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太懶?美國CEO信件惹議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2月22日訊】導言:如所周知,山姆大叔(美國)和高盧雄雞(法國)從政府到民間互相都有些不對眼。法國工業重建部部長誠心誠意的邀請美國一家公司投資該國北部一家將倒閉的輪胎企業,結果被拒絕不說,還遭這家公司的CEO尖刻回信說,「你們的工人拿著高薪一天還只工作3小時」,「你到底認為我們有多蠢?」結果這位部長決定將信件曝光,引發一場跨(大西)洋的「口水戰」。

(大紀元記者程木蘭報導)法國社會黨政府再次被拖入經濟政策紛爭。這次的導火索是美國輪胎製造商Titan國際的CEO泰勒(Maurice Taylor)直言不諱地抨擊法國人工作時間太短,並稱自己不會「蠢」到去考慮收購一家法國工廠。法國大企業Axa總裁稱這反映了國際上是如何看待法國。

美國CEO:「你到底認為我們有多蠢?」

事件的起因是法國工業重建部部長蒙特布格(Arnaud Montebourg)提出建議,Titan國際應重啟去年擱淺的談判,收購法國北部一家即將關閉的固特異(Goodyear)工廠。綽號「灰熊」(The Grizz)、並曾在1996年競選過美國共和黨總統提名的泰勒答覆直言不諱到令人吃不消:「你到底認為我們有多蠢?」

泰勒在這封被法國《回聲報》(Les Echos)曝光的信函中寫道,「法國工人工資高,工作時間卻只有三小時。」「他們午飯和休息要花一小時,聊天花三小時,工作才三小時。我當面向法國工會的工人提出了這個問題,他們告訴我這是法國人的方式!」

法國媒體口誅筆伐 工會:泰勒是「瘋子」

泰勒這番話引發了法國媒體不分左右翼的口誅筆伐,他們表示泰勒的言論「誇大其辭」、「以偏概全」,也有很多更把泰勒貼上「荒唐」標簽。

法國《巴黎人報》21日的頭版的大標題寫道:「不,法國人並不懶」,其他一些報導則披露,這家固特異工廠的工人減少工作時間是管理層要求他們這樣做,因為沒有多少工作可以做。

法國總工會(CGT)更是稱,泰勒是個「瘋子」,不適合「掌管一家跨國公司」。法國總工會去年反對Titan國際收購這家位於Amiens的固特異工廠。

知名企業家擔憂法國正付出代價

泰勒的公開信為一場激烈的辯論火上澆油,辯論焦點即是法國不斷下降的工業競爭力,和飽受爭議的長達3,200頁的高福利性質的工作法規。蒙特布格在20日的一封回信中痛批泰勒對法國「徹底的無知」,並宣稱法國在全球範圍吸引投資方面擁有高度的「知名度」。

不過法國最大的企業之一安盛(Axa)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德•卡斯特里(Henri de Castries)週四(21日)對上述爭議表態稱,法國給國際的印象不是「經商友善」的國家,並正「付出代價」。他說,「由於投資是經濟增長和未來復甦的發動機…在這個議題上,我們有問題,而且是個大問題。」

商業周刊:兩方都有錯誤的認識

雙方的辯論引發了一些著名財經媒體的參與,《商業周刊》週四撰文表示,論戰的雙方,美國的CEO和法國的部長都犯下極端的錯誤。

文章說,對於泰勒,他簡單的認為法國僱員懶惰和掙錢太多。但實際上,多方的統計數據都顯示,法國工人的單位生產力在發達國家中排名非常靠前,而且超過通常認為很勤奮的德國工人。當然法國人能夠高效工作的部分原因是他們的總工作時間比較短,因此更能有效率的投入到工作中。另外一方面,法國工人的收入並不高——如果計算稅後的收入,他們其實比美國的工人低1/3。

至於蒙特布格,文章說平均而言法國雇主為每名全職員工付出的代價高達34歐元(45美元),所以很難說法國對投資者有多大的吸引力。而如此高昂的代價背後是法國政府用工資稅和其他法規將人工費用變成天價。並不意外的是,法國雇主並不願意增加僱傭,法國的失業率也創下15年新高。

缺乏競爭力 法國信評遭降低

泰勒此次「發飆」的部分內容回應了蒙特布格的一些言論,後者希望歐盟對來自亞洲的廉價進口商品採取更強硬的立場。而作為一家農用輪胎製造商的CEO,泰勒則警告,中國輪胎製造商正湧入法國市場,威脅到法國米其林等公司:5年後,米其林將無法在法國製造輪胎。

穆迪去年11月下調了對法國的AAA評級,標準普爾也曾於今年1月做出類似調整。下調的主要原因在於,法國「正逐漸而持續地喪失經濟競爭力,勞動力、商品及服務市場長期僵化」。這種評價的確尖銳,但法國人顯然不是頭一次聽到。

法國的對照國是德國,但大多數對比指標都指向他們不希望看到的方向。對於法國工業缺乏競爭力的報告,社會黨政府的回應是推出總額達200億歐元的企業稅收減免。但《金融時報》評論稱,如果法國準備阻擋其競爭地位和總體信用評級的下滑趨勢,就必須削減勞動力成本,而不是削減稅收。

不過也有一些英媒媒體表示,法國經濟競爭力並不像表面看那麼差,例如,在吸引外資方面,法國2011年吸引409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全球排名第九,歐盟排名第三。

彭博社旗下的《商業周刊》也表示,儘管法國有高度的社會福利,但該國300萬失業人口中的大部分依然希望自己有工作,而非懶惰的坐在那裡享受福利——否則他們也不會那麼激烈的反對跨國公司縮減在法國的業務,而且工會也表示願意作出讓步來保住工作。

相關新聞
今非昔比 巴黎人擴寬求職範圍
歐洲第一富豪已轉移大量資產到比利時
謝田:法國大革命的經濟危機今譯
法國總統奧朗德承諾有助青年的改革措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