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態勢下中共三中全會方案三大關口難突破

【大紀元2013年11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經過四天的閉門會議,中共的三中全會將在11月12日結束,中共或將出台改革方向的文件,多方消息顯示對此不宜期望過高,並且有三大關口難以突破。

最終文件難有細節 不宜期望過高

中共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經過四天的閉門會議,將於11月12日結束,中共官媒稱:「改革綱領性文件將面世」。顯示出中共當局試圖在發展經濟、黨內分裂和鞏固政權之間求得平衡。

中國經濟在經歷35年的發展後開始弊病頻現,面臨工業產能過剩、債務負擔沉重以及競爭力削弱等問題,李克強稱:「經濟不轉型難以為繼。」

三中全會召開前的10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聲表示,這次三中全會將主要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問題。

從會後公報將看不出此次閉門會議中的激烈辯論,也不太可能有很多的改革細節。據《路透社》11月12日報導,一位參與會議籌備的政府智庫經濟學家表示,此次會議不大可能有非常令人意外的成果,絕對不會在起初的清單上再加上新的改革措施。並稱:「最終文件不會超出預期,也許恰恰相反。」

發展與轉型關難突破

中共當局稱中國經濟當前焦點則是通過城鎮化和刺激消費,來減輕經濟對出口和投資的依賴,實現經濟再平衡。

以往中國經濟的增長依靠大規模投資,產生了靚麗的數據卻令實體經濟病入膏肓。在6月份於銀行間蔓延的「錢荒」現象,將隱藏在中國經濟背後的地方債務激增、房地產泡沫等風險問題放大,暴露出中國經濟不轉型難以為繼的處境。

中國經濟需要提高增長效率,調整經濟結構。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張斌認為,這些問題,與地方追求GDP的政績觀有關,暴露出傳統增長模式的弊端,經濟增長缺乏內生動力。

地方政府公司化趨勢明顯,不少地方打著推進城鎮化旗號搞造城運動,政府經營城市,土地拍賣「地王」頻出,房價越調越高。儘管習近平提出「不以GDP論英雄」,但不少地方政府官員口頭上講轉變發展理念,實際上走的還是投資為主、追求GDP高增長的老路。

政府與市場關難突破

中共政府對市場經濟的干預已廣為詬病,中共權貴把持國有企業,攫取國家基礎資源和全民財富。造成當今中國的經濟社會格局,任何進一步的深化市場改革,都迴避不了政府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層問題。

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的兩大支柱,但占中國企業總數九成以上、總量突破千萬家的民營企業發展仍面臨諸多障礙。民營企業家表示民企處境堪憂,大陸媒體11月12日報導,中國民企500強大午集團董事長孫大午稱:「對民營企業家是肯定的嗎?在一些官員眼裡我們就是豬,可以隨時宰殺,又是一頭待宰的羔羊,心裏有很多的屈辱感。」

不僅國企與民企關係對立,中共內部也是紛爭不斷。目前中國社會各界和各級政府官員所矚目的財稅體制改革,就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分配問題。任何財權「上收」或「下放」,不僅僅只是牽涉到中央和地方的財權和事權的重新配置問題,實際上也涉及到中共內部各利益集團博弈的問題。這種利益博弈,也自然將極難達成共識和實質性改革。

如何理清政府和市場的界限,這是處在深水區的中國改革必須跨過的難關。大陸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稱,需要的是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現在和過去不一樣,不能再靠「摸著石頭過河」,「水深了」已經摸不著「石頭」了,這就需要頂層設計。

公平與正義關難突破

中共歷經35年改革開放,實際施行的是雙軌制,對其體制內外不同對待,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公共產品的分配不均成為社會發展的新矛盾。中共制定的戶籍制度更導致一系列起點不公平問題。

當今,中國約2.6億農民工已成為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但戶籍導致的就業、社保、子女就學等一道道「門檻」,卻令他們不能與城裡人享有同等教育、醫療、社保以及就業機會。

中共強行劃分農業人口與非農業人口,一個國家無端製造出兩級分裂和對立,農村戶口持有者成為中國社會的二等公民。同時財富分配不公引發的貧富差距問題,也導致民間積怨。

聯絡本文作者請發郵件到:dajiyuanren@gmail.com

(責任編輯:周雅)

相關新聞
直擊:三中全會第四日 (不斷更新)
三中全會後美國財長訪華 中國經濟或將雪上加霜
三中全會空前緊張 334名省部高官被「軟禁」北京
揭秘三中全會「爆炸性」改革要點的背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