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12月10日訊】說起英特爾,很多人就會將其與「芯片製造商」聯繫到一塊。不過,實際上,英特爾曾涉足的領域還包括電視機,手機,平板電腦,電子玩具,流媒體和其他消費電子類設備等。但由於多種原因,英特爾並未能夠在上述領域「大展拳腳」,因而錯失大好時機。
在過去幾年中,計算市場以兇猛的速度自PC設備領域向「後PC」設備領域過渡,這導致很多公司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衝擊,英特爾就是其中一員。作為曾經風靡全球的半導體巨頭,在如今「移動為王」的芯片市場,英特爾已不再有任何優勢可言。
英特爾的前任首席執行官克雷格.貝瑞特(craig barrett),他對於英特爾的PC芯片業務是情有獨鍾,甚至有些偏執和極端。
在大約十年前,貝瑞特曾發表一篇文章稱:「英特爾的微處理器業務是一個夢幻般的業務,擁有豐富的利潤和優越的市場地位。在這個領域中,英特爾的競爭對手毫無反擊之力,根本無法與之爭奪資源並且實現利潤。」
一、互聯網電視業務
不過,貝瑞特的這番評論所說的可能是2000年左右的英特爾,但是今天的英特爾仍然抱守著這樣的信念,這樣的結果就是導致其屢失最佳市場時機,進而被競爭對手拋諸腦後,最新的受害者就是英特爾媒體。
今年早些時候,英特爾互聯網電視業務Intel Media(英特爾媒體)的負責人埃里克.胡格思(Erik Huggers)在一次科技會議上表示,該公司將在2013年年底推出視頻盒設備和服務。但是在數個月之後,胡格思稱他正在尋找一個買家,希望出售互聯網電視業務。
而知情人士透露,Verizon是營業而互聯網電視業務最大的潛在買家,它們將於今年年底達成收購協議,交易金額為5億美元。
為何英特爾的變化會如此之快呢?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英特爾如果想要推出互聯網電視業務,那麼就必須與內容公司簽訂協議,並且支付昂貴的授權費用。這筆費用超出了英特爾的預期,並且也沒有任何跡象表明英特爾媒體很快就能實現盈利。而對於新上任的首席執行官布萊恩.科茲安尼克(Brian Krzanich)來講,他並不想自己承擔所有的風險。
不過,英特爾在某些領域卻勇於冒險,例如該公司在未能準確預測需求的情況下就斥資數十億美元區建設新的芯片工程,或者是在芯片產品設計尚未完成的時候就創建芯片設備。
但是多年以來,英特爾對於核心業務——處理器以外的其他業務卻不願意承擔風險。1998年,英特爾曾雄心勃勃地推出了一個PC芯片之外的新業務,該公司還在蘋果流行設備問世之前舊涉足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業務。英特爾曾經致力於雲計算業務,那個時候亞馬遜還在賣圖書和CD。此外,英特爾還曾涉足其他的消費者業務,例如電子玩具和數碼相機。
然而,每個事例都表明,英特爾總是在這些業務開始流行之前「抽身而退」,總是與機會失之交臂。一般來講,英特爾最多在這些業務開展幾年之內將其關閉。在某些情況下,英特爾決定退出是錯誤的,例如移動市場。
隨著PC銷售的放緩,英特爾仍然堅守核心市場,這就意味著該公司需要承擔更大的風險。目前,我們尚不清楚英特爾將會面臨怎樣的風險,但是我們可以確定的是英特爾在過去幾年中的確是錯過了一些非常好的機會。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英特爾還錯過了哪些機會:
二、電視
可以說,英特爾在電視行業中的發展稱得上是大起大落。英特爾最近宣布出售的互聯網電視業務Intel Media並不是該公司的首個電視產品。早在2005年,英特爾就曾經推出歡悅數字家庭平台——Viiv,允許視頻和音樂在電視和PC或便攜式設備上無縫傳輸。但是,後來搭載Viiv的PC被Windows媒體中心所取代,英特爾未能及時推出後續產品,因此不得不削減Viiv品牌。不久之後,Viiv品牌便消失了。
隨後,英特爾還成為GoogleTV以及其他智能電視的早期合作夥伴,包括索尼和羅技等,為它們的機頂盒產品提供處理器支持。不過,這些產品最終都以失敗告終,羅技甚至將其與谷歌聯合開發的Google TV機頂盒稱為「一個巨大的失誤」。
三、手機
很明顯,英特爾在智能手機領域的決策是失誤的。幾乎所有的移動設備上運行的芯片都是來自競爭對手ARM Holdings的設計,由高通和三星電子等製造,而英特爾則「錯失良機」。
實際上,英特爾早期是有機會進入移動芯片業務的,該公司早在1998年就獲得了ARM芯片設計的使用權,並收購了芯片廠商DSP Communications。後來,英特爾將其重新命名為XScale,並憑藉其拉攏了諸如黑莓、Palm和摩托羅拉等客戶。
在接下來的4年中,英特爾斥資超過110億美元收購多家手機和通訊芯片公司,但是它仍然無法動搖高通等競爭對手的優勢地位。而出於對其核心PC芯片業務競爭加劇的擔心,英特爾於2006年決定將其手機芯片業務以6億美元的價格拋售給Marvell Semiconductor公司。
