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遇刺受傷」 胡習同盟或將增強

人氣 1663

【大紀元2012年09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郭惠綜合報導)日前媒體和網絡盛傳習近平「遇刺受傷」,並且習近平取消了9月5日與美國國務卿希拉里的中美高峰會晤及當天所有的外事活動,美國媒體說是習因「背後受傷」而取消。

此後,路透社於7日消息指,中共儲君習近平在過去的六個星期當中與政治改革倡導者胡德平舉行了私人會談,並表示中國現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時習強調,他不是薄熙來的盟友,薄的問題將按照「黨紀國法」進行處理。

早在中共「十七大」確立習近平為接班人時,胡德平就曾勸說胡錦濤與習近平聯手對付政敵。今年,在處理薄熙來事件上,習近平與胡錦濤首次正式聯手,將薄熙來拿下。目前,在習近平被傳「背部受傷」與曾慶紅、周永康有關的敏感時期,又報出習近平政改的消息,外界普遍認為這將是胡習進一步聯手,增強政治同盟的信號。

習:中國累積的問題史無前例 有意政改

據報,習近平與胡德平的講話中,顯示他有意在接班之後,以減稅和其它優惠措施鼓勵私營企業。一名消息人士轉述一份在退休官員中流傳的習近平評論摘要說:「中國累積的問題是史無前例的,我們在維穩的同時也要尋求進步與改變。」

消息人士還引述習的話說:「我們必須高舉改革的旗幟,包括政治制度改革。」但習也表示,人們厭倦空談而不行,所以他避免做出不切實際的承諾。

同時,會談中,習近平還澄清他與薄熙來的關係。有些謠言稱習仍庇護薄熙來,但習告訴胡德平說,他並非薄的盟友。德國之聲曾報導稱,兩個人都主張鑒於薄、谷、王事件對中共政權造成極為惡劣的影響和損失,必須嚴格按照「黨紀國法」處理。

海外評論人士存中劍表示,數週前與胡德平會談的習近平,這位此前一直低調韜晦的紅朝太子第一次明確表明了自己的政治路線與立場。

同時,他認為胡德平此舉,是要在當前的混亂中為習太子樹起政治改革的大旗,完全與曾慶紅的血債幫、薄熙來的極左派劃清界限,以免這些笑面虎利用習近平的傷勢分化太子黨,竊取習近平的政治資產,甚至掀起腥風血雨的權力鬥爭。

傳習近平遭暗殺 或與曾慶紅、周永康有關

習近平被「暗殺」的消息傳出後,江派在海外的媒體和特務近日紛紛放料,稱暗殺行動不可能是周永康、曾慶紅所為,與薄熙來無關,同時故意將胡錦濤擺上台,一時間挑撥胡與習不和的謠言四起。

分析人士指,從江派特務網絡上故意釋放的大量要胡錦濤「裸退」的謠言和江派媒體急不可待的將暗殺行動推向胡錦濤的做法來看,若真發生了暗殺,那一定與曾慶紅、周永康有關。

存中劍分析說,在周永康、薄熙來試圖發動政變推翻習近平的陰謀因王立軍叛逃事件而曝光之後,不僅這個在鎮壓法輪功上欠有血債、暗中選定的接班人薄熙來被廢,就連周永康苦心經營的根據地政法委也將面臨在十八大後被降格的局面。無論是誰,要啟動中國的政治改革,六·四和法輪功都是繞不過去的血債,而江澤民血債幫都有份。

由於周永康參與政變的把柄在人家手裡,北戴河會議上血債幫根本無力做有效抵抗,原先手中的兩大王牌政法委與宣傳口被踢出常委已成定局。以曾慶紅和周永康這些人的陰險狠毒,怎麼可能束手就擒,甘心按照對手的節拍一步步被剪除羽翼,最後被送上法庭呢?他們做困獸之鬥是意料之中的事。

《大紀元》曾報導,早在中共「十七大」確立習近平為接班人時,胡德平就曾勸說胡錦濤與習近平聯手對付政敵。今年,在處理薄熙來事件上,習近平與胡錦濤首次正式聯手,將薄熙來拿下。

基於上述原因,外界分析人士認為這將會促使習、胡進一步聯手,增強政治同盟。

習作為胡、溫的「師弟」得到善待

習近平與胡德平的見面,再一次引起外界對習、胡兩家世交的關注。

胡德平是已故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的長子,現任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近年來被看成是「大力推動改革」的發言者。

據系,胡德平與習近平兩家關係非同一般。《文史參考》4月號曾刊文《胡耀邦習仲勛在歷史轉折關頭患難相助》稱,胡耀邦和習仲勛在長期的工作中結成友誼。胡耀邦積極支持習仲勛開展工作,習仲勛也在胡耀邦面臨危機時挺身而出,大聲疾呼,胡耀邦和習仲勛的友誼堪稱典範。

習仲勛因堅決支持胡耀邦的全面改革路線,抵制了幾次「左派」的反撲,顯示人性,頗得人們的好評。

前中共總書記胡耀邦之助手、中國著名自由知識分子、異見人士林牧在2002年《習仲勛披露胡耀邦下台前後政治內幕》一文說,在胡耀邦被拉下台時,習仲勛曾痛斥「逼宮」。

大紀元早前也曾披露:胡錦濤、溫家寶都是胡耀邦起初提拔的,受惠於胡耀邦,自然對於習仲勛也非常親近、尊重。習仲勛也自然屬於胡錦濤、溫家寶的導師之一。因此作為胡錦濤、溫家寶「師弟」的習近平自然會得到胡、溫的善待。

(責任編輯:姜斌)

相關新聞
梁振英突取消APEC及習「背傷」 疑雲籠罩香港
再添詭異!「傷背」後習近平又被傳會見丹麥首相
【周曉輝】:從習近平取消重要會晤引發的猜測說起
拋棄高官厚祿 王立軍出逃謎中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