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11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馮霽月編譯報導)人們經常談到人與人之間的「界線」問題,但這個詞到底是何含義?作為家長,您可以解釋為您和孩子之間的一條分界線,劃清了各自的範圍,但這並不是很容易劃清的。我們要承認,孩子們每天都不時地試圖越界。他們想試試到底可以走多遠,這也是他們的本性。
作為父母,我們有時同樣會越界地試圖為孩子解決問題。要知道,父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保持愛心並將自己與孩子區分開來。為此,我們要明確自己的原則,擔好父母的角色,並堅持我們的底線。
*怎樣知道孩子在試圖越界呢?下面是一些例子:
– 您13歲的孩子不敲門就走進您的房間,也不尊重您的隱私。
– 您10歲的孩子既不說「對不起」,也沒有禮貌地等待就隨便中斷您與其他成年人的談話。
– 您十幾歲的孩子對您離婚後的生活指手畫腳。
– 您年幼的孩子指揮您做事,若不照辦就發脾氣。
越界時會有甚麼感覺呢?有時會有明確的跡象,而其他時候,它會很微妙。您可能會感到焦慮不安、憤怒、緊張、尷尬、不滿或者感覺被利用。有時候,您可能會感覺被看輕,好像有人從腳下抽走了地毯,或者就是感覺不對。您還可能發覺孩子管一些不該管的事,例如給您約會建議,或把自己當成了管事的。
*為孩子管太多
當我們太擔心孩子時,經常會過度干涉他們,這時界限就會變得模糊。就是說我們做的太多了,把筷子伸入了他們的「碗」 裡。發生這種情況時,我們就忘記了自己應該適可而止,孩子要有所擔當。
這一切的根源是焦慮。當您緊張您孩子是否成功或有能力來處理生活中的事情(無論是學校、交友、運動,還是行為得體),您就可能覺得要通過干涉和控制來幫其減輕壓力,而不是讓孩子為自己的事情努力。
當然,看著孩子為生活中的事而糾結會很心疼。我們愛他們並對他們有責任,所以我們自然地希望為孩子創造條件和「解決問題」。但要知道,您若不能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難,您就使他們失去了一次重要的人生經歷——怎樣克服失落,如何處理與朋友的爭論,或怎樣跟老師談自己的成績。這並不是說我們絕不該幫助、引導、培訓和教導孩子;這是父母應盡責任的一個重大部份——當然應該做。但是,我們需要在可能和適當的時候讓他們嚐試贏得自己的「戰鬥」,而不是代替他們參戰。尊重孩子就要讓他們自己完成事情,並小心他們和自己間的界線。
*父母怎樣知道界線不清了?以下是一些跡象:
– 為孩子做一些他可以(或應該)自己做的。
– 不斷提問,詢問關於孩子的一切。
– 讓您的孩子侵蝕您的界線——夫妻倆在任何時候都以孩子為中心。
– 跟孩子太過分享您的私生活,把他們當成朋友對待,而不視其為孩子。
– 放棄您為人父母的權威,讓孩子在家為所欲為。
– 把孩子的生活當成自己生活的翻版,覺得他們的成就或失敗就是您的成功與否。
– 孩子心煩意亂,您就隨之崩潰。
當發生這些情況時,做父母的會有怎 樣的感覺呢?有時可能不會有難過的感覺。例如,您可能認只是與孩子分享事情,但您其實已經太過了。這種情況下,要問自己的重要問題是:「孩子有必要知道這個特定問題或故事嗎?這對她來說太多了嗎?這事兒與我的伴侶或朋友分享是不是更好?」如果孩子為您的約會出謀劃策,可能是您「請」他參加的。
另一方面,如果您擔心可能太在意孩子的生活,問問自己:「我的自我感覺良好是否過於依賴孩子的成功?我是否需要開始多為自己的目標打算?」而如果孩子的情緒、行為或需求控制了整個家,坐下來問問自己:「我有沒有負起父母控制大局的責任,或者我因為恐懼或焦慮讓孩子成了一家之主?」
以上所有這些情況,父母可能都未察覺,他們有某種程度的焦慮。建議儘量不要隨自己情緒而動,而是當好父母的角色,按自己的原則處事。這是用來識別親子界線並尊重他們的最佳方法。
*過度關注您的孩子?
