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1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君怡編譯報導)1月22日,美國國會眾議院共和黨成員提出一項最新計劃,允許聯邦政府執行現有的舉債上限到5月18日。目前政府被允許的舉債上限是16.4萬億美元。這一計劃為奧巴馬政府與美國國會就未來的政府舉債上限的談判爭取了更多時間,也避免了美國在短期內陷入債務危機及其可能帶來的經濟危機。
據《華郵》報導,共和黨發佈此消息後,白宮方面很快給予回應,表示對這一計劃「不反對」。此前,奧巴馬總統呼籲國會對政府的借債權給予長期延長,他說這樣做有利於「增強美國經濟的穩定性」。
按照目前的計劃,美國政府的借債上限是16.4萬億美元,這個數字在5月18日前,保持不變。這之前,美國財政部還可以繼續通過借款來支付政府的各項開支、社會安全福利的費用、軍方人員的工資、美國債務持有國的利息和履行其他債務。
如果沒有這項新計劃,美國財政部預計他們在三月初就將入不敷出,無法支付政府的各項賬單。這也可能造成美國政府第一次出現政府違約(government default),進而帶來新一輪經濟衰退,損害美國的信用等級,還可能震動世界金融市場。
美國債務危機
2011年美國債務上限危機涵指美國國會就美國債務上限(debt ceiling)提升的一場激烈爭辯。這場爭議由民主和共和兩黨把持,兩黨在應否加稅、削減開支、提高債務上限問題上存在尖銳矛盾。由於事件可能導致美國聯邦政府產生主權違約,多項公共服務亦有可能因缺乏營運資金而受到影響,令美國經濟進一步受到打擊,因此被廣泛視為經濟危機。除了美國關注此危機以外,所有持有大量美元的國家亦關注其在此危機中可能的損失。
在激辯當中,共和黨近乎一致反對加稅,認為解決赤字問題只能透過大刀闊斧削減開支,但大部份民主黨員認為必須加稅。兩黨亦就美國憲法應否修定聯邦政府開支上限、平衡預算案等議題上爭持不下。 共和黨主導的美國眾議院在當年8月1日以269票對161票通過議案調高舉債上限及減少赤字,未來10年將減少赤字2.5萬億美元,而且提高政府的舉債上限至少2.1萬億美元,議案中沒有民主黨要求的加稅和平衡預算。民主黨主導的美國參議院在2日以74票對26票通過議案,奧巴馬總統簽署議案,結束債務上限危機。
債務危機歷史追溯
美國政府替收支帳目制定預算案,一旦出現入不敷出,財政部會經國會授權舉債,填補赤字。在美國立國近兩百年中,國會每年都要商議和授權財政部舉債,但1917年後因應美國介入第一次世界大戰,國會制定出一套「債務上限」框架。在該架構下,只要美國債務不超過債務上限,財政部有權自行舉債。一旦債務上限不敷應用,須由國會通過特別法令提高上限,再由總統簽字確認。
美國公債的歷史追溯到它的建國。美國獨立戰爭結束後,首個財政收支報告(1791年1月1日)已列出$75,463,476.52美元債務。而自1962年起,美國債務上限已提升了74次,其中18次是在雷根任內進行,8次是在克林頓任內,7次在喬治布什任內,而迄至2011年債務危機前,奧巴馬任內亦已提升上限達3次。截至2011年5月,美國40%政府開支均由借貸支撐。2011年債務危機發生時,美國財政部形容,要是債務上限不能提升,聯邦政府將要劇減40%開支,影響政府日常運作,屆時財政部將要決定如何運用手上有限的資金,美國債權國亦深恐美國到時不會支付美國國債的利息。由於過去美國債券被不同財經機構視為零風險的投資,美國一旦違約,其國債評級將會迅速調低,重組金融機構的投資組合。財政部指「要是未能提升債務上限,將導致政府違約,這是美國歷史上史無前例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