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12月16日訊】有些品牌讀起來就讓人感到尊貴的氣質,比如勞斯萊斯(Rolls-Royce),賓利(Bentley),布加迪(Bugatti)。其實不管它們製造出甚麼,一定是用優異這個詞來形容的,當然還有「價值不菲」這個詞。但價格和品質一定是掛勾的嗎?
大眾給了一個特例:高爾夫。下面是傳奇該品牌的簡短歷史。
誕生於1974年,最初是想設計成一款廉價小型車,當時,大眾無法想像它日後的普及程度,而當時大眾甲殼蟲(VW Beetle)仍在生產線上,所以大眾小心翼翼的不讓高爾夫在銷售上踩著甲殼蟲的腳趾。
但是高爾夫緊湊的設計,精幹的馬達,決定了這是一輛完美的都市車。輕便的車身也決定了它的經濟實惠 – 在70年代,這可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最重要的是,低定價並不意味著它只能提供廉價的,好似巧克力包裝般的品味。一致的材料,良好的結合,大眾似乎擊中人們心理上的愉悅區。經銷商經常為了滿足客戶訂單而團團轉 –這款車售出了672萬輛。
在後續幾代中,高爾夫的銷售都有優異的業績。雖然因為其緊湊的整體尺寸,高爾夫一向被列為小型車的,但是其內部空間並沒有受到影響。例如,第二代就加寬了55毫米,輪距也增加了75毫米,給了後排乘客更多的伸腿空間。更重要的是,第二代也安裝了防抱死制動和動力轉向,這給當時的小型車開了一個先例,因此其銷售也創下了641萬台的記錄。
第三代,由於其發動機未增加功率,因此銷售受到影響而略有下降。然而大眾馬上做出反應,及時的塞入一個六缸引擎。由於這項改變,該款售出大約490萬台。
第四代則是一個整個的改頭換面,不管是造型,功耗,尺寸還是質量方面。因為其在內裝上塑料材料的啟發性應用,不管是評論家還是客戶都認為,第四代MK4內部的設計可以和價格高過它兩倍或三倍的車輛媲美。再加上內部寬闊的空間感,第四代和第五代(在大規模生產中配備雙增壓發動機的款式)都引起極大公眾關注。雖然其銷量與前幾款相比有所下降。但原因是,高爾夫的競爭對手已經趕上。隨著高爾夫的成功,其它汽車公司都想在小型車市場分得一杯羹,比如福特的福克斯FOCUS,大眾必須為此變化給出應對。
第六代車,糾正了上述問題。它在2009年贏得了歐洲的年度汽車獎,採用激光焊接車身技術,它也獲得了最高的五星級EuroNCAP的安全評級。配備極其高效的直噴式汽油發動機,或是清潔的共軌噴射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第六代的BlueMotion車型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量僅為99克/公里,其「綠色性」讓油氣混合車在品質和駕駛體驗上都無地自容。
但大眾並沒有故步自封。在推出第六代的不久後,他們馬上推出了第七代。這是不是有些躁進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只要看看新高爾夫精美細緻的內部設計,你就知道為甚麼,儘管它是一款價格宜人的車輛,它的品質讓那些高檔品牌渾身不自在。從金屬邊框空氣通風口,到華麗的鋼琴鍵黑色烤漆飾板,還有平底的方向盤和光滑的皮革,整個駕艙給人一種昂貴的感覺。
該車還配備也有一個簡單易用的觸摸屏,它可以感應到手指接近,並可用滑動的方式來操作。其後排座椅的設計也巧妙地應用了人體工程學,將你的膝蓋抬起略高,讓你坐更深,所以給你更多腿部空間的印象。
然而,它的駕駛體驗才是真正讓它出眾的地方。從行駛性能到平衡掌控,每一樣都接近完美,方向盤也給人一種有份量的感覺,這是小型車中所沒有的。
我們試駕的一款配備了渦輪增壓的柴油發動機,這種配置不僅提高了功率,讓排放量降低,而且非常經濟實惠。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新的高爾夫至今還沒有任何困擾前幾代款式的可靠性問題。
或許有人會說,再怎麼說,高爾夫也只是一輛小型車,但是,在稱它「另一個小型車」時,不要忘了,它的寬敞內部設計,獨特外觀,優異的駕駛體驗,和穩定的質量。換句話說,一個產品連續生產七代,一定有它的道理。
作者簡介:卡爾-佩斯科特(Karl Peskett)是大紀元時報特約汽車專欄記者,具備多年測試新車的經驗,給報紙、網絡、電台和電視提供大量車評文章。佩斯科特熱愛汽車,在全球旅行中力求尋找完美的駕車體驗。他的車評簡要、中肯,把讀者放在駕駛座位試車那樣來感受新車的優缺點。佩斯科特目前住在珀斯,每年測試數百輛車型。
(責任編輯: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