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12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王明編譯報導)一年一度的購物旺季即將來到,今年40歲的專業購物達人艾爾伍德(Mark Ellwood)透露零售商讓消費者打開錢包的技巧。他省錢的購物信條是:買東西無須支付標籤上的全額價格。他發現,十年前,零售商出售商品的折扣是8至85折,現在則是 55折至6折。
據《今日美國》(USA Today)報導,艾爾伍德說,首先要有點科學的精神,「討價還價的興奮感屬於生物的特性。」當我們看到不錯的議價機會,大腦會分泌一種稱為多巴胺(dopamine)的物質,這種化學物質代表了獲得獎勵的興奮感。消費者若具備了專家的眼光,就能辨別出原本只是省點小錢,實際上可以省很多的議價時機。這是他的另一信條:隨時都是購物的好時機。
他說:「做為一位消費者,我們就好像是未婚女子,所有的商店都是追求者。商店四處都是,顧客卻相對不足。經濟學中的供需原理完全把人們引導至錯誤的方向,而這也為我們帶來了新的動力。」他進入休閒品牌J.Crew專賣店,實地設法購得藍黃格子相間,前有鈕扣的襯衫,原價69.99美元,實際購得的價格為11.99美元。他運用了自己議價的原則:總是與店內員工互動。
店員會經常提醒客戶促銷方案隱藏著消費者不知的內情,或是提供購物者比廣告還要好的交易內容。艾爾伍德在就是在J.Crew店內運用了這個觀念。他詢問店員是否有即將來到的促銷活動,對方回答說,公司並沒有提供這方面的消息;不過,艾爾伍德有機會獲得兩折的折扣,條件是須報名「非常個人造型師」的計畫。而在網路上,這個促銷活動僅公布,參予該活動的消費者購物只能免運費。
艾爾伍德從未按標價買衣服。假若沒碰到打折的機會,但總有一天會優待。他強調說,零售商通常在衣服上架六週後才開始打折,所以消費者逛街看中了某件衣服卻未促銷,只須設定42天後,夢想即可成真。
以下是艾爾伍德更完整的購物原則:
•定價並非一成不變
定價的最大特點是,就是價格並不固定。無須等到零售商告知目前正在促銷商品,主動詢問促銷活動和折扣內容,促銷活動都隱藏在眾人目光的後面。
•詢問店內員工
正如艾爾伍德在J.Crew店內所展示的,與店員直接接觸,即可增多購物的優勢。他們多數都是為抽取傭金及工作績效而工作,消費者最好直接向他們詢問。
他說,不用擔心坦率地提出「想從他們那裡購買商品」,聽聽他們所提供的交易內容。
•留意標價真實含意
像是在Nordstrom Rack,伯靈頓大衣工廠(Burlington Coat Factory)和TJ Maxx等折扣店,通常價格是列在「原本」(original)或是「供比較」(compare at)的定價下方。即使專賣店或百貨公司展開促銷活動,原來的價格通常還顯示在標籤上。這就是所謂的定錨價格(anchor pricing)。
消費者兩相比較之下,突然發覺價格打了很大的折扣。然而,消費者並未因此得到實惠的價格。艾爾伍德說,正如標籤上「原本」或「供比較」的字詞不具備法律意義,亦即並不保證這個價格確實是曾經出售過的價位。
至折扣店買東西,尋找標籤寫上「原本」價格的商品。其下方列出的折扣價可能是不錯的交易,但也可能不是。
•三種價位的購買原則
像購買百思買(Best Buy)的商品,幾乎自有品牌的商品都標示了3種價錢,這是典型三欄式定價(Goldilocks pricing)的實例 – 零售商試圖讓消費者選擇中間的價位。消費者喜愛典型三欄式定價,對業者而言,中間價位的利潤最高,因為他們可以賣出最多的商品。
所以,聰明的消費者該怎麼辦呢?他說:「買便宜的東西。其實,商品本身並沒有甚麼大差異。」
•觀察價格尾數
價格的尾數是整數,帶有0的,腦海中應該浮現象徵品質的印象。而結尾是9的價格,意味著價格實惠。有些商店會同時運用這兩種方法。如優衣庫(Uniqlo)是便宜日本服裝零售商,美國有幾處店面,他們往往所標示的價格尾數是90美分。
艾爾伍德評論說:「他們的定價方式巧妙地透露出,其商品是物美價廉的。」
•應用程式上網搜尋便宜商品
經常查看如PoachIt的應用程式。用戶點擊PoachIt的商品頁面上的按鈕,就會告知商品有關的優惠券代號,或者於打折期間追蹤商品價格並發送電子郵件通知消費者。
消費者也可以至Shop It To Me網站註冊「銷售電子信」(Salemail),一旦消費者最喜愛的品牌進行促銷活動,它會篩選出商品適合的顏色和大小,並發出通知。
•網上購物車中途停止
消費者網上購物,養成兩段式購買的習慣。先將想購買的商品添加至購物車中,接著關閉瀏覽器。等待個一兩天,每間零售商的時間不同,您就可能收到優惠券或促銷的電子郵件。
折扣商店最大的好處是,它已成為一種驕傲。很久以前,買東西打折意味著消費者是窮人。現在社會名流晚餐時都在談論最佳的促銷活動。
總之,支付全價是「復古唱片店或撥接上網」的時代。現在我們生活在打折的世界,這正是消費者之所以斤斤計較的緣故。
(責任編輯: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