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被低估 大陸民眾儲蓄驟降加劇系統性風險

【大紀元2013年12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大陸儲蓄利率被人為壓低,並且通貨膨脹高於預測值,民眾的財富不斷縮水,據中共央行最新數據,10月銀行居民儲蓄暴降8960億元,由此帶來的系統性風險不可忽視。

中共官方提供的數字存疑 通脹被官方低估

由於中共央行沒有開放存款利率的管制,儲蓄利率被人為地壓低,大陸民眾感受到的通貨膨脹遠高過統計局的CPI數據,資金放在銀行裡,其購買力不斷縮水。儲蓄作為民眾財富載體的功能和中共官方數據同時不斷遭到質疑。

目前中國的廣義貨幣供應量已經超過107萬億元,而2002年年初為16萬億元,10多年中增長超過5倍。M2與GDP之比已超過200%,中國的經濟總量大約為美國的1/3,而貨幣投放量比經濟總量第一的美國高出1.5倍,位居世界第一。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教授蘭紀平以大米舉例稱,8年期間年平均上漲9.2%。就購買大米的能力而言,與2005年的1000元相比,2013年的1000元已縮水至576元,民眾財富相對縮水近半。

蘭紀平教授對大紀元記者表示,中國經濟不斷下滑,政府用多發鈔票來彌補,貨幣供應量以百分之十幾的速度增長,通貨膨脹十分嚴重,沒有人真正相信官方提供的數字。「現在有些人關心中央的經濟工作會議,看看明年經濟會怎麼樣,但學界不怎麼看好,因為三中全會就虎頭蛇尾的。」

對世界各地研究中國經濟的人而言,首先面對兩個難以回答的問題。首先,是否經濟增長會持續,是否存在泡沫;其次,相關數據是否真實。面對第二個問題,幾乎沒有人能給出肯定的回答。連中共總理李克強也說過,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數字是「人造的」,不可信。

《金融時報》John Authers撰文表示,官方提供的中國經濟數據真實性令人懷疑,研究中國市場可能需要更加客觀可靠的方法。John Authers認為,官方文件中顯示的中國經濟保持增長,但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長期穩定的經濟增長,在長達二十年的時間中保持平均9%的年增長,此外還有中國特別低而且穩定的通脹率。

以Emi Nakamura為首的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家的初步研究成果表明:中國目前的通脹程度被低估,而消費增長則被過高估計。Emi Nakamura認為官方公佈的數據總是帶有粉飾色彩。

該項研究以恩格爾曲線(EngelCurve)為基礎,研究實際通脹和消費水平的問題。恩格爾曲線以德國十九世紀後期統計學家恩格爾的名字命名,顯示消費者在收入與對某種商品的需求量的關係。

儲蓄驟降或將帶來系統性風險

10月份所有經濟數據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銀行儲蓄數字。據中共央行最新數據,10月銀行儲蓄錄得淨流出4027億元,而且這個數字是在財政稅款入賬下取得的。扣除財政資金流入,居民儲蓄驟降8960億元,企業儲蓄則下降2060億元。

特別是此次銀行儲蓄出走,流入實體經濟的數量極少,居民集資辦實業幾乎未有耳聞。所有資金都流入金融投資。銀行儲蓄流失,並未改善經濟去實業化的現狀,近年貨幣政策擴張所產生的流動性,依然在金融經濟中空轉,追逐紙面財富。

流出銀行的資金中,不少買入各類結構性金融產品,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風險捆綁在了一起。哪怕儲蓄者本人沒有購買結構性產品,他的上下游可能涉及風險,一旦一家有事,資金鏈風險傳遞速度或許很快。

瑞信董事總經理陶冬認為,從國家層次上看,儲蓄搬家意味著系統風險的增加。資金由銀行儲蓄移向影子銀行,其潛在風險自然上升。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當然要承受房價起落的風險。更嚴重的是,過去民間資金集中在若干國有控股的銀行手中,起碼有相應監控,如今資金分散出去,相當一部份進入監管的盲點,信用風險增加。

陶冬表示,首先,中國的銀行儲蓄流失率應該是全球最高的;其次,中國的債務槓桿在「金融創新」的催生下上升極快,債務占GDP比率已經遠超過警戒線;再次,中國的民間資金近年直接間接地大量湧向地方債務,而地方債的透明度和償債能力均有問題。

聯絡本文作者請發郵件到:dajiyuanren@gmail.com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中國VS美國 經濟總量1/3 貨幣投放量2.5倍
10月大陸CPI創8個月新高 鮮菜大漲31.5%
央視街採遭民眾吐槽:人民幣對不起中國人
大陸10萬億銀行理財產品暗箱操作 多為三無產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