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住過三代同堂的房子,連我自己的小孩在內,見證過五個小孩的成長過程,所以很清楚每個孩子讀書的方法、遊戲的方法都多少有所不同;有一定在自己房間唸書的小孩,也有進了自己房間後絕不會馬上唸書的小孩。冬季來時,有的小孩躲在閣樓內的電暖桌裡頭滾來滾去,但也有的泡在奶奶的房間看漫畫。每個小孩都會去找自己覺得舒適喜歡的地方,再將那個地方當成自己的生活領域。
小孩不斷地成長,生活型態也每年都在變化,因此喜歡的活動領域也隨之變化,最後離家外出。然而大人的生活領域就不會在家裡換來換去,也不會被認為哪一天就會搬出去,所以讓自己的生活領域固定在一個地方也不壞。
工作相關的物品常會無上限的不斷增加囤積。如果是與自己興趣相關的東西,搞不好還會比工作用的東西要來得多,最後整個地方都被占據也說不定。東西越積越多,要像游牧民族一樣把所有東西帶著遷移就會很困難,這種情況下自然會想找個地方作為自己的生活主領域。這樣的地方放在家中的某個角落,能使人更沉浸於居家生活中。
如果這個地方是在家裡全天工作用的,就應該是個人專屬的空間。為了能兼顧家事與工作,有些人會設置在廚房旁邊。如果只是放自己用的一些瑣碎物品,或是用來寫些東西的地方,那在臥室的一角也就夠了。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工作與興趣,應好好考量如何安排自己的專屬領域,一旦有了這樣的地方,生活就可以很有情趣。
走廊也可以是工作場所
在有限的空間下,想要有效使用起居空間,自然就會把走廊拿掉,起居空間就兼作移動用的空間。
但如果是私密性高的空間,移動用的功能就會削弱。就像是臥室或小孩房通常就設在邊間、動線的盡頭。
因此若把自己作為工作或興趣使用的空間,設在家人會來來往往的地方,應該也不錯。這樣還能讓人感覺這空間兼具了家人共用的功能,家人溝通的機會自然會變多,同時還可以共享彼此的興趣。而這個地方也就會成為家人交流的園地。
經常通行的場所
這是一棟呈口字形的中庭式住宅,走廊的一部分作為書房區。拉門打開後,在視覺上書房與中庭構成客廳的一部分。盥洗室到玄關的這條內動線,是通到二樓臥房的迂迴動線。
摘自 《理想的隔間圖鑑》 圓神出版社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