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中國一月份數據延遲發佈引質疑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2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中國升級經濟數據的運動,從堵塞洩漏到擴大樣本量,迄今還沒有解決一個問題:每年延遲一個月發佈一些關鍵的一月份數據。《彭博社》報導說,一月份數據延遲不是中國經濟數字被質疑的唯一方面。12月份的出口飆升遭到多家銀行包括瑞銀集團的質疑,它說它跟港口貨物移動量不吻合。渣打銀行十月份表示,當跟發電量和製造業指數比較之後,第三季度的增長「太好以至於不真實」。

彭博社:延遲發佈一月份數據遭到質疑

彭博社2月5日報導說,分析家估計中共政府機構將在2月8日發佈一月份通膨數據和出口數據。工業產出數據,零售業和固定資產投資將不會在三月份之前公佈。

這種延遲使得分析家和投資者無法徹底評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去年第四季度兩年來首次加速之後的增長情況。雖然外界瞭解每年中國新年假日處於不同日期帶來的統計困難,但這也不應該阻止政府發佈數據。

「統計局可以做的更好,只需要發佈一月份原始數據給經濟學家和投資者,讓他們自己消化,而不需要做任何季節性調整。」香港的未來資產金融集團大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喬爾•楊(Joy Yang)說。「中國數據的大問題是一致性,透明性和可靠性。」

國家統計局去年說它結合了一月份和二月份的數據形成更容易比較的數據並「去除新年日期移動帶來的效應」。

在主要的擁有新年的亞洲經濟體當中,中國是唯一一個延遲公佈某些一月份數據長達一個月的國家。越南和台灣,也有長達一週的假日,但是並不省略任何發佈,而在新年假日少於一週的經濟體如香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都沒有延遲發佈。

華盛頓郵報:中國12月份貿易數據遭到國際大銀行質疑

華盛頓郵報2月4日報導說,當上個月中國宣佈比預期更好的貿易數據的時候,這些統計遭到了國際巨頭徹底的懷疑,包括高盛,瑞銀集團和澳洲銀行。在分析家比較了中國12月份出口報告和其它信息之後,包括相應的從周邊國家的進口數字。它們基本上不吻合。分析家對此的定性從溫和的詞彙「異常」到怒斥「荒謬」和「明顯的錯誤」。

「更可靠」數據也遭到篡改

《華盛頓郵報》報導說,面對這種不確定性,一個蓬勃發展的山寨分析產業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主要是由外國分析家生產和銷售。他們從晦澀但是往往更可靠的某些政府數據來觀察,如用電量,鐵路貨運量,航空旅行和正在興建的建築面積。

即使負責中國經濟的男人—候任中國總理李克強—據說也貶低他的政府的GDP數字,稱它們是「人造的」,根據洩漏的美國2007年外交電文說,他也依靠鐵路貨運,銀行貸款和電力消耗數據。

但是這些信息也可能被操控。一旦電力消耗量成為偏好的指標,去年新聞報導開始流傳,煤炭使用量和其它能源生產元素遭到篡改。

政府完全控制數據

華盛頓郵報報導說,專家說,可靠性問題的一部份原因在於,政府幾乎完全控制數字,在某些情況下,徹底禁止所有其他人收集與之競爭的數據。

「就比如無辜的天氣數據,」 北京的股票分析公司的J資本研究的共同創始人安妮•史蒂芬森•楊(Anne Stevenson-Yang)說,「它被當作一個國家安全問題。除了政府,沒有人可以收集或發佈數據。」

另外一個問題是發佈的統計數據缺乏透明度。統計方法從不透露,得到最終結果的基礎數據很少透露。

基於這個原因,有一些人相信,中共領導人故意操控數字並且持有堅定的目標:他們推高GDP以達到事先宣佈的目標,並且壓低失業率和收入差距以避免尷尬和公眾憤怒。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台陸委會質疑 中國經濟數據造假
外電:中共數據造假 泡沫不可避免
外電: 時下中國十大迷思 美學者破解
未普查先達標 民眾談普查數據造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