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能解現代青年迷失

人氣 92
標籤:

【大紀元2013年10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袁玫洛杉磯報導)年輕人犯案時有所聞;年輕人自殺輕易結束自己青春年華,比率逐年增高;現代年輕人陷入迷失,國際領袖基金會洛杉磯分會主席陳小鳴表示,孩子成長過程中,家庭教養是關鍵,父母是不可被取代的。家長和老師需關懷而非使用權威,了解而非強制,建立良好溝通管道,預防勝於治療,培養正確價值觀。
  
奧克拉荷馬州聯邦大廈爆炸案的兇手,智商有126 卻奪走168 條人命;日本一年青人殺死了兩女生卻仍深陷在電玩世界中,不自覺已犯下殺人重罪;臥軌自殺等等社會事件,令人觸目驚心,年輕人理應享受青春之時,卻發生種種事端,令人扼腕。
  
陳小鳴表示,成績好,學歷高,不見得就有健康的人格,不見得就了解做人處事的道理,在他們成長過程中,原生家庭影響大。父母是成就孩子的推手,家保持了傳統的道德價值觀,父母、老師和社會風氣在品格教導上有責任。

青少年不知社會資源 父母要主動關察需要
  
父母和教育者,多花一些時間心思,多觀察,多關心,以形成良好暢通的溝通管道。青少年常不知道有何種管道或社會資源來解決他們的問題,亦不會主動說出,因此師長父母多點關懷,多點觀察,成為他們的支柱。不要預設何種觀念的和青少年交談,聽到他們真正的心聲,以免孩子遇到問題求助無門走向極端。
  
當從小家庭裡就建立起暢通的溝通管道時,由於相互信任,尊重孩子的發言,即使孩子長大,仍願意和父母分享他們的快樂煩惱,他們的生活點滴。

頂尖學生不表示身心有均衡發展
  
陳小鳴分析,頂尖學生並不表示身心均衡發展,成功不是只體現在學問、工作,情緒管理不好亦枉然。至聖先師孔子制禮作樂,傳統禮教規範著人類社會,至今仍是大家依從的教育基礎。但由於時代的變遷,現代孩子生活方式的改變,因而,要想辦法以現代手法包裝,讓他們不存排斥而能接受,受教於無形。
  
科技發達,很多家庭早早給孩子買電玩、IPAD,致使,孩子沉迷小銀幕,沉迷虛擬世界,不知道真實世界,不知道如何與人相處,甚至殺了人還不自覺犯了重罪。陳小鳴表示,不論科技多進步,人仍要生活在真實社會。因此,應給予孩子應有的規範,從小立下規距和習慣,才能自我管理。
關心小留學生
  
面對在美日漸增多的小留學生,陳小鳴表示,新移民來到美國,面臨文化、語言、生活方式等等的差異,造成一定範圍不可避免的衝擊。對年輕的留學生,若情況允許,父母最好能陪伴他們直到上了大學,有獨立判斷是非能力。不要認為給了孩子房子、錢,隨他們愛怎麼樣。殊不知,在沒人管教下,接觸到不良分 子,做了不好之事,斷送一生,這是最令人擔憂的。
  
每人只一生,不要做出後悔之事,陳小鳴希望父母對孩子的關心及早開始,預防勝於治療,不要到孩子大了,做出傷害自己與父母的事。◇

相關新聞
AT&T捐贈2萬美元 助亞裔青少年中心項目
【一簞食】電飯鍋肉丸
美國大選後房市現反彈 購房需求指數上升
禁止大型養殖場的提案被加州索諾瑪縣拒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