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原油進口放開草案初定 門檻高地煉企業經營難

【大紀元2013年11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大陸原油進口權開放進入倒計時,中共國家能源局已完成原油進口權放開初步草案的制定,根據其制定的範圍門檻非常高,目前幾乎沒有地方煉油企業能夠完全滿足條件,地煉企業表示經營太難。

油源壟斷問題已久原油進口權將開放

油源問題是長期困擾地煉企業發展的一大難題。沒有原油採購配額,用於提煉的油基本上都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剩餘的邊角料,要進行發展的話,這對地煉企業來說幾乎就是夾縫中生存。

原油進口權開放已經進入倒計時,中共國家能源局在10月底已完成原油進口權放開初步草案的制定,明確了煉油企業進口原油使用資質的條件,並已形成了徵求意見稿,方案最快11月出台。

油源壟斷由來已久,目前對於地煉企業沒有任何扶持補貼政策,各類資金需要企業自籌,這對於所有地煉企業來說都是一道邁不過去的坎。民企獲得國家補貼可能性微乎其微,而在整體巨額利潤情況下,中石油和中石化獲得了高達近千億元政府財政補貼。

中石化某位領導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說:「作為央企在政策等各方面都得到扶持和傾斜,地方企業根本無法競爭。就是開放原油進口配額,也不會有太大變化。」

在9月份發改委啟動煉油行業的大普查後,10月中上旬,發改委經貿司也約請中石油、中石化等有關部門和單位,專題研究上游進口權開放問題。因為央企的性質決定發改委等部委在制定方案時,也是在為央企量身定制。該領導解釋說:「發改委是先找我們開會來徵詢意見,根據我們的意思然後才找的地方企業開會。」

即使放開一個口子也是有意為之,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領導直白地說:「就是放一些民企進來我們的圈子一起玩,我跟你講,那些民企極有可能就是我們央企甚至上面領導在背後參股的企業。」

門檻高地方煉油企業經營難

徵求意見稿原文顯示,草案確定了進口權企業認定範圍,原油加工主要經濟技術指標以及規模、環保、安全、質量、配套等要求。主要煉油裝置實際一次加工能力不低於500萬噸/年,並且單套裝置不低於300萬噸/年,二次加工能力不低於300萬噸/年,三次加工能力不低於400萬噸/年。

有企業和分析人士認為,如果把三次加工能力的條件考慮在內,那麼目前幾乎沒有地方煉廠能夠完全滿足條件,這個門檻非常高。

此外,企業與生產規模相適應的資金實力,資產負債率小於70%;煉油企業規模、產品質量、環保、安全和節能要求以及原油加工主要經濟技術指標(開工負荷率、輕油收率、加氫裝置比例等)達標。

山東淄博匯豐石化辦公室負責人李先生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證實,這個方案制定的標準太高了。「從資金、產能、油品質量等等都做了很多的限制,能達到標準的簡直太少了。這樣等於沒有放開甚麼,還是在那個框框裡,地方企業還是不具備競爭力。」

匯豐石化技術科的王先生也表示,單從技術層面的要求就令地方企業望而卻步。「地方煉油企業用的都是央企用剩下的,產品質量肯定會差一些。如果進行油品升級的話,資金甚至要上億,根本沒那個能力。」

此前市場有消息稱,2014年東明石化、中化弘潤、海化集團有望各獲得500萬噸原油的配額;另有消息稱,地煉數量可能在5~8家,總量在1000萬噸到2000萬噸之間。不過,除了中化弘潤對外證實將有望獲得配額外,其他企業還沒有表態。

聯絡本文作者請發郵件到:dajiyuanren@gmail.com

(責任編輯:郭惠)

相關新聞
陸媒再爆中石油黑幕「隱形」子公司資產達千億元
一桶油倒出老虎幫 習李抓人想立威
大陸油品升級三大爭議仍無解 中共推責
中石油窩案發酵 中共當局欲拆分「巨無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