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2月04日訊】台灣的作家黃瑞田在研究宋氏三姐妹成才的結論時說:「時代造英雄。三朵金花,那麼豔麗,她們不僅是中國的婦女領袖,亦為世界婦女領袖。高素質的父母才能培養高素質的子女。宋家教子有方,這個方就是美式教育、聖經故事、幽雅環境、聖潔氣氛、音樂空間。」
宋查理信仰基督教,又從美國帶回了林肯的民主思想,他時時想著美國幽雅的環境。為了培養孩子,在宋慶齡出生後不久,他即在上海郊區買下了一塊不小的地皮,準備建造他的新家。他對地點的選擇被許多人認為是在國外養成的怪癖的表現之一。當時的上海,是個地道的「萬國總會」。自從英國人用炮艦轟開了這裡的大門之後,形形色色的外國人就一批一批地湧到這裡,或是想大發橫財,或是來尋歡作樂。中國各地人口也向這裡輳集。官宦、商賈、財主帶了資本來這裡經商,破產的農民到這裡打工謀生。人口的高度密集,又滋生出不少流氓阿飛、大盜小偷,有的相互勾結發展成黑社會團體。由於缺乏統一管理,治安相當混亂。外國人出門要自帶火槍,有地位的中國人則隨時帶著保鏢。至於建房,有錢的人選址時儘量靠近外國領事館,以求得到庇護。宋查理居然要建在遠離市區的荒田曠野當中,許多人感到不可思議。但後來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是有遠見卓識的。老城裡街道又狹窄又骯髒,這裡環境優美,視野開闊,空氣新鮮,很有現代的別墅味道。自己的房子建好後,他又為牛尚周、溫秉忠和其他一些朋友在這裡購買了地皮,幫助他們建房,這一帶很快發展起來。十幾年後,這裡的房屋縱深已有好幾公里,他門前的大街稱為東有恆路。他搬往別處後,當初在廉價的地皮上建造的這所房子給他帶來了豐厚的租金收入。當然那是後話。他最初在這裡建房時,四周確是一片田園風光,他是出於為孩子們提供一處適於他們身心健康發展的考慮而特意這樣做的。
宋查理設計的是一所中西合璧、風格獨特的建築。房子建在一片綠茵茵的莊稼地中間,一條小河從門前流過,快到門口時又向遠處繞個彎再拐回來,很有點風水先生們講究的「砂環水繞、靈氣所聚」的味道。小河上,一座江南水鄉特色的石拱橋指引著進門的路徑。門兩邊延伸出一溜不高的石牆,牆身被塗成深黃色,與四周綠色的田野相映成趣,充滿詩情畫意。院內有兩幢房子。前排是二層樓房,底層有宋查理的書房、餐廳,配有紅木方桌和立式小凳的中式客廳,擺設著鋼琴、舒適的扶手椅和沙發的西式客廳。沿著油漆珵亮的木製樓梯可以登上二樓。樓上寬敞的遊廊顯得氣派不凡,盡頭通向一個寬闊的涼台,可供一家人露天就餐。樓上的房間是舒適的臥室和浴室,還有孩子們的遊藝室。每間臥室裡都是精美舒適帶有彈簧的美式沙發床。浴室裡安裝著考究的蘇州澡盆。這種盆外面鑲著名貴的柚木龍雕,裡面是潔白如玉的釉質陶瓷。盆裡裝有冷水龍頭,熱水要在樓下燒好提上來。在電沒有接來之時,整個房間的取暖由煤氣加熱爐供給。這在當時是相當豪華了。後面一排平房是廚房、貯藏室和傭人住房。房後有一個菜園,自己栽種蔬菜。宋查理還從美國訂購了棕櫚等他喜愛的植物,對房前屋後進行了綠化美化。
