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不滿壁畫內容 美市長拒強拆要求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9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田清綜合編譯) 以「引起當地中國社區強烈不滿」為理由,中共政府要求美國俄勒岡州科瓦利斯市(Corvallis)的一位台裔美籍商人清除他在市中心建物上主張台灣自由和反映西藏抗暴的壁畫。不過市府官員認為這個壁畫沒有違反任何法律,而藝術自由也受到美國憲法的保護。

《柯瓦利斯時報》(Corvallis Gazette-Times)報導,台灣畫家趙宗宋上個月在柯瓦斯里市西南四街與傑佛森大道交叉口的一座舊建築物牆上完成了寬10英呎、長100英呎的壁畫。委託人是業主林銘新(David Lin),他把建物翻修成一間餐廳,並更名為西藏小館。

這幅畫以鮮豔的色彩描繪了鎮暴警察毆打示威的西藏人,佛教僧侶自焚抗議中共統治,以及台灣是自由堡壘的圖像。

中共駐舊金山總領事於8月8日給科瓦利斯市市長曼寧(Julie Manning)的信中,對這幅壁畫的內容表達不滿,並要求市長協助清除。

信中提醒中國與俄勒岡州的經濟和文化關係,並表示科瓦利斯配合領事館的要求會有好處。「為了避免我們珍貴的友誼被所謂的藏獨和台獨污染,我們真誠地希望你能理解我們的關切,並採取有效的措施停止在科瓦利斯鼓吹藏獨和台獨的行為。」

曼寧在8月20日的回信中對於壁畫引起關注表示遺憾,不過也表示,地方政府沒有規範藝術的權力。曼寧的信中寫道:「正如你所知,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保障在這個國家的言論自由,這包括藝術表達的自由。」

舊金山領事館的副領事張浩和副總領事宋如安於九月初飛往俄勒岡親自處理此事。兩人於九月四日會見了曼寧市長和市行政官帕特森(Jim Patterson)。帕特森說,他和曼寧同意向林銘新轉達意見,不過明確表示該市不能也不會清除壁畫。他們並與中共的領事們談到了美國憲法。

林銘新說,沒有中共政權的代表直接與他接觸。不過他從朋友和家人感到壓力,他們警告說,他或親人可能會被報復,例如去中國可能被逮捕。

「我受到很大的壓力要拿掉壁畫」林說。不過,他並不打算這樣做。

林銘新在台灣長大,1970年代來到美國,他他希望留下壁畫,不論中共如何要求清除。

春田市(Springfield)民主黨籍州眾議員迪法索(Peter DeFazio)12日(週三)於議會批評中共外交官,「我們對於中共的職業外交人員在前往美國代表他們的國家之前顯然沒有熟讀美國憲法感到震驚和吃驚,」迪法索揮動著這份建國文件的副本表示。「它代表著我們代議制民主的基礎,我們的言論自由和我們的權利,而且不會被中共或任何其他海外利益脅迫。」

俄勒岡州參議員莫克立(Jeff Merkley)也發表聲明讚賞市長的做法,「為曼寧市長大力維護林以他物業上的壁畫表達他對西藏和台灣看法的權利歡呼」莫克立說。「這是憲法第一修正案的精神,這是我們的憲法對自由的巨大貢獻之一。」

迪法索也說,「如果美國官員跑去向中國的市長反對某種對美國的描述或抗議,如果他們不享有外交豁免權就可能會去坐牢。」

華盛頓非營利組織台灣人公共事務協會(Formosan Association for Public Affairs)的德威斯(Gerrit van der Weese)表示,該組織已經敦促俄勒岡州的國會代表團正式抗議中共官員的行為。「他們在自己的國家鎮壓做的很成功,問題是,他們現在想在這個國家,在外國土地上做同樣的事情。」

這個中共企圖將鎮壓強加他國人民的做法,當地報紙《柯瓦利斯時報》做出大幅報導,包括《路透社》、《福斯新聞》(FOX)等媒體也在全國新聞版面紛紛跟進報導。

中共威脅是真正的問題 

《福布斯》)Forbes)雜誌佩克(Michael Peck)撰文評論說,台裔美籍商人的壁畫引起中共政府不滿,每個人都以為壁畫傳遞的信息是中共侵犯人權,不過真正的信息是中共對美國的威脅。

林告訴佩克﹕「我想要喚醒美國人。我們有一個中共威脅。中共的威脅是真實的。這比人權、貿易或其他任何問題更重要」。

林擔心,「中共會控制美國。他們會坑害我們。他們會殺了我們。他們甚至會佔領我們的部分領土。我們沒有實力對他們說『不』,這是我擔心的。這是這個壁畫的主題。」

林說:「美國認為它的頭號敵人是恐怖主義或俄羅斯。這是一個愚蠢的想法。俄羅斯不再是我們的威脅。恐怖分子可以殺幾千人。不過,中共會殺幾百萬人。」

佩克認為﹕從戰略關係來看,林是對的,中共比基地組織對美國的危害更大。美中的對抗很奇怪。敵人一般不會互相進口商品或購買對方的國債。不過西太平洋對這兩個大國都有戰略利益,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樣,各國可以有密切的經濟聯繫,卻還是在戰爭中打的你死我活。

(責任編輯﹕王杉雨)

相關新聞
美小鎮鎮長拒絕中方撤台獨壁畫要求
美小城壁畫  引發大陸關切
陸要撤除小鎮壁畫  美政界抨擊
VOA:美議員警告中國勿侵犯美國人言論自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