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太子黨劉源 政治明星的兩次遭貶 (二)

人氣 567
標籤: ,

【大紀元2012年09月20日訊】(新紀元週刊292期,記者齊先予報導)劉源從河南公社幹部到1988年擔任中國農業大省河南副省長,政績頗受正面評價。

而當外界看好其仕途發展之際,卻突然離開河南,再遭兩次貶官。

劉源陞遷受阻是如官方宣稱劉出現「男女關係」之故?還是另有不予人說的政治因素?

淳樸的民眾感化仇恨之心

不過,劉源並沒有一輩子當狼。中共官方報導說:「在山西農村,劉源體會到中國農民的樸素真誠,他們並不對劉源表示歧視,相反給他保護……『慢慢地,我仇恨一切的冰心開始融化』。」

1975年秋,劉源離開了生活了七年的白坊村。他是最後一個離開那裡的知青。回到北京後,劉源被安排在北京一工廠當普通工人。剛進廠不久,又適逢「四五」天安門事件,劉源自然又成了被清查的重要對象。工人們心照不宣地把他保護起來,彼此的信任與融洽再次溫暖了他的心。

給鄧小平寫信才上了大學

1977年8月21日,劉源從北京長安街沿途的高音喇叭中聽到恢復高考的消息,他仔細看了招生簡章裡面並不涉及家庭出身,於是決定報考,當時他死去八年的父親頭上還壓著「全國最大走資派」的帽子。

不久26歲的劉源接到通知,說他年齡超過25,不讓報名。一氣之下,劉源給鄧小平寫了封信:「小平叔叔,我是劉少奇的兒子劉源。我這幾年從農村又到工廠,聽說您恢復工作抓高考,很高興,大家都很振奮。我想考大學,現在廠子裡不讓考,如果因為我父母的原因、我的出身不讓我考,我很不服氣,何況你這個招生簡章並沒有這麼講。讓我考我考不上,是我自己的事情,誰也不怨……」

信不長,就一頁紙,劉源用鋼筆書寫工整,在信封上寫著「中共中央鄧小平副主席」,然後貼了四分錢郵票,在住家永安裡附近隨便找了一個郵筒投了進去。10餘天後有了結果。據說是鄧小平批示給了當時的北京市委書記吳德。

1978年3月8日,劉源正式進入北京師範學院歷史系就讀,那時,他父親已經去世近10年,母親還被關押在秦城監獄。

北師大競選:中國一定要民主

1978年劉源考上了北京師範大學,他給同學印象最深的是跳舞跳得極好,當時劉源正在同中共元老曾山的女兒、曾慶紅的妹妹談戀愛,她跳舞也跳得好,倆人一出場即令人驚羨。不過劉源在舞場上也很注意不要「脫離群眾」,看到誰在一旁被冷落時,他就主動上去邀請。

1980年11月,北京高校掀起了人大代表競選熱,劉源是北師大第一個貼《競選聲明》的候選人,他稱自己參選動機是「……這十幾年,我與全國人民共同經歷了一場可怕的大災難。我的家中死了四個,六個進監獄。……今天,回顧以往的苦難,我絕不允許讓別人,讓我們的子孫後代再經歷這樣的痛苦!我必須站起來為人民說話。為了避免災難重演,就必須剷除產生封建法西斯的土壤,實現民主,不管有多難,路有多長,我們必須從現在起就去爭取民主。」

因為他充滿感情地回憶了作為前國家主席之子在「文革」中的悲慘經歷,競選初期劉源當選的呼聲最高,他的主要支持者是校內的幹部子女(太子黨的雛形),他們組織了專門的競選班子,為劉源大造聲勢。

他常在競選答辯中說:「中國要民主,一定要實現民主!我願意打衝鋒,向封建殘餘勢力和一切惡弊宣戰!與特權決裂。只有大家都動員起來,中國的前途才是光明的。否則,不堪設想。」他的話贏得了不少女同學的眼淚和男同學的掌聲。

