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平:從宋江只反貪官不反皇帝談起

人氣 38
標籤: ,

【大紀元2013年03月15日訊】1975年夏秋之交,毛澤東發動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運動:評《水滸》。這件事現在很多人恐怕不知道或是淡忘了,不過當時毛講過的幾句話很多人卻記住了。

毛澤東評《水滸》,說宋江是投降派,《水滸》只反貪官不反皇帝。

這話一想就不對。想那宋江,當初以戴罪之身發配江州,在潯陽樓還醉提反詩,曰:「他日若遂淩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怎麼到了在梁山彙集天罡地煞一百單八將,當上寨主,反而倒老想著受招安,反而倒只反貪官不反皇帝了呢?

不錯,宋江當上寨主後,確實老想著受招安,但其他那些不想招安的領袖,又有幾個是想著爭天下奪皇位呢?實際上,大多數好漢只是滿足於占山為王而已。

王倫時代的梁山泊,十幾個人,七八條槍,平日只是幹些打家劫舍、小打小鬧的勾當,皇帝根本不知道他們的存在,地方政府也懶得傾力圍剿,或許還有養寇自重的小算盤,借機多向朝廷要維穩經費。等到宋江一夥先後上山,梁山的實力迅速增長,宋江也名列四大寇,在皇帝那裏掛了號,於是梁山就面臨被朝廷大軍征剿殲滅的巨大危險。與此同時,梁山的發展似乎也遭遇瓶頸,看不出有燎原之勢席捲天下取而代之的氣象。這種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顯然不是長久之計,所以宋江才打起受招安的主意。你可以說宋江才具不夠,沒有呼風喚雨改朝換代的本事,但你不能說他主觀上就沒有過取而代之的野心,主觀上就甘心於只反貪官不反皇帝。

其實,在歷史上,外國的造反者才往往是只反貪官不反皇帝,中國的造反者動輒就連皇帝一起反。

在外國,不論是歐洲還是俄國,再有亞洲的日本、印度、泰國,君權神授的觀念比較強,極少有造反者拉起大旗公開宣佈反皇帝的。雖然也發生過對王位的爭奪,但爭來爭去還都是在王室的家族內部倒騰。俄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民間造反是普加喬夫領導的,而這位普加喬夫卻還是冒充沙皇彼得三世。

中國的歷史就不同了,從史書記載的「王侯將相甯有種乎」、「彼可取而代之」、「大丈夫當如是也」,到神話小說《西遊記》裏的「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我們可以發現,在中國,君權缺少神聖的光環。從秦始皇稱帝到清宣統退位這兩千來年歷史,改朝換代,江山易姓竟多達二十幾次,可見你不能說我們中國人習慣於只反貪官不反皇帝,可見毛澤東評《水滸》實在是皮毛之見。

回到現實中來。在今日中國,各種名目的抗議活動、群體事件層出不窮,除了少數異議人士、民運人士明確宣佈結束一黨專政,甚至組建反對黨,擺明瞭要和執政黨和平競爭之外,大部分抗議活動和群體事件的訴求都不高,其抗爭矛頭只指向地方官員,並且每每表現出對中央的期待,於是不少人就批評說這是期待清官、期待青天,這是只反貪官不反皇帝。

觀察家們都注意到,當今中國,官民之間矛盾很深,嚴重的腐敗令民眾十分痛恨,一般人對司法公正沒有信心。這些因素毫無疑問都會極大地傷害民眾對政府的信任。然而不少學者專家又發現,根據他們的調查,中國民眾對中央政府的信任度很高,也很穩定。這種矛盾的現象按照現有的政治信任理論很難解釋,因而有人提出,這莫不是中國人特有的政治傳統,只反貪官不反皇帝?

沒有比這種解釋更似是而非的了。例如訪民,他們一次一次地進京上訪,看上去是對中央政府抱有信心,但真正的問題是,作為弱勢群體,在一個沒有新聞自由沒有結社自由更沒有選票的社會裏,如果他們不肯放棄,不肯忍氣吞聲,除了上訪,他們又該怎麼辦呢?他們還有什麼選項呢?

闡揚自由民主理念的工作仍然很重要。閻王好見,小鬼難纏,但小鬼們正是閻王安派的。我們要讓更多的民眾更清楚地認識到,問題的根源不在小鬼而在閻王,問題的根源是體制、是制度。我只是說,我們不要低估現今民眾已有的覺悟。烏坎事件看上去是只反貪官不反皇帝,但假如不是只有一個烏坎,而是有成千上萬個烏坎同時發出聲音,你以為他們還會只反貪官不反皇帝嗎?

--《中國人權雙週刊》

相關新聞
胡平:釣魚島爭端與禁止反言原則
胡平:他為什麼還留戀文革?(下)
胡平:也談「認真對待權利」
環時稱中國是懲處貪官最不留情國家 民眾:不要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