家長很容易過度寄情於孩子,並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在他們身上。 「我覺得莎麗不能與她的朋友出去太糟糕了——她一定會擔心下一次別人不跟她玩了。也許就這一次吧,我幫她擺脫困境,雖然她沒有做完功課。」與其擔心孩子會招架不住,不如相信她可以處理好自己的失落、痛苦和傷心。瞭解好自己為何而痛苦,而與何無關。讓孩子在您的同情(而非過度同情)中經歷這些情感難題,這將有助於她從經驗中學習,面對現實。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我們所有人都會或多或少的與自己的孩子劃不清界線——這是人之常情!重要的是在它發生時及時意識到,以避免使其成為一個固定模式或一種生活 方式。
那您怎樣才能與孩子樹立良好的明確界線呢?這裡有4個技巧可以助您成功:
一、劃定您的界線。要為自己定義界線,您必須瞭解自己的價值觀、想法和立場。這些並不總是容易界定,但讓孩子瞭解您的為人和信念是十分重要的。不是說要您很嚴苛,而是您應表明您的個人價值觀並堅守它。例如,您看重誠實,那麼就言出必行。孩子們在生活中是通過觀察您的行為來學習的,所以行為留下的印象比言詞更深刻。
二、讓人瞭解您的期望。將您對親子關係的期望自己列個單。想想哪些是您可以和不能忍受的;考慮一下甚麼對您最重要。是責任、忠誠,還是尊重?如果有需要就寫下來。告訴孩子您的指導原則是甚麼。請注意,列這個單的目的不是要試圖控制孩子,而是掌握您自己。如果您的原則之一是「尊重」,那麼當孩子頻繁對您無禮,並用無禮稱謂時,您就要讓他們知道每次發生這類情況的後果。讓他們看到您尊重自己,並會貫徹始終。這與試圖「逼迫」 他們以您喜歡的方式說話不同。您給了他們選擇,但您讓他們為自己負責。
三、專注於自己而不是孩子。當孩子表現不佳又不聽您的時候,想想您怎樣能更清楚地表達您的期望——並讓他們為不聽話時的行為負責。試著用適當的方式表達您是認真的,期待對方傾聽和認真對待。雖然公開和誠實地審視自己會有困難,但它會幫您停止做一些不可改變的事,就像您控制不了孩子拿頭撞牆一樣。而且,它讓您更能控制自己。這樣做,您也將不斷地成長。您對自己的瞭解和成熟將引導孩子們逐漸獨立和成熟。
四、讓孩子體會到越界的後果。幫助孩子體驗越界後果並使他們瞭解現實生活。當您侵入了別人的「領地」時應當承認並道歉。當孩子越界時,要讓他們知道並令他們為此負責。比方說,您答應孩子他整理好自己的東西後您就開車送他去看電影,但他除了玩電游外甚麼也沒做。如果您遵循原則不開車送他去,孩子就會嚐到後果,並對您的期望有一個深層次的瞭解。他會知道您尊重自己,也言出必行。最終,他將學會管好自己的界線以及如何尊重他人。
*不要被自己打敗
有時即使父母知道怎樣做才是最有利於孩子的也很難把握自己和自己的界線。這種情況發生時可能僅僅是因為我們太累了。要和孩子「分開」對您來說太難了。我們每個人都有面對困難而放棄的時候,沒有人,也沒有父母是完美的。與其讓 自己被自己打敗,不如讓自己想開點,也讓他們擺脫困境。只是您最好不要把它變為固定模式。您可能無意中使孩子形成了令您疲憊不堪而放棄的習慣。或者您必須想想是否被「磨」得太厲害而無法控制自己了。在這種情況下,您可能需要通過鍛練、更多的睡眠來增加您的韌性,並更多地關注自己的生活和目標。
結語:當您瞭解了自己的立場,就會知道孩子的哪些做法您能或不能接受。劃好您的界線,並儘量堅持原則,不要隨自己一時的心情而行動。如果讓思考和原則作指導,您教養孩子就不會那麼容易情緒化了,您和孩子也會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