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批評德國和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

【大紀元2013年11月01日訊】(BBC 中文網) 美國財政部在最新發表的報告中批評德國的經濟增長模式傷害歐元區和全球經濟。

這份每半年發佈一次的報告也再次批評中國人民幣匯率過低。

美國政府對中國經濟政策和匯率政策時常批評,但批評德國屬罕見。

出口驅動

美國財政部在報告中說,德國經濟增長過多倚重出口,而其國內需求卻「貧血」、疲弱。

報告說,在歐元區其他國家受到重大壓力,被迫遏制需求、削減進口的情況下,德國經濟的「出口驅動」模式妨礙了大局的再平衡。

德國是歐元區頭號經濟大國,出口是其關鍵強項之一。

近年來,德國事實上充當著歐元區經濟增長引擎的角色,而歐債危機的爆發和延續使得德國在歐元區17國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

今年早些時候,德國經濟與衰退擦肩而過,但二季度GDP的主要增長動力來自消費者和商業活動。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德國的內需確實還大有提高的餘地,但美國財政部的批評則不大公平,甚至令人感到奇怪。

一名分析員告訴BBC,最有可能引領歐元區增長的就是德國,而集中了強大出口優勢的德國作為歐元區的經濟引擎,終歸好過區內一個主要引擎都沒有。

壓低匯率

人民幣匯率也再次成為美國財政部的批評對象。

近年來,美國和其他一些經濟體指責中國政府有意使人民幣貶值,壓低匯率。

他們認為低匯率使中國商品在海外更便宜,使中國出口商擁有「不公平」的優勢。

而中國當局則一直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並在逐步放鬆匯率管制,但北京始終堅持人民幣升值只能緩步推進,否則將衝擊整體經濟。

自2010年6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已經升值約12%。

這一點美國財政部也承認,但表示升值速度不夠快,幅度不夠大。

報告還提到,中國政府在外匯儲備十分充沛的情況下,今年重新開始大規模買入外匯,或許妨礙了市場的決定,而其貨幣則可能明顯低估。

不過,美國財政部沒有把中國稱為匯率操縱國。

(責任編輯:辛民)

相關新聞
簡天倫:中國經濟的根本問題(二)
伍凡:評中共向外擴張戰略的趨勢
外資大逃亡 兩年前就大拋中國銀行股
美中戰略經濟對話落幕 美方呼籲中共守規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