滅的,一旦熄滅,要再起火可能要花很久。
使用煤灶的地方一定要通風良好,不然會一氧化碳中毒。
後來跟隨家人移居香港。由於住公寓,煮食爐具又進化了一大步。爐具變得簡單輕巧許多,七十、八十年代的香港,大部份人家都用「火水爐」。但「火水爐」的缺點是:火力小,會有火水味,還要不時要加火水。所謂的火水道是煤油。
圖片取自://zh.wikipedia.org/wiki/File:HK_Kerosene_Stove_HuoShuiLu_%E7%81%AB%E6%B0%B4%E7%88%90_3.JPG
社會越來越進步,我們總是會找到更好更快的方法,爐具的使用也是一樣。後來不管是一桶桶的「石油氣」,還是用管線送到廚房的媒氣(天然瓦斯),煮飯用的爐火,就像變魔術一樣,只要動一下手指頭,又猛又大的爐火就會源源不絕,煮飯也變得輕鬆許多。
煮食用的爐火,除了講求快速,還要顧及安全性,所以許多家庭都會換用電磁爐,由於沒有火種也不怕漏氣,所以媽媽也聽從建議裝了一組電磁爐。
電磁爐,不要說煙看不到,連火都看不到了。「順便請煙囪/在天空為我寫一封長長的信」的意象在新一代人的眼中,似乎較難以想像了。@
轉載自《小文子的廚房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