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9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貴遠編譯報導)隨著北極海冰以創紀錄的速度融化,全球各大超級強權無不處心積慮想爭奪在格陵蘭島首都努克(Nuuk)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而以前這裡被視為不毛之地。
《紐約時報》報導,這一切皆源於北極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和礦產,拜氣候變化所賜,極地越來越多的通航近路被發現,這些寶藏初現唾手可得的曙光。專家們說,今年中共已成為爭奪這些冰天雪地寶藏的強而有力競爭者,這引起了西方列強的警覺。
美國、俄羅斯和歐盟的幾個國家在北極擁有領土,而中共卻沒有,因此它調動其財力和外交影響力,也要在該地區插一腳。
澳大利亞悉尼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東亞項目主任雅各布森(Linda Jakobson)說:「在過去的兩年,北極地區在中共的外交議事日程中的地位迅速提升」,中國正在謀求「他們如何能參與進來」。
8月份,中共首次派出船隻穿越北極抵達歐洲,積極遊說,迫切希望獲得北極理事會常任觀察員的席位,北極理事會是8個北極國家組成的政府間論壇,其宗旨是保護北極地區的環境,促進該地區在經濟、社會和福利方面的持續發展。用中共國家海洋局的話說,加入的理由是中國也是一個「靠近北極的國家」,而且北極的「財富是全人類的遺產」。
為爭取加入北極理事會加分和改善與北極國家的關係,今年夏天中共的部長們訪問了丹麥、瑞典和冰島,送了一些利潤豐厚的貿易協議的大禮。高級別外交官們還參觀了格陵蘭島,商討提供中國勞工參與當地建設,中國公司正在此地投資採礦業。
中共對人煙稀少的格陵蘭島示好的前戲,一直是西方國家特別擔心的,格陵蘭有自治政府,是在丹麥王國名義下一個有著特殊地位的國家,因為其冰蓋的融化萎縮,露出了令人垂涎的礦藏,如稀土金屬這個手機和軍事制導系統等新技術至關重要的原料。6月份,歐盟副主席塔加尼(Antonio Tajani)急忙趕到格陵蘭島,以提出數億的開發援助為籌碼,要求格陵蘭島確保不給中國開採其稀土金屬的專屬權,他調侃其格陵蘭之行為「礦產原材料外交」。
格陵蘭島靠近北美,是美國空軍最北端基地圖勒(Thule)的所在地。在上個月的一次會議上,美國管理和資源副國務卿奈茲(Thomas R. Nides)說,北極地區正在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一個新的前沿陣地」。
在過去18個月,美國國務卿克林頓和韓國總統李明博首訪此地,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José Manuel Barroso)也在布魯塞爾招待了到訪的格陵蘭島政府總理克雷斯特(Kuupik Kleist)。
格陵蘭島自治政府副總理佛雷德利克森(Jens B. Frederiksen)在其簡陋的辦公室中說:「與幾年前相比,他們對我們的態度大相徑庭,禮下於人,必有所求。」
隨著該地區的變暖,中共在北極地區的運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他非北極國家對該地區的企圖。在過去3年,歐盟、日本和韓國也都曾申請成為北極理事會常任觀察員,雖然沒有投票權,能表達意見也好。
北極理事會過去毫不起眼,著重於監控北極動物種群之類的問題,現在有了更多的實質性工作,如制定未來港口收費標準,以及主持石油洩漏補救措施的協商。北極理事會現任主席、來自瑞典的林德(Gustaf Lind)說:「我們已經從論壇轉變為決策機構。」
任職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同時也是北極研究員的雅各布森博士(Dr. Jakobson)說,中共認為「加入北極理事會勢在必行,這樣就不會在有關礦物質和航運的政策制定時被排除在外。」中國的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出口,與走蘇伊士運河相比,亞歐之間來往走極地航線所需時間短、路程近,而且省錢。