談對劉少奇的看法

對自己的父親,劉源這樣評價說:「劉少奇同志不是完人,有錯誤,尤其有嚴重錯誤。尤其是解放後,他的一點錯誤就可能是全黨全國的大損失。掌握多大的權力,也必須負多大的責任。我認為我們黨所犯的錯誤他全有責任,如反右、批彭,雖然他曾極力反對,之後又設法補救解放,這些都成為文革打倒他的大罪狀。但我認為他反右、批彭負有責任。少奇同志最大的錯誤就是沒能制止『文革』的發生,沒能制止這場禍及全國全民全黨的大災難。他作為國家主席,黨的副主席,一線工作的主持人必須負有責任。因為這些災難並不是一朝一日釀成了,基礎也不是一年、兩年打下的。」

劉源評價自己的父親劉少奇犯下最大的錯誤是沒能制止文化大革命。圖為1966年8月25日文革期間,紅衛兵在北京一條街道內移走兩隻石獅。(AFP)

當時人們就看出了劉源思想中的一些積極因素和相對於「草民代表」的太子黨局限性。那時的平民學生往往比劉源的思想更科學,對共產黨的專制集權的否定也更徹底。後來,北師大官方「選舉辦」推出蔣孝愚(蔣畢業後效命北京團市委及中共北京市委大學部,成為中共鎮壓歷次學運的馬前卒,後為北京青年政治學院黨委書記),遭到劉源及「草民代表」的共同抵制。

但不久劉源對官方強姦民意的譴責聲突然減弱,這就使得許多選民認為劉源同官方有了默契,許多選民認為,劉源在對毛澤東及鄧小平等人的評價上官腔太足,另外對魏京生的問題態度曖昧,所以他的選票數大跌,沒有選上。

大學畢業去農村 血統論再現

大學畢業後,劉源完全可以留在北京,但他選擇了到父親慘死的河南農村工作。在後來給中學老師的一封信中這樣敘述自己的想法:「在大學的四年裡,我經歷了所謂『個人命運』的天翻地覆的變化,從『最黑的』變為『中國頭號高幹子弟』(都是別人的話),而我的精神上也經歷了一段極為劇烈的痛苦時期。我衝出逆境之時,才發現在我和周圍人們之間隔了一道無形的牆,我曾努力去推倒這牆,可是自己的力量那麼微小、單薄,過去許多事情上也失去了群眾的同情、理解和支持。我曾努力去做,證明我同大家沒什麼兩樣,是個極普通的人,但枉然。……經過近一年的思索,我明白了,我不能強求任何人理解我,只能以自己的行動來贏得信任,以幾年、幾十年的不懈努力來拆除那道牆。」

言外之意,在中國那個環境下,「血統論」不但文革時存在,在其他時候也依然存在。在太子黨中,劉源是為數不多的具有政治抱負的人,與習近平、薄熙來一樣,他們都希望實現兒時的夢想:像爸爸那樣,成為對社會「有影響力」的人。

據一位曾與薄熙來面對面談話一個半小時的記者說,薄熙來充滿承繼中共江山捨我其誰的自信,並把胡錦濤和溫家寶這樣的平民子弟領袖,輕蔑視為「暫時代共產黨管理江山的家奴」,認為最終權力應該交回中共紅二代手中。

再說,劉源的親生母親王光美是個很會處理人際關係的人,為了兒子的前程,她早就在精心安排,她帶劉源拜訪過陳雲、鄧小平,這兩人公開講過,要培養自己的子弟(也就是太子黨),「自己的孩子才可靠啊」。

不過真實情況是,當時中共對其幹部的任命提出了新標準,也就是劉源畢業一年後官方公佈的幹部隊伍的「四化」(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近水樓臺先得月,於是,劉源、習近平、薄熙來都先後下到基層,從下去那一刻起,他們就等待著被提拔上來。

