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香餑餑」地方政府難嚥 專家稱政府靠不住

人氣 3

【大紀元2013年12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中共的城鎮化工作會議13日結束後,有關部署將下達到地方政府,看似創政績的一個「香餑餑」卻令地方政府難以下嚥,因面臨的各種難題難解,地方政府期望用民資解決資金困境,經濟學家茅於軾稱中共政府靠不住。

地方政府對城鎮化愛恨交織

中共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13日結束後,有關新型城鎮化的部署,將陸續下達到地方政府,對地方官員來說,新型城鎮化既是創政績的一個機會,但也是推不掉的考核,看似「香餑餑」但吞下費勁,令地方政府愛恨交織。

中共中央城鎮化會議召開姍姍來遲,由於此前遭到中共相關利益集團的阻撓,現在中共當局高層對將出台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十分重視,對地方政府推進城鎮化有嚴格要求,對城鎮化發展質量、城鎮土地利用效率等方面都有著明確的硬指標,這讓一直以浪費資源搞建設的地方政府頭痛。

特別是新型城鎮化所需的龐大資金,據中共國家開發銀行預計,未來三年中國城鎮化投融資資金需求量將達25萬億元,資金來源也以地方自己解決為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徐洪才認為,政府財力是有限的,如果光靠財政資金來支撐城鎮化進程的話,等於逼著政府盲目舉債。

日前結束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著力防控債務風險,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作為2014年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可是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關於地方建立城鎮化建設所需資金來源時,卻強調在完善法律法規和健全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制度基礎上,建立健全地方債券發行管理制度。

就是說中共當局要求地方防控地方債風險,此前中共中組部已將地方債納入政績考核的通知下發到地方。城鎮化會議又提出通過發行地方債券,籌集城鎮化建設資金。這樣強人所難,但新型城鎮化卻勢在必行,讓地方政府也很糾結。

雖然中共當局提出建立相對健全的財政收入制度,包括完善地方稅體系,但不少地方政府對此不積極,對促進實體經濟發展並不出力,反而大搞房地產和一些基礎設施重複建設,致使房地產相關收入,成為主要財政來源。因此中共當局要想轉變此局面難度很高。

除了龐大的建設資金外,對民眾的投入也是不小的開支。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目前大陸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包括政府為保障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而在各項公共服務、社會保障、基礎設施新擴建等方面所需增加的財政支出,人均約為13萬元。2030年前中共計劃將有近4億農民要市民化,即這方面總財政支出約52萬億元,地方政府須先行承擔巨額財政支出。

中共試圖引民資解困 專家稱其靠不住

當然中共亦有自己的如意算盤,提出的城鎮化任務中就包含建立多元可持續的資金保障機制。就是通過金融改革,特別是推進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城鎮化建設。

以「重建改革邏輯」為主題的2014網易經濟學家年會16日舉行,天則經濟研究所創始人茅於軾發表了針對城鎮化問題的演講,他表示中共在40年代末期到50年代初期執行的土地改革造成了很大的損失。而且這種剝奪式的土地改革,到現在還有它的殘餘影響。

茅於軾認為,隨著城鎮化的過程,有幾件事必然會發生。第一土地所有權的轉移,失敗的土改就造成很多社會的創傷,甚至於變成很血腥的事,這些土改都不是成功的土改。特別是蘇聯和中國大陸,這兩個例子都是不成功的土改的例子。

第二是城市裡面的就業機會。這是一個城鎮化的推動力,沒有這個推動力農民不會進城。能夠創造城市的就業主要是私營的中小企業,國營大企業就業貢獻是很小的,甚至於是負的。

茅於軾直言,民眾有一個誤解,認為靠政府靠得住,靠市場靠不住。其實不能靠政府,要靠市場。糧食靠著市場人們就吃飽了,靠著政府就餓死人。三年災荒不是沒有土地,也不是沒有勞動,是沒有市場。把最重要的交給政府,完全沒有保障了,交給市場就有保障了,這是要糾正一個大的認識上的錯誤。

聯絡本文作者請發郵件到:dajiyuanren@gmail.com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城鎮化資金缺口達20萬億 地方或再走發債老路
李克強受阻撓的城鎮化改革傳出最新動向
大陸地方債隱身「秘笈」 借殼包裝圈錢
中共中央經濟會議 或加重民眾稅收以「支持」城鎮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