在當時看來,英特爾的這項決定是明智之舉,因為該公司在手機芯片市場中是處於「虧損」狀態。但是在現在看來,英特爾此舉被證明是最大的錯誤之一。
目前,英特爾面向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推出自己的X86處理器,但是它的設計和出貨量沒有任何的優勢可言。英特爾表示,該公司的智能手機業務在2014年將會有所改善,但是情況究竟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四、平板電腦
信不信由你,蘋果的平板電腦並非首款iPad。早在1998年,英特爾就開始研發自主品牌的平板電腦,命名為「Intel Pad」或「IPAD」。與蘋果的iPad類似,英特爾的平板電腦也配置一個觸摸屏和一個ARM處理器,但是英特爾的設備還配備了一個手寫筆,並且僅適合作為PC機的配套設備。
英特爾的平板電腦可以通過PC機連接到互聯網,而英特爾決定將該產品在「英特爾網絡平板」(IntelWeb Tablet)下進行命名,而不是將其作為PC機的配套產品命名。
當時,英特爾的「IPAD」設備已經裝箱,並且準備發貨至Circuit City等零售合作夥伴,但是英特爾突然決定取消該項目。英特爾的PC合作夥伴對於「IPAD」設備非常不滿,就像是英特爾所提供的其他消費這類電子產品一樣,他們不希望英特爾發佈這些產品與之展開競爭。
最終,英特爾將這些裝箱「IPAD」設備廉價出售給自己的員工。2010年,蘋果對外發佈了iPad平板電腦,並革新了計算市場。就像智能手機市場一樣,英特爾自一個「潛在的早期選手」演變為「被迫追趕對手」。
隨著Windows 8的發佈,英特爾與平板電腦廠商的合作前景逐漸明朗化。不過,如果作為最早出售平板電腦設備的廠商,英特爾如今在平板電腦市場中的地位將會更加強大。
作為英特爾新業務集團的一名老兵,埃德.阿靈頓(Ed Arrington)是最初從事網絡平板業務的三名員工之一。他表示:「我不能就此說英特爾作出了錯誤的決定,但是現在看來,如果我們當初做了平板電腦業務,那麼現在的處境將會大不一樣。」
五、電子玩具
在上世紀90年代末,英特爾開始在消費市場中拓展業務,特別是兒童領域。1998年,英特爾決定與玩具製造商美泰(Mattel)合作在波蘭建立一個「智能玩具實驗室」,這家實驗室將會結合「美泰在玩具,營銷方面的優勢和英特爾在專業技術方面的優勢」創建高科技玩具。
1999年,英特爾和美泰推出了99美元的QX3電腦顯微鏡和69美元的Me2Cam虛擬遊戲系統,其中QX3被評為1999年聖誕節期間「最暢銷的多媒體玩具」。
然而,在2000年5月份,英特爾和美泰決定分道揚鑣,美泰希望將重點放在其核心的業務員——傳統低技術含量的玩具中,而英特爾則繼續投資「玩具實驗室」,並在隨後幾個月中發行了兩款產品。
2002年初,英特爾決定將「玩具實驗室」出售給Prime Entertainment。
六、其他電子消費產品
在19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英特爾計畫進軍整個消費電子產品市場,包括數碼相機,無線鍵盤,鼠標以及便攜式音樂播放器。最終,所有的這些消費電子設備均為個人電腦讓道,以提高公司在核心市場的競爭力。
2001年10月份,英特爾可連接產品部門的副總裁唐.懷特賽德(Don Whiteside)發佈新聞稿表示:「英特爾提供創新的,有趣的和可負擔得起的消費者產品。
2001年年初,英特爾發佈了Pocket ConcertMP3音樂播放器。2001年10月份,英特爾還推出了數碼相機「Intel Pocket DigitalPC Camera」(英特爾袖珍數碼相機)。
不過,最終,英特爾決定削減其消費電子設備。2001年10月份,英特爾宣布將逐步淘汰其經營的數碼相機,音頻播放器和玩具等業務,將現有的庫存銷售完之後即停止製造。
七、網絡設備
在19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PC市場面臨著很多的不確定性,很多業界分析師提出了「網絡時代即將來臨,PC已死」的概念後,英特爾開始被動地推出了由後台終端Red Hat Linux提供支持的網絡設備,但此時市場上已經擠滿了競爭對手。加之英特爾的服務單一、未能成功拓展海外市場,最終未能流行開來。
2001年年底,英特爾宣布將淘汰網絡設備,以及其他的消費電子類產品業務。
到目前為止,關於虛擬終端將會「殺死」成熟PC機的言論仍然沒有被證明是正確的。然而,谷歌Chromebook設備正在變得越來越受歡迎,它就是依賴於互聯網連接很多的核心功能。
此後,英特爾還推出了網絡托管服務「Intel Online」和流媒體網絡服務,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英特爾作出了太多的嘗試,但是最終都未能把握住「時機」,讓很多的商業機遇從指間溜走。
(責任編輯: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