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透視】中共突設防空識別區 意圖何在?

作者:夏小強

人氣 3

【大紀元2013年11月28日訊】11月23日,中共宣佈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11月25日,在沒有通知中方的情況下,美國兩架B-52轟炸機飛入識別區,11月26日,韓國巡邏機在未向中方事先通報的情況下,也飛入識別區。中共在宣佈設立防空識別區後,遭到了美日韓澳等國的抵制,同時美國用軍事行動顯示強硬姿態,從中共方面的無力應對來看,正像中國民眾和網民說的,中共設立防空識別區是一個笑話,如今正在成為全世界的笑柄。

美國和日本不承認防空識別區,當然是中共早已料到的結果。但是,美國的快速出動飛機的強硬姿態,可能是中共始料未及的。因為中共設立防空識別區,破壞了原來的遊戲規則,挑戰了美國的政策底線,等於是在逼迫美國出手。

美國作為世界自由民主政體國家陣營的領軍,其國家理念和政策都要求其擔負起相應責任,美國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用以維護平衡世界和地區的安全和平,由於「美日安保條約」的存在,在中共破壞遊戲規則威脅到日本和亞太地區安全的時候,美國如沒有行動,將會使美國的國家形象嚴重受損,進而失去大國地位。

美日安保條約是由美國與日本於1960年1月19日在華盛頓簽訂的互助條約,此條約宣示兩國將會共同維持與發展武力以抵抗武裝攻擊,同時也將日本領土內一國受到的攻擊認定為對另一國的危害,也包括美軍駐日的條文。這項條約不僅是美國亞太安全戰略的主要基石,也是影響亞太安全的重要安排。特別是奧巴馬政府上台以來,美國戰略重心開始亞太轉移,美國對美日安保條約的遵守與否,關係到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外交是內政的延續與反映,中共突然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並不僅僅是單純的外交動作,其主因是內政所致。長期以來,每當中共政權面臨危機時,中共都用煽動國內民眾的所謂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情緒的手段,來轉移內部矛盾,轉嫁危機,包括70年代發起的中越戰爭、多次放風要武力攻打台灣等。

中共難道是真正的在維護國家領土安全嗎?大量不斷解密的歷史資料顯示,中共顯然不是在維護國家領土,而是相反,這些資料如今也已經在中國大陸的網站流傳,被許多中國民眾所瞭解。比如,毛澤東多次感謝日本侵華、拒絕日本戰爭賠償、江澤民出賣大量國土給俄羅斯等等。

中共煽動民族情緒,比較常用主要有幾張牌:美國、日本、台灣。由於台灣民進黨在選舉中失利,加上中共對國民黨政府統戰獲得成功,台灣這張牌已經無法可打。現在只剩下了日本和美國這兩張牌,如今,中共把這兩張牌放在一起在打。

由於日本侵華的歷史原因,中共利用日本煽動民族情緒和仇恨就比較常見。去年中共十八大換屆前,因恐懼薄熙來事件引發政權倒台,中共也曾在9•18前後挑起了大規模的反日遊行來轉移國內的危機,而到今年9•18卻鴉雀無聲。

此次中共設立防空識別區的舉動,表面上是針對日本,其主要的目標是美國。三中全會時期,已經有報導顯示,中共為防止立即崩潰和轉移內部巨大的危機,正在全面部署樹敵美國,煽動中國民眾對美國的仇恨來打「愛國牌」,對內傳達各類通告和學習材料,謊稱美國正部署顛覆中國和香港等,製造假想的戰爭危機來轉移中共的統治危機。

在三中全會前的10月30日,中共軍方鷹派拋出影片《較量無聲》,該片時長100分鐘,充斥著美國陰謀論及冷戰思維。一直以來中共都用「中美終有一戰」來對國內民眾進行恐嚇、洗腦。早在2005年7月14日,中共少將朱成虎就曾放言,美國如果介入台海衝突,中共將不惜犧牲西安以東所有城市而使用核武器。

由於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破產,沒有道統和執政合法性的中共政權,把挑動民眾的民族情緒當成了最後的救命稻草。但是,從這次中共設立防空識別區的結果來看,中共此舉再也煽不起民眾的愛國熱情了。大陸民眾議論紛紛,大都是在調侃中共的無能,並希望「迎接新中國」,顯示當下老百姓的心中盼望中共能快點垮臺,中共的所謂煽動「恨美國」「恨日本」而達到的「愛國主義」洗腦徹底失敗。」

在美國方面,中共設立防空識別區的意圖被美國識破。同時中共還有太多死穴抓在美國手上。其中包括:活摘法輪功學員器官資料已被王立軍交給美國;在網絡流傳消息稱,有美國官員透露:美國近期會爆光中共192萬官員在國外的秘密檔案。這些檔案記載192萬中共官員背景、個人財產、子女在海外情況,配有照片。由於美國掌握大量中共機密,所以姿態強硬。

中共設立防空識別區本來想耍威風,但立刻遭到一頓悶棍,如今甚至韓國也出動飛機示警,中共等於自扇耳光。中共此舉將會加速美國的戰略重心向亞洲轉移,同時,也使全球對中共的野心和內外交困下的瘋狂保持高度警惕。

為何如今中共會做出這種明顯愚蠢和瘋狂的舉動?或曰:天意使然,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責任編輯:林珊如)

相關新聞
五角大樓:在中共東海防空識別區保護美國飛機
日官方反對民航對陸提飛航計畫
美國B-52轟炸機飛越東海 進入中共「防空識別區」
日本航空公司將不再向華提供飛行計劃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