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9月13日訊】(BBC中文網日本特約記者童倩報道)今年9月29日是中日兩國建交40週年。BBC中文網特別推出專題報道系列,回顧當年建交背後鮮為人知的秘密,以及中日兩國關係在過去40年的發展歷程。
1972年9月29日上午10點20分,當時的中國總理周恩來與訪華的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署了《中日聯合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日本國從此建交了。
簽署《聯合聲明》前,自9月25日起田中與周恩來每天下午會談,每次雙方都是4人,除了最後一次不到兩小時外,其餘三次都是兩個半至三個半小時。而雙方外長每天上午在首腦會談的基礎上談判、外長以下的官員則斷斷續續地交涉具體事務。
BBC中文網記者得到日本外務省1972年10月印刷的 《田中總理大臣的中國訪問》記錄,列出田中一行9月25日早上8點10分從東京羽田機場出發,到9月30日下午1點05分返抵羽田的行程;列出訪華的主要政客、官員姓名,以及隨員人員、記者、電視實況轉播和電話電訊公司技術員人數。
40年過去,當年的政客們已故,即使仍生存的少數官員也早已隱居,但兩國在1978年締結《和平友好條約》後不久就開始的不斷糾紛令兩國國民都對建交談判生出疑問。
公開的記錄
田畑光永是隨田中角榮訪華的日本記者之一,當時中日沒通航,記者團搭乘中國民航包機,回程時民航贈送壽山石印紀念,田畑向提BBC記者展示這一珍藏。
BBC中文網記者9月採訪了當年跟隨田中訪華的東京廣播系統電視TBS前記者田畑光永,本以為記者生涯裡能採訪那樣巨大的歷史性場面,一定印象深刻、樂於重溫舊事,不料田畑淡然地說:「田中一行住在釣魚台賓館,我們隨團記者被安排住民族飯店,完全被隔離,除了等官房長官來開記者會,什麼消息都得不到」。
他說,當時日本國民極大地關注著在北京發生的歷史性大事,但即使他本人首次看到周恩來與田中會談詳情,也在30年後外務省公開的記錄。
田畑說:「可是外務省怕右翼鬧事吧,刪除了敏感內容,研究者都覺得對話蹊蹺。03年參與會談的外務省中國課長橋本恕接受巖波書店的採訪時披露了一些對話內幕,證實內容被刪」。
橋本的證言
橋本恕是參與周恩來與田中4次會談的日方4者之一,但當BBC記者搜索巖波書店記載橋本證言的書《記錄與考證 日中國交正常化·日中和平友好條約締結交涉》時,東京一般公共圖書館沒收藏、網絡上不能閱讀。當年日本國民的關心與感動,30年後喚不回來了,記者倒是看到大概是右翼網民群起攻擊橋本和在書中寫見證中日建交的田畑是「賣國媚中」。
橋本說,當時外務省和自民黨都想維持與台灣的外交關係,是田中的秘書早阪茂三與共同社記者麓邦明委託橋本去遊說田中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但田中、大平正芳(當時的外相)和橋本都擔心中國如不容忍《日美安保條約》並要求戰爭賠款,便無法建交。結果周恩來72年7月托日本公明黨委員長竹入義勝傳遞了建交談判不涉及日美安保、「毛主席說放棄戰爭賠償」的訊息,促使田中下決心訪華。
橋本敘述了周恩來抗議田中用「添了麻煩」為戰爭道歉的用辭、嚴詞譴責日方條約局長高島益郎借日台條約逼中國放棄戰爭賠償的手段,以及周恩來解釋放棄戰爭賠償是不願給日本人民增添負擔,令日方幾近「感激涕零」等這些有利中國宣傳的內容,中國早已披露。但外務省公開的記錄和橋本證言也有共同點,就是中國種種讓步的最大目的在於取代台灣、爭取國際合法性。
釣魚島問題
中日建交30年後,參與周恩來-田中會談的前日本外務省中國課長橋本恕才在這本書中首次披露會談的敏感內容
橋本證言還說:「第四次會談快結束時,周恩來說『終於到此結束了』,田中說『不,還有要談的』,便提出了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問題,周恩來說『如果談這個,雙方都有很多主張,首腦會談就完不了,所以這次不談這個』,田中說『那也是,那就另找機會談吧』,結束了建交談判」。
田畑說:「當時確如此,問題是後來兩國都不談,所以尖閣諸島糾紛是兩國政府怠慢的結果」。
四十年後,現在日本的主張是「尖閣諸島不存在領土歸屬問題」、「尖閣諸島歷史上、國際法上都是日本的領土」。
曾到中國求證會談內容的橫濱大學名譽教授矢吹晉則對BBC中文網記者說,中國至今沒公開會談記錄,但根據需要公開了很多內容。
矢吹分析說:「外務省刪除田中對周恩來解釋說他原意是『誠心誠意謝罪』,令日本內外誤解、至今中日國民隔閡;而外務省刪除有關尖閣諸島的對話,令『尖閣諸島是日本固有領土』的單方面主張在日本傳媒中氾濫」。
(責任編輯: 林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