新宅坐落在遠離市囂的郊外,環境頗為寧靜,常使宋查理回憶起當年在美國北卡州的日子。在美國八載,宋查理深受美國文化與教育的熏陶,他對中國教育是陌生的,也可以說是不信任的,他知道中國必將在西潮的衝擊下逐步脫離舊社會和舊文化的陰影。他在中西文化交匯的上海打天下,他的美國背景對他是一大助益。他的買辦思想使他深深瞭解到「美國關係」的價值以及美國教育的實用。於是,他下定決心,他的六個子女都必須接受最好的美國教育、道地的美國教育。他決定送他的六個子女留學美國,就像他當年在北卡州三一學院和田納西州范德比特大學就讀一樣。因此,他的六個子女陸續到美國唸書,每個子女在美式教育的培養下,思想、生活、處世和待人接物都變得相當美國化,英語成為宋家的第一語言,上海話居次,雖然他們的祖籍是海南島,卻沒有人會說廣東話和海南話。對於多年異鄉漂泊和回國後租住農民草房的宋查理來說,新宅真是一所天上的瓊樓玉宇,人間的王侯宮殿。
就在虹口郊區的房子裡,1894年宋查理繼兩個女兒之後,喜得貴子宋子文。一連幾天,查理沉浸在得子的歡樂中。得子之喜更激發他為孩子的未來爭民主爭自由的行動。他的印刷廠日夜開機,在印刷《聖經》的掩護下,勇敢地承擔了為革命團體印刷宣言、通告、傳單,甚至債券、金幣票和委任狀的任務。他沒有中國傳統的重男輕女思想,對女兒的成長步步都注入了自己理想的因子。
1891年以來,長江流域發生了大規模的反洋教運動。成千上萬的人把各地教堂圍住,向教堂吐唾沫,進行抗議的忽喊。花花綠綠的反洋教傳單貼滿大街小巷,在城市的街道上空飄飛。一些平日耀武揚威的傳教者在街上一露頭,就會遭到憤怒群眾的追打。傳教士們惶惶不安,一些有錢的教徒生怕財產受損,紛紛退教。接著,不斷傳來教堂被毀、傳教士被殺的消息。美、英、法等國一面以保護傳教為名,開來軍艦,一面敦促清廷派兵。
宋查理一直不明白人們為甚麼會如此激烈地反對洋教,但又不贊成對群眾動武,便親自到一些地方進行考察。結果他發現主要是教會權力過大,「權力使人腐化」,看來但丁說的一點不錯。一些教會依仗外國勢力,干預中國行政司法。傳教士寫一張二指寬的條子,就能讓縣官把無辜的農民判處死刑。一些傳教者為非作歹,姦污婦女,霸佔良田,這怎能不激起人民的憤怒?考察回來,查理向美國衛理公會佈道團團長林樂知博士建議,不要急於動用武力,應該首先由教會作出反省。林樂知非常不滿。軟弱的清政府採納了林樂知等人的意見,對反教群眾進行血腥聲鎮壓。查理認為林樂知的行為違背基督教義,又一次激烈地爭吵之後,查理宣佈脫離美國監理會,辭去該會神職,獨立傳教。林樂知對查理的反叛行為十分震怒,他一面組織教會人員對查理進行審判式的辯論圍攻,一面密奏上海道台,揭發查理的反清言行,使查理和他的家庭處於陰謀和暗算之中。
一天,宋查理帶著不滿兩歲的靄齡在遊藝室玩耍,忽然一塊磚頭飛向窗戶,「光啷」一聲,玻璃被打碎了。這顯然是受人指使的暴徒向查理進行威脅。對這聲響查理自己還沒反應過來,小靄齡已經把手中的布娃娃用力拋向了窗戶。查理被小囡及時的還擊行為逗樂了,十分讚賞女兒類似自己的鬥士天性。他跑過去撿起布娃娃,對小靄齡說:「擲得好,擲得好!像這樣,再擲得有力些!」一邊說,一邊給女兒又做了示範。
小靄齡一天天成長,她不同於一般女孩的溫柔靦腆,逐漸露出了一股類似查理桀驁不馴的個性。她愛說愛鬧,很不願意服從別人,常常流露出一種造反精神。尤其是孩子中她是老大,更喜歡發號施令,指揮一切,成為一幫孩子的班頭領袖。
在宋靄齡之後相繼來到世上的是宋慶齡、宋子文、宋美齡,1900年以後又有子良、子安出生。當後兩個孩子出生的時候,宋查理已漸漸發展成百萬富翁,同時擔任革命黨的執行秘書,沒有多少時間同他們相處,結果只有1890年前出生的幾個孩子成了燦爛奪目的人物。這些孩子雖然是同一父母所生,遺傳的因子和成長的時代環境以及幼年接觸的事物卻略有不同,這使他們的性格各自顯出不同的傾向。
(來源:多維歷史;責任編輯:郗古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