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1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貴遠編譯報導)去年9月,21歲的蔡陽(音譯)因在西安反日示威遊行中用自行車鎖毆打開豐田車的同胞而被逮捕,他的母親楊水蘭(音譯)為他的行為辯解道:「學校的教育一直灌輸這樣的理念:日本人壞,如果你打開電視,大部分節目是關於抗日戰爭的,我們怎麼可能不恨日本人呢?」
除了50歲的受害者是中國人而不是日本人這一事實外,楊女士的話是有根據的。
《金融時報》,在經歷了1989年的天安門大屠殺和蘇聯解體後,中共領導人認為共產黨需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因此,他們發動了新一輪「愛國教育」運動,一直持續到今天。
他們對歷史選擇性地解讀,強調外國侵略者的殘暴,淡化和忽視中共領導人的暴行或所犯的錯誤,旨在培養中國年輕人的民族主義、反西方意識和受害者心態,從而為中共的執政合法性做註解。
這項運動取代了階級鬥爭的說教,最終中共把中國人的鬥爭注意力轉向外國人,使中國從一個光榮的勝利者變成了一個軟弱可欺的受害者。
中國和其鄰國之間上升的緊張關係中,一個最令人費解的和不安的問題是世界如何看待中國和中國人如何看待自己這二者之間的脫節。
世界上,中國看起來像一個可怕的龐然大物,以欺負小國為樂;而在很多中國人的心目中,他們的國家仍然是一個窮、弱和受欺負的國家,自己本來是個受氣包,怎麼可能去欺負別人?
中國的年輕一代也常被教育說中國一直是個愛好和平的國家,從來沒有搞過擴張。這個說法是對中共近代史的嚴重扭曲,例如,1979年中共便與越南發生邊界戰爭。
20多年的愛國主義教育成果可以從中國對其鄰國的外交政策的迅速轉變上看出來。
長久以來,中共實行的政策目的是使周邊國家圍著它轉,但經過一連串幾乎與每一個重要的區域合作夥伴的領土爭端,北京現在可以稱得上盟友的只有兩個,即巴基斯坦和朝鮮,而這兩個國家都不太正常。
最嚴重的地區爭端是與日本。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粗暴地侵略了中國。因為擔心中共報復攻擊,日本偏右翼的政府在剛剛過去的選舉中獲得壓倒性勝利而上台執政。
就在1年前,如果有人認為中共和日本之間可能爆發戰爭,那人會被認為腦筋不正常。
但是現在,西方外交官,甚至一些中共當局的高級顧問都在擔心,如果中共的船舶或飛機在東中國海有爭議的島嶼周圍與日本船隻碰撞,就有可能爆發衝突。
中共官員和普通公民之間有關戰爭的談論,其廣泛性令人吃驚。一種佔上風的論調是,北京能從「有限戰爭」中獲益,這既能體現中國的意志又能提高國內對習近平新政府支持率。
雖然現在為數很少,這種觀點的支持者強調美國是一個「紙老虎」,已被其在中東的冒險和金融危機大大削弱。他們認為如果北京能夠迅速從日本奪取一些無人居住的島嶼,華盛頓將不會插手。
其他更冷靜的中國戰略家卻不以為然,他們認為華盛頓將被迫在東中國海立下規矩,向該地區的所有盟友顯示其願意並且能夠力挺他們。
現在提起戰爭,對於老將軍和像蔡陽這樣被民族主義和國恥教育培養長大的年輕人來說仍然是虛無縹緲的東西。
外部世界無法改變中國的教育體系或根深蒂固的世界觀,但是,最起碼,外國領導人應該了解中共領導人的心態。
(責任編輯:張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