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9月19日訊】為爭取選民認同,本屆美國總統候選人紛紛高舉對抗中國不公平貿易的旗幟,企圖為衰弱不振的美國經濟,找尋解套的出口。不過專家認為,中國經濟正面臨嚴重趨緩,這恐怕是各國須儘快正視的危機。
過去12年,美國製造業的工作機會減少31%,去年美中貿易赤字高達2950億美元,且仍持續擴大,今年3月份美中貿易赤字為216億美元,較2月份的貿易赤字增加22億美元。有鑑於此,經濟議題仍是本屆美國總統大選的熱門議題。
美國總統候選人宣告要「對抗中國」
為爭取選民認同,美國總統候選人紛紛打出「中國牌」作為重要的競選政策。據《商業週刊》報導,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米特‧羅姆尼的前三個競選電視廣告中,就有二個是向選民宣告:如果他當選,上任後立刻採取對抗中國的行動。奧巴馬總統也不甘示弱,在5月對中國產品採取課稅或建議課稅的行動,以警告中共領導人結束不公平貿易的做法。
文章說,兩位候選人大打「中國牌」的情勢將繼續升級,不過他們也將發現,將狠話化作具體行動,比購買廣告時段還難。4年前,奧巴馬也提出強硬對抗中國的競選承諾,但迄今仍未踐行,而共和黨也擔心羅姆尼強硬的立場過於自我設限。
說得容易 做起來很難
外交關係委員會高級研究員、華盛頓喬治城大學國際事務教授查爾斯‧庫普乾(Charles Kupchan)表示:實務上,不論候選人是誰,一旦當選後,其在中國事務的立場,通常不再強硬,儘管美國經濟困難且部分州出現產業空洞化的困境。
羅姆尼的競選演說將中共領導人貼上「騙子」及「貨幣操縱者」的標籤,在競選廣告中說,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人會是一位勇敢對抗中國不公平貿易並要求中國遵守貿易規則的人。羅姆尼並且宣誓其一旦當選總統,上任的第一天就會發佈中國是貨幣操縱者的行政命令。
文章說,民主黨奧巴馬總統在2008年競選總統時,也採取類似的競選策略及立場,指稱當時的布什總統是「懦夫」,不敢與中國進行貿易談判。奧巴馬2007年擔任伊利諾伊州參議員時,曾要求當時的財政部長鮑爾森扭轉不將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的決定。不過,奧巴馬的執行團隊財政部也曾拒絕指定中國為貨幣操縱者。
美國視中國為不公平貿易的競爭者
文章說,諾貝爾獎得主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表示,目前並不是挑起中國操縱貨幣議題的適當時機,因為自2005年中國不再採行盯住美元政策後,人民幣已升值31%,未來將進一步大幅上升,因此幾乎可以肯定中國的經濟成長將更為顯著放緩,此未必對美國經濟有利。
儘管中國的經濟放緩,但美國呼籲對中國貿易採取更多行動的主張仍然增加,因為美國已將中國視為不公平貿易的競爭對手。
從奧巴馬總統最近半年對中國政策的發言,可觀察美國選戰的緊張情勢。去年11月奧巴馬在檀香山APEC峰會閉幕記者會上火力全開,痛批人民幣,直接了當說:「受夠了」(Enough』s enough.)。在今年1月的國情咨文,他宣佈成立貿易執法單位,負責調查像中國這樣的國家所採取的不公平貿易措施。到了2月,當他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見中共副主席習近平時,表示要與中國合作,確保美中及全球的貿易平衡。
今年5月美國商務部對中國的太陽能電池課徵31至250%的關稅,對風塔提出高達26%的關稅,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則確定中國的高壓鋼瓶對美國廠商造成損害。奧巴馬說在他任內採取對抗中國的措施為前任總統的2倍。
中國貿易政策是經濟策略的核心
「中國牌」也是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初選的熱門議題,羅姆尼自始即未迴避這個議題。然而,共和黨另一名爭取總統提名者──前任駐中國大使洪博培則指責羅姆尼不瞭解狀況,其中國政策有可能引發貿易戰。
部分專家質疑羅姆尼的中國政策,斯坦福大學亞太研究中心副主任丹尼爾‧斯奈德(Daniel Sneider)認為,共和黨向來傾向為美國企業的利益代言,而羅姆尼正是共和黨的代表,美國企業真的會對中國發動經濟戰爭嗎?白宮官員亦稱羅姆尼的中國政策只是選舉花招,而且羅姆尼在他2010年出版的書中,還批評奧巴馬對中國輪胎課徵關稅。
不過也有人認為,雖然羅姆尼的中國政策或許只是競選策略,但中國貿易政策確實是他改善經濟的策略核心,他試圖以不同的方式處理這個問題。
文章說,中國本身正面臨挑戰,由於歐債危機抑製出口、製造業萎縮、房市需求減弱等因素,今年中國的經濟成長會是最緩慢的1年。因此,對美國及全球經濟而言,最大的威脅不是擔心中國會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而是擔憂中國經濟成長大幅減緩可能帶來的危機。◇
本文轉自280期【新紀元週刊】「西方看中國」欄目
本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