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舒立:堅持做新聞啄木鳥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9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真香港報導)有「中國最危險女人」之稱的財新傳媒聯合創始人胡舒立,昨日應中文大學邀請,來香港演講。席間,她暢談財經震撼性報道背後的故事,而堅持的動力就在於做一頭「新聞啄木鳥」,慢慢擴大新聞空間。

胡舒立今次應中大博群大講堂邀請,演講2個小時,分享她30年來在新聞界對真相的探索和追求。 她一如以往的低調,演講沒有特別宣傳,也謝絕電視媒體採訪,只讓文字記者和攝影師拍攝畫面,令不少聞訊而來的本地傳媒有些失望。不過,在場還是吸引不少重量級人士,包括中大院長沈祖堯,還有多位著名教授。

胡舒立於1998年創辦《財經》雜誌,並擔任主編11年。期間,她與採訪團隊屢屢揭露財金黑幕,包括《銀廣夏陷阱》、《基金黑幕》、《誰的魯能》、《SARS調查》等爆炸性、高水準調查式報道。這次她帶來了幾個故事,包括《銀廣夏陷阱》、《基金黑幕》以及財新傳媒旗下刊物新世紀《邵氏孤兒》的獨家調查報告是怎麼煉成的。

曝光中國基金界龐大黑幕

《基金黑幕》是中國證券市場10年來第一份對機構交易行為有確切敍述的報告,跟蹤1999年8月9日至2000年4月28日期間,國內10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22家證券投資基金在上海證券市場上大宗股票交易記錄,客觀詳盡地分析了它們的操作行為——大量違規、違法操作的事實昭然其中。

胡舒立說,這篇調查報告,揭露出「22家基金並不是市場穩定的主要力量,而且有大量違法行為。」許多腐敗的現象,比如在桑拿浴間裏頭接贓,他們甚至行內有術語叫「桑拿間」,就是部份基金人士進入桑拿室,「坦誠相見,在毛巾底下開價。」

文章刊出後,在政監會領導下,22家基金公司在北京開會兩天,然後其中10家聯合在《中國證券報》等三大報上發表了嚴正聲明,「互相擔保沒有這樣的行為」, 對《財經》雜誌施加了很大的壓力。有金融高層甚至打電話批評她,「你批評具體公司可以,但你怎麼批評一個行業?」

胡舒立絲毫沒有退卻,發表了《批評權、知情權和新基金使命》一文予以反駁,她說,在小道理和大道理之中,要遵循大道理,她嚴正指出:媒體的批評權、公眾的知情權,遠遠大於利益集體自賦的或他賦的歷史使命。後來總理朱鎔基作了批示,並之後出台了一份更詳細調查報告。

《銀廣夏陷阱》刊登於2001年8月號,揭露中國股市近年來的高成長績——銀廣夏獲得「暴利」的萃取產品出口,純屬子虛烏有。調查記者凌華薇花了一年多時間完成這份調查報告,但因為所屬期刊拒絕她繼續調查,就帶著這個調查報告跳槽到《財經》雜誌,終於令這個真相曝光。

頂住壓力 繼續敢言

因為遭受巨大壓力,胡舒立09年帶著團隊辭職離開經營了10年的《財經》,創辦了財新傳媒,營造更大的平台,而且繼續敢言風格,比如最近出的《邵氏孤兒》激起了滔天巨浪,披露計劃生育委員會的幹部,將無錢交超生罰款家庭的孩子,強行從大人手中搶走,並賜以邵姓,以轉賣給外國的收養人,從中謀取利益。

常有人問胡舒立,在中國錯綜複雜的權錢關係網與新聞監控限制下,《財經》如何堅守專業操守、發揮新聞工作的監察作用?她的回應很簡單:讓事實說話。

眾多稱號,胡舒立寧願以「啄木鳥」自居,她形容《財經》雜誌是一頭啄木鳥,慢慢擴大新聞空間。胡舒立說過,記者的天性,就是探索和報道真相。然而,探索之路險阻重重;在中國,「真相」在非常時刻,會成為微博的「敏感詞」,啄木鳥要掀出樹幹裏的害蟲,它們自然會群起反擊。◇

相關新聞
《財經》雜誌胡舒立「接班人」撲朔迷離
《財經》雜誌主編胡舒立辭職獲證實
《財經》主編胡舒立辭職引起各方關注
【熱點互動】《財經》雜誌命懸一「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