從公社幹部到副省長的躍升

1982年7月,劉源來到河南新鄉七里營公社,被安排管理社隊辦的小企業,不久擔任七里營鄉副鄉長。那時正值平反冤案的時候,很多老幹部落實政策官復原職,劉源在公社黨委、管委17個正副書記主任中,當了個排名最後的副主任,人稱「公社第十七把手」。1983年4月,劉源經縣人大常委會全票選舉為副縣長,負責多種經營和工業生產;1984年又全票當選為縣長。

1984年12月,劉源以出色的成績當選為鄭州市副市長,分管城市建設、對外經貿和計畫工作。其間他做了不少為人稱道的事,如他一手主持的天然氣進城工程,原計畫三年完成,實際上不到兩年就完成了,使4萬3000戶鄭州市居民結束了用煤火燒飯的時代,鄭州市大部分居民都用上了天然氣,這在大陸內地城市中還是第一個。回憶在北京跑項目的那些日子,用劉源自己的話來說,就像個「上訪戶」。他利用在北京人際關係熟的條件,在國家計委和石油部之間穿梭似的來回跑。

在鄭州,被人們傳為美談的還有一件事,那就是劉源讓他們住上了新房,使鄭州市人均住房面積由原來的3.3平方米提高到6.3平方米,這對於當時市區擁有80多萬居民的鄭州來說,的確不是個小事情。

1988年1月,河南省七屆人代會爆出一條轟動全國的大新聞:不是官方提名的36歲的劉源,經100多名人民代表直接提名為候選人,投票選舉中一舉當選為副省長。

不過這背後是有人在鼓勵安排。1987年趙紫陽建議副省長一級幹部在省市人大的選舉中應該實行黨內差額制,1988年初在河南第七屆人大會上,許多代表對省級幹部的候選人名單不滿意,一是認為可供「差額」的比例太小,二是在名單上的人年齡普遍偏大。於是多人聯名推舉劉源做副省長候選人。河南省委立即就此事請示中央,得到總書記趙紫陽的回覆是:「尊重人民代表的意願。」有了這個批示,劉源高票當選為「中國目前最年輕的副省長」。

1988年,劉源已經是河南這個中國農業大省的副省長,而習近平還只是廈門的副市長,而薄熙來只是大連市的宣傳部部長,薄比劉低了兩級。提拔了胡錦濤的宋平,當時曾就劉源一事向中共高層遞了一份專門報告,對他大加褒揚,那時的劉源是中共第五代接班人的首選。

河南,一直以來是中國的農業大省。早在1988年,劉源已是這個農業大省的副省長。(AFP)

唯一反對六四鎮壓的太子黨

上任副省長後,劉源分管工業、交通和安全。為了跑項目跑資金,用劉源自己的話說:「有時碰到那些關鍵人物,我這個省長也像個孫子似的,不過好在咱們一來年輕,二來又不是給自己辦事,當當孫子也不覺得丟人!」

官方稱:「在擔任副省長的四年半中,劉源領導建設了多座大型電廠和全國最大的50萬伏直流超高壓變電站,使全省電力裝機容量翻了近一番;全國投資最大的製藥廠中原藥廠等幾家藥企的興建,使全省醫藥產值躍居全國先進行列;利用外資引進電話設備,使全省程控電話增加了五、六倍;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三套設備之一的中原化肥廠的投產,為農民解決了急需的尿素供應問題;還有全國最大的周口味精廠、安陽玻殼廠以及黃河上的五座公路橋等等。」

那些年全國各地都在高速發展,河南百姓的努力應該是主要原因。不過儘管政績不錯,但劉源在擔任四年多副省長之後,並沒有如願以償地升為省長或省委書記,最後不得不離開河南。

