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裔多代同堂大溫哥華家庭趨於回歸傳統

人氣 5

【大紀元2012年09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怡然溫哥華報導)2011年人口普查顯示,在大溫哥華亞洲移民居住集中的城市,如素裡市,以及在華人人口佔多的溫哥華、本拿比及列治文,多人口家庭數量劇增。其中多為來自中國、印度等國家的新移民,這些移民多比本土人更注重家庭親情,多為幾代同堂居住。

新移民在加拿大難找到合適工作,除了語言、加拿大工作經驗等障礙外,要照顧孩子也是一個原因。因為這些多是比較年輕的技術移民,孩子小要照顧,自己還要去接受培訓及找工作,他們認為有老人幫助很重要。

張先生登陸加拿大兩年後就開始三代同堂,父母來加拿大探親,負責照顧孫女,使他們夫妻能安心去工作及學習。

雖然退了休的父母可能不一定很喜歡加拿大的寒冷天氣,但他們堅持下來了。張先生說:「有他們的幫助,我們很快就有了穩定的工作,並買了房子。」

他說,他父親其實沒甚麼事做,有點無聊,幾年下來把圖書館裡的那些在中國看不到的中文書都看了一遍。「我們很感謝他們的付出。」

多代同堂注重大家庭親情

雖然收入不菲的女兒及其男朋友也一起住在家中,但是溫哥華的馬太太並不擔心28歲的女兒成為啃老族,她反倒覺得能夠在加拿大維持這種多代同堂的家庭模式挺好,讓大家庭關係更親密。他們夫婦在聖誕節時收到女兒親手製作的一個畫冊,其中收集了大家庭20年來的歷程,讓幾位老人當時感動不已。

馬太太的父母同他們家庭在一起生活了20多年,她覺得孩子從小同老人一起生活,一方面可以得到老人的關愛,一方面馬太太夫婦也在身體力行的教導子女如何照顧老人。她相信這是多代同堂生活方式的一個優勢。現在子女們養成了這種尊敬老人的習慣,不用刻意去要求他們,他們很自然的就願意留在家中陪伴馬太太夫婦。

馬太太說,自己年輕時孩子小、老人小毛病不斷,生活煞是辛苦。現在孩子們長大了,也都事業有成,身為50多歲的父母,反而擔心子女搬出去後留下幾個孤老生活在一棟大房子裡顯得更孤單。

她認為,在子女正值20多歲的黃金期,父母可以適當給予一定的幫助,協助子女的事業發展更快。

馬太太女兒大學畢業後已有一份不錯收入,她女兒表示,在父母家中生活後,不僅可將省下的生活費投入到進一步的學習課程中,還可起到陪伴父母的作用。同時她的男朋友在搬進父母房子時,也很正規的簽訂了租約。

馬太太表示,現在父母思維也較為開明,在同成年子女相處的過程中,她感到同子女以朋友相待才能融洽相處。而她除言傳身教外,也非常注重對子女在中國文化上的培養。

相關新聞
廣州大學生頭鑽狗窩行為藝術抗議高房價
「夜市仔公主」戲劇關懷新移民寓教於樂
啃老族 加國人數低於全球均值
同濟會贈巡迴車  新移民悅讀母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