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網絡文學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3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對於一個發明紙張的國家,這是一個不小的諷刺—中國最創新的寫作不是在紙上寫成。一系列的作家,受到國家審查者和保守的出版行業的扼殺,在網絡上找到了自由。

青年作家從網絡誕生

《經濟學人》3月25日報導說,在1990年代末,有抱負的文人開始在網上分享作品。其中之一是李潔,她開始在網絡上寫故事,不為別的只為消遣。她厭倦了她在銀行的客服工作,她註冊了一個筆名「安妮寶貝」。她筆下的受損害的幻滅青年扣動人心。在年僅25歲的時候,令她父母恐怖的是,李潔放棄了有保障的收入而全職寫作。這個賭博獲得了回報。她的作品得以付之出版,並且她仍然是中國最暢銷的作家。

互聯網寫作對於中國文學不亞於一場革命。它允許無數的聲音被傾聽。自從第一波作家開始網絡寫作,數碼領域和技術已經改變。中國讀者現在可以從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而不是台式電腦看小說。並且網絡成為年輕人開始筆耕生涯的啟航之地,中國企鵝出版社的常務董事長Jo Lusby說:「沒有一個35歲以下的作者不是在網絡上被發掘的。」

網絡文學網站在過去十年如雨後春筍湧現。他們提供了一個豐富的並且是草根性的選擇替代沉悶的國營出版社。雖然所有的大陸出版書籍都受制於謹慎的編輯和狂熱的審查機構的審視,網絡文學網站則沒有監管的那麼嚴厲。雖然它們仍然在「長城防火牆」的背後操作,但是作品的巨大數量,加上缺乏編輯監督,製造了一個重要的漏洞。

私營出版社從網絡上淘寶

《經濟學人》報導說,在「榕樹下」網站,訪客每次需付錢閱讀作品。作者常常張貼和寫作同時進行,可以評估讀者的反饋和即時改變情節。來自中國蓬勃發展的私營出版行業的創新編輯們在這些作品中淘寶。

在2002年,郝群在成都市做一個汽車推銷員,當時他開始在網絡上寫作小說。他使用筆名慕容雪村,使用狄更斯式的風格,在網絡上分期發表他的作品,即時調整他的人物和情節。他的作品《成都,今夜請把我遺忘》,殘酷的描繪一個覺醒中的中國城市,在網絡青年當中贏得粉絲。根據慕容雪村的英文出版商和翻譯者湯姆林森(Harvey Thomlinson)的數據,它吸引了300~500萬讀者。在2008年,這本書翻譯成英文題目是《留我獨自一人:成都的一本小說》入圍曼氏亞洲文學獎評選。慕容雪村也以觸及社會問題聞名,他另一本書《原諒我紅塵顛倒》描寫有關中國的腐敗的法律制度,2008年在網上發表。

網絡寫作不是沒有危險。慕容雪村說,一個迫不及待的讀者試圖給慕容連載作品撰寫他自己的下一個篇章。剽竊也是另一個問題。但是他認為,侵犯版權是他最不在意的事情,他說,一個放鬆和自由的環境比這個更重要。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16篇小說12篇以死結局 大陸網絡文學"走向死亡"
楊春光:網絡文學革命的簡明構想與具體步驟
三位大陸知名作家談文學創作與突圍
中印旅美四位作家介紹寫作環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