有傳聞說,劉源離開河南是因為「男女關係」出了問題,後來又傳出劉源在當水電部隊政委時,劉政委的「寡人(好色)之疾」在駐地湖北宜昌人所共知。「劉與現任妻子有個兒子,但很可惜是智障,藥物性的,這一點非常值得同情。」

中共官場上很少是因為男女關係問題而阻撓陞遷的,背後一定有政治因素。有人稱,劉源仕途受阻,關鍵是河南的官場太複雜,但據知情人向《新紀元》透露,1989年「六四」事件後,劉源是中共高幹子女中唯一與「六四」鎮壓畫清界限的一個,這才是他仕途受阻的最關鍵因素。

據知情人士向《新紀元》透露,劉源是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中,反對中共武力鎮壓百姓的唯一中共高幹子女。圖為1989年6月4日在天安門附近,民眾檢查正在燃燒的裝甲運兵車。(AFP)

劉源自己也公開否認他的落敗是因為在官場權鬥的失敗,他說:「在人與人惡鬥上,你們十個捆一兜,也沒我見識多。 整人跟打仗差不多一回事……」「河南社會極其複雜,人稱『出生入死』之地。這裡,我為河南說句公道話,我大學畢業分配到河南,恰恰是一路『升』;所見鬥得最厲害的人,又恰恰多數不是河南人,而是在河南工作的外地人。『八九風波』後,省班子矛盾暴露,鬧得一塌糊塗!中央工作組進駐八個月,僅其中一次民主生活會,就開了22天!最後,省委書記、省長,四個副書記、三位副省長,撤的撤,調的調,降的降,退的退。我仍安然度過……」

不過劉源並沒有像他說的那樣安然渡過,有人爆料說,劉源調離的原因是因為河南省主要領導到中央參了他一本,稱他在工作上越來越不稱職,連省委和省政府召集的會議都經常不參加。有一次省委開會到處找不到他,後來才知道他到山裡打獵去了。

據說當時中共八大老認為:趙紫陽的父親被中共屠殺後使趙要改變共產黨,於是害怕與趙紫陽有類似經歷的劉源被重用後會倣傚趙紫陽,恰恰此時有對他的投訴,於是就給了劉源去武警當閒職的調令,由「官員層」發配到「勞務層」。

這其中薄熙來的父親薄一波在裡面的上竄下跳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由於薄一波把一封舉報江澤民的信扣在手裡,以此脅迫江澤民,於是薄熙來在江澤民的提拔下直線上升,迅速超過了劉源的官級。

兩次仕途受挫:當水警 掛閒職

不過,劉源的陞官路並沒有被徹底堵死。1992年5月,劉源出任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水電指揮部第二政委兼副主任,後任政委,同年晉升武警少將警銜。政府部門走不通,就走軍隊,武警水電部隊是修大壩的,和真正的軍權相去甚遠,這種曲線變動,也是有人安排的。

誰在暗中主使呢?劉源在紀念楊尚昆一文中公開提到,「1991年,楊爸爸主動對我說,小平叔叔幾次講過軍隊與地方的幹部要互相交流。當時,我並沒有意識到什麼。不久,中央調我到武警水電部隊。」

六年後的1998年,劉源轉任武警總部副政委,開始涉入掌控和平時期的武警這個暴力機器,2000年晉升為武警中將警銜,2003年7月,劉源才真正轉到軍隊,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副政委。

出人意料的是,2005年劉源從總後的實權單位被貶到軍事科學院的閒職上,直到六年後的2011年才殺個回馬槍,重回總後勤部擔任政委。到底劉源在總後經歷了什麼?看到了什麼?請看下一集:總後勤部的驚天祕密。(待續)◇

本文轉自292期【新紀元週刊】「專題新聞」欄目

相關新聞
習近平掌權軍方  太子黨領袖葉選寧是關鍵
陸媒傳中共18大軍委成員組成 名單蹊蹺
劉源遭胡錦濤秘密約談 軍委摸底投票靠前
李源潮「左右逢源」穩坐中組部長再入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