到目前為止,北極資源的實際開發微不足道。雖然已勘探出100多個礦址,格陵蘭島只有一個礦處於開採中。在這裡,以及阿拉斯加、加拿大和挪威,石油和天然氣公司仍處於廣泛勘探階段,但專家估計,在北極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20%多。在許多地方,溫暖的天氣已經使可以工作的季節的工期延長了1個月,使採礦更加便利。
今年夏天曾發生過97%的格陵蘭島的大冰蓋表面融化。以目前的速度,科學家們說,北極海域夏天可能無冰的景觀將在10年內出現。
丹麥奧胡斯大學(Aarhus University)主持格陵蘭島生態系統監測項目的拉希(Morten Rasch)博士說:「事情發生的速度遠遠超過所有科學模型的預測結果。」
對北極的所有權是由《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f the Law of the Sea)確認,按照該公約,北極國家擁有從陸地海岸延伸200海浬的專屬經濟區,至於海底資源,只要在其大陸架上,則延伸更遠。北冰洋的北部遠處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環境惡劣。在這個從來不關心確切邊界的地方,幾個主要國家,如加拿大和丹麥,美國和加拿大開始對邊界錙銖必較。
美國在這場爭奪中受挫,因為參議院拒絕批准《海洋法公約》,雖然布什和奧巴馬政府大力支持。這意味著美國一直不能夠正式標出其水下邊界。副國務卿奈茲(Nides)說:「我們落在了後面。」
但專家說,邊界爭端可能會迅速通過談判解決,不耽誤人們的發財大計。斯德哥爾摩研究所的研究員貝格(Kristofer Bergh)說:「領土可供爭奪的餘地幾乎沒有,因為大部分的資源都在已瓜分完畢的地方。」
即便如此,北極地區各國和北約在該地區集聚軍力以作防範。中共別無選擇,只能採取在非洲和拉丁美洲行之有效的策略擴大影響力:進行投資和聯合當地公司,以及資助慈善事業來贏得當地好感。現在,中國的科學家已成為跨國公司北極研究的支柱,其破冰船已被聯合探險隊採用。
一些中國公司,其中有的與政府密切相關,在整個北極地區大力投資。在加拿大,中國企業已經獲得兩大石油公司的股份,從而使其能夠染指北極鑽探。6月訪問冰島期間,中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簽署了一系列經濟協議,涉及的領域包括諸如地熱能和自由貿易。
位於哥本哈根的柏榮律師事務所(Bech Bruun)中國業務部主管邁斯林(Soren Meisling)說,在格陵蘭島,中國大型企業正在注資開發一些小型勘探公司正在開發的寶石礦和其他礦。例如,一家英國公司正在努克附近開發一個大型鐵礦山,其部分資金由中國鋼鐵製造商提供。
中國礦業公司善於在具有挑戰性的環境中工作,甚至提出在冰融化到足以水運前,在格陵蘭島遙遠北方的冰面上建設供大型噴氣式飛機起降的跑道以運送礦產。
柏榮律師事務所中國項目律師蘇晶晶說:「北極地區開始具有競爭意味,他們認為可以捷足先登。」
這些運作有明確的政治支持。去年11月,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中國迎接了格陵蘭島的工業和礦產資源部部長,幾個月後,中共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前往格陵蘭島簽署合作協議。
西方分析人士擔心,中共可能利用它的財富施加影響力,特別是對陵蘭島和冰島等一些缺錢的國家。
中共官員對他們的動機進行了冠冕堂皇的偽裝,中共喉舌新華社今年稱:「中國的這些行動旨在定期進行環境調查和投資,沒有任何資源掠奪和戰略控制企圖。」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政治與法律專業教授拜爾斯(Michael Byers)說,儘管我對中國在世界的其他地區的外交政策心存疑慮,我認為中國人不可能在北約成員國所在的地方違規操作,他們只是想賺錢。
北極理事會定於明年2月確認授予常任觀察員地位的國家,這需要全體成員一致投票通過。目前,冰島、丹麥和瑞典公開支持中國,美國國務院不予置評。
(責任編輯:張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