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岳飛背涅盡忠報國,楊震惟以清白傳家。
【讀音練習】
岳(yuè) 飛(fēi) 背(bèi) 涅(niè) 盡(jìn) 忠(zhōng) 報(bào) 國(guó) ,楊(yáng) 震(zhèn) 惟(wéi) 以(yǐ) 清(qīng) 白(bái) 傳(chuán) 家(jiā) 。
【字詞義解釋】
岳飛(1)背涅(2)盡忠報國,楊震(3)惟(4)以清白傳家。
(1) 岳飛:字鵬舉,南宋湯陰人,為抗金名將。力主抗金,收復失地。后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誣陷,死於獄中。
(2) 涅:黑色染料,此處作動詞用,染黑。
(3) 楊震:字伯起,東漢弘農華陰人。少好學,博覽群書,時稱「關西夫子」(關西孔子),為官清廉。
(4) 惟:僅、獨。
【譯文參考】
岳飛背上刺有「盡忠報國」四個字,楊震只把清白廉潔的家風傳給後代子孫。
【說故事時間】
精忠報國岳武穆
岳飛,南宋抗金名將。事母至孝,有志節,喜讀左氏春秋及孫吳兵法。年紀輕輕,臂力極強,能拉動三百斤的大弓。二十歲時從軍,屢建戰功。岳母為鼓勵他為國家效力,曾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深入肌膚,提醒岳飛莫忘為國盡忠。
岳飛善於治兵,軍紀嚴明,他所帶領的「岳家軍」是南宋抗金的主力部隊,常讓敵人一見「岳」家軍旗就害怕逃走,當時流傳着:「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可見岳飛的軍隊驍勇善戰,戰鬥力極強,讓金人聞風喪膽。
岳飛率兵抗擊金兵,牛頭山一役大破金兵,收復建康,宋高宗褒以「精忠岳飛」的錦旗。自此轉戰大江南北,多次建功,紹興三年攻下郢州,四年收復襄陽,進入河南,一直打到黃河邊上。岳家軍軍心大振,請求出師北定中原。惜宋高宗私心自用無心對抗金兵,命令岳飛收兵。
紹興十年,金兵再度大舉南侵,岳飛又奉命出兵抵抗。岳飛和他的兒子岳雲,率領岳家軍在河南的偃城,與金兵決一勝負。金國派出由大將金兀-X 所率領的「鐵塔兵」和「拐子馬」應戰。「鐵塔兵」是人馬皆披上鐵盔鐵甲,號稱刀槍不入,就像鐵塔一樣;「拐子馬」是三匹馬相連在一起,鞭子一揮三馬齊奔; 兩者都是金兀-X引以為傲的勁旅。但岳飛絲毫不懼怕,以鉤鐮槍手破鐵塔兵,以刀斧手破拐子馬,打得金兵落荒而逃,贏得「偃城大捷」。
偃城大捷,岳飛以千餘步卒,打敗金國的一萬五千精兵,聲勢如日中天,岳飛決定乘勝追擊,會合太行山和大河南北的忠義豪傑,進軍朱仙鎮,一戰 成功,金兵潰不成軍。朱仙鎮離汴京僅四十五里,所以此次大捷后,氣勢如虹的宋軍不但能收復汴京,還能直搗金國的老巢黃龍府。但因賣國賊秦檜主張議和,便上 奏章誣告岳飛,在高宗的授意下,連下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飛、岳雲父子。岳氏父子回到臨安后隨即被捕下獄,遭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 十九日,三十九歲的岳飛冤死獄中。
岳飛忠義千古長傳,其所留下的典範,千秋萬世,永遠受人崇敬。
「夜畏四知」的楊震
楊震,字伯起,東漢弘農華陰人。少即勤奮好學,博覽群書,當時的儒者對他極為推崇,稱他「關西夫子」(關西孔子)。楊震未出仕前,靠着教書所得的微 薄收入奉養母親維持生計,從不接受他人的饋贈,當時的人都很敬重他的為人。楊震一直到五十歲才在朋友的勸說下出來作官,為官以清廉著稱。
有一年,楊震調任山東東萊太守,赴任時路經昌邑縣,昌邑縣令王密因楊震的保舉成為縣令,當晚趁着夜色,懷裡揣着十斤黃金準備送給楊震,一方 面答謝楊震的提拔之恩,另一方面請求以後多多栽培。楊震知道王密的來意,堅持不肯接受。王密告訴楊震:「我趁着夜晚來,無人知曉,請大人放心收下吧!」楊 震正色地對王密說:「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能說沒人知道呢?」王密聽了不覺面紅耳赤,十分慚愧,帶着黃金回家去了。從此,楊震「夜畏四知」的故事傳 為美談。他的子孫為發揚祖先的美德,在廳堂上懸挂着四知堂的匾額,惕勵後代傳承祖先的清廉家風。
【動動腦、想一想】
◎ 看完岳飛和楊震的故事你有什麼感想?請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
◎ 許多成語和人的品德有關,請舉例說明。
* * *
附錄
岳飛 〈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 ?ち搖?br>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轉載自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