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升級中共不擔責 地煉企業稱被逼上絕路

人氣 3
標籤: ,

【大紀元2013年10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日前,中共發改委發佈了油品質量升級價格政策。中共政府不承擔責任,而民眾則將承擔7成升級成本。升級煉化裝置需要幾十億元,得到政府財政補貼的「兩桶油」成最大贏家,但無資金升級裝置、無政策扶持的地方煉油企業表示因此被逼上絕路。

大陸油品升級政府不擔責任

日前,中共發改委發佈了油品質量升級價格政策。用中共國家發改委官員所講的通俗一點的話來講,油品升級的成本中,是消費者承擔七成左右,煉廠則承擔三成左右。中共國家發改委對此解釋,消費者多承擔是基於「多用油者多承擔」的原則。

這樣的最終結果顯然不符合民眾的預期。因為在此前中共環保部專家曾經建議,油品升級的新增成本,最佳方案是由煉廠承擔1/3、政府財政承擔1/3、社會承擔1/3。這一建議基本與國際接軌。而最終是社會承擔了三分之二還多,中共政府徹底不用承擔。

同時技術水平、資金實力和政策獲取相比石油央企處於下風的大批地方煉油企業,則處境尷尬,部份企業甚至是剛剛具備國三柴油的生產能力,已再無能力進行新的升級改造。

無政策扶持地煉企業稱被逼上絕路

有地煉企業負責人表示,油品質量升級這道門檻已經將地煉企業逼上了絕路,工廠要達到國IV的油品質量,在脫硫、加氫的配套改造裝置上花費至少要幾十億元,假若沒有特殊政策扶持,只能停產。

在卓創資訊分析師秦文平看來,在油品升級壓力下,未來地煉兩極分化會越來越明顯,對於年生產量200萬噸的小型煉廠,大部份是沒有能力進行設備升級的,在油品升級的過渡期內,他們大多懷著僥倖心理等待觀望,實在沒有辦法,就只能被吞併。

制約地煉企業升級的主要原因是資金。成品油分析師李宏表示,油品升級主要是加氫和脫硫裝置改造換代,如果上馬一套5萬噸脫硫裝置,需要2,000萬元,還不算其他費用;如果是單獨加氫裝置,大概要4,000萬元;而一套30萬~50萬噸制氫加氫裝置,成本則在7,000萬元以上。如果是150萬噸/年的脫硫裝置,成本更是高達2億-3億元人民幣。

在一個月的油品置換期之內,用於企業「消化」庫存國Ⅲ汽油。置換期過後,中共各級政府將會同有關部門開展監督檢查工作,對產品質量不達標的油品,追查相應企業的責任,不符合國IV標準的汽油一律不得進入市場銷售。對於地煉企業來說,想在一個多月時間內完成改造升級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不僅是升級成本難以消化,油源問題也是長期困擾地煉企業發展的一大難題。沒有原油採購配額,用於提煉的油基本上都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剩餘的邊角料,要進行油品升級困難巨大,這對地煉企業來說幾乎就是「絕境」。

「兩桶油」成為最大贏家

目前對於地煉企業油品質量升級沒有任何扶持補貼政策,巨額資金需要企業自籌,這對於所有地煉企業來說都是一道邁不過去的坎。與地煉企業不同的是,「兩桶油」已經提前開始了油品升級。

油品升級帶來的成本,中石油、中石化並不只靠內部消化,因為它們每年還可以獲得很多國家補貼。數據顯示, 2012年「兩桶油」就拿到總計122億元的政府補助。中石油財務年報顯示,2012年中石油營業外收入總計為115.78億元,其中政府補助為94.06億元。

長江證券分析師張月鳳認為,油品升級過程中設備、資金、技術的優勢,再一次鞏固了「兩桶油」在中國的壟斷地位及其產品定價話語權,這將使油價上漲轉化為其自身利好的刺激。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黨媒暗示蔣潔敏「帶案上任」國資委主任
外媒稱前中石油董事長蔣潔敏被調國資委失權 中紀委調查
中國央企喊虧損 兩桶油連三年獲補貼
「兩桶油」越虧越出口 或為拿政府補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