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省「四月望雨」講座 懷念鄧雨賢

人氣 109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9月21日訊】澳洲昆士蘭臺灣嘉年華會系列活動「四月望雨」音樂文化講座及臺灣本土音樂作家鄧雨賢文物互動體驗展,於9月15日下午2時,在昆士蘭臺灣中心熱烈舉行。愛好音樂的各界人士一百多人出席。

世界多元文化藝術協會陳秋燕會長在會中致辭(攝影:林珊如/大紀元)

鄧雨賢嫡孫鄧泰超談鄧雨賢先生的創作背景(攝影:林珊如/大紀元)

講座主講者之一曾永義教授(攝影:林珊如/大紀元)

講座主講者之一莊文達教授(攝影:林珊如/大紀元)

施德玉教授以歌謠的定義與發展歷程表達出鄧雨賢創作歌曲的內涵及特色(攝影:林珊如/大紀元)

鄧雨賢音樂文化協會及台灣四位教授曾永義、莊文達、施德玉及黃慧玲,受台灣嘉年華主辦單位昆士蘭台灣商會與世界文化藝術協會邀請,參與布里斯本台灣嘉年華會9月16日至21日的展覽活動,並與嘉賓們進行講座和講演。

國家級曾永義教授,以他深厚的國學基礎,論述台灣的民俗藝術生態;其次鄧雨賢的嫡孫也是鄧雨賢音樂文化協會理事長的鄧泰超先生,侃侃而談鄧雨賢先生的創作背景,並且使用80多年前的古董留聲機,撥放出台灣早期的歌謠,傳統的韻味令觀眾讚嘆不已。

鄧雨賢嫡孫鄧泰超使用80多年前的古董留聲機撥放台灣早期歌謠(攝影:林珊如/大紀元)

80多年前的古董留聲機(攝影:林珊如/大紀元)

鄧雨賢創作背景展(攝影:林珊如/大紀元)

關於台灣歌謠的部份,施德玉教授以聲情並茂並淺顯易懂的詞語,以歌謠的定義與發展歷程表達出鄧雨賢創作歌曲的內涵及特色。師大音樂系莊文達教授專業的敘述台灣歌謠的社會背景與鄧雨賢創作歌曲之曲式特色,讓來賓們對台灣音樂文化有更深刻的認知與瞭解。

當鄧雨賢的<<望春風>>歌謠進一步發展成為器樂曲之際,為台灣音樂注入更多元且豐富的發展。古箏演奏家黃慧玲博士所帶來的古箏曲<<望春風變奏曲>>,精湛的琴藝贏得現場朋友一致的掌聲。

>(攝影:林珊如/大紀元)” title=”黃慧玲博士演奏古箏曲<<望春風變奏曲>>(攝影:林珊如/大紀元)” width=”600″ height=”547″
class=”size-large wp-image-6625755″ /> 黃慧玲博士演奏古箏曲<<望春風變奏曲>>(攝影:林珊如/大紀元)

>為背景音樂,在會中演出了其極高造詣的傳統布袋戲(攝影:林珊如/大紀元)” title=”林銘文先生,以鄧雨賢所著歌謠<<望春風>>為背景音樂,在會中演出了其極高造詣的傳統布袋戲(攝影:林珊如/大紀元)” width=”600″ height=”529″
class=”size-large wp-image-6625764″ /> 林銘文先生,以鄧雨賢所著歌謠<<望春風>>為背景音樂,在會中演出了其極高造詣的傳統布袋戲(攝影:林珊如/大紀元)

>(攝影:林珊如/大紀元)” title=”李永利老師演唱鄧雨賢先生作品<<月夜愁>>(攝影:林珊如/大紀元)” width=”507″ height=”599″
class=”size-large wp-image-6625786″ /> 李永利老師演唱鄧雨賢先生作品<<月夜愁>>(攝影:林珊如/大紀元)

臺灣嘉年華會的另外一位臺灣本土文化貴賓林銘文先生,以鄧雨賢所著歌謠<<望春風>>為背景音樂,在會中演出了其極高造詣的傳統布袋戲。林銘文運用旦角戲偶肢體嫵媚的體態,充分展現”少女情懷”的嬌羞與期待。表演中少女玉手撥弄髮絲的細膩表現,更贏得現場觀眾的青睞。他不僅操偶技藝高超,對愛情傳神的詮釋力更是令人感動!

創意醒獅團團長李永利老師也在會中,以知性、感性與濃濃的台灣情懷高歌一曲鄧雨賢先生作品<<月夜愁>>,為活動帶來了高潮。

臺灣近年來因本土化運動崛起,各地縣市政府文化局相繼探討,並推廣屬於台灣文化的相關活動,其中研究並推廣有關本土音樂文化方面以「鄧雨賢」之相關研究和出版 品佔極重要的比重。如桃園縣文化局於2005年拍攝鄧雨賢紀錄片「四月望雨」,並於客家文化館內設置「鄧雨賢館」;另建置「鄧雨賢數位博物館」收藏相關史 料。又新竹縣文化局於新竹縣芎林鄉設立「鄧雨賢音樂文化公園」並自2004年起連續三年舉辦「鄧雨賢學術研討會」。此外,民間機構也紛紛推出以鄧雨賢為主 題的音樂會、舞臺劇和小說等出版品。由此可見,鄧雨賢在台灣音樂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黃慧玲教授與來賓合影(攝影:林珊如/大紀元)

活動主講貴賓與主辦單位合影(攝影:林珊如/大紀元)

與會來賓合影(攝影:林珊如/大紀元)

相關新聞
桃園好客--鄧雨賢校園音樂晚會
新竹縣紀念鄧雨賢音樂會  免費索票
新竹縣紀念鄧雨賢音樂會今日開幕
秋天聽見鄧雨賢音樂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