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9月13日訊】8月24日清晨,通車不到一年的哈爾濱陽明灘大橋發生整體垮塌事故。時至今日,但調查報告仍未出爐。據不完全統計,自2007年算起,5年來,全國共有37座橋樑垮塌。然而,專家組所能出具的事故調查報告、橋樑質量調查報告卻罕見被公諸於世。因此,在官方聲音缺失的情況下,網友猜測、質疑成主要的信源。
據《法制日報》報導,據不完全統計,自2007年算起,5年來,全國共有37座橋樑垮塌,其中13座在建橋樑發生事故,共致使182人喪生,177人受傷。平均每年有7.4座「奪命橋」,即平均不到兩個月就會有一起事故發生。從調查到的24座橋樑事故來看,2009年3起,2010年4 起,2011年6起,到2012年發生8起,橋樑事故逐年增長。截至目前,對24座橋樑事故進行了詳細統計整理。
24起橋樑事故中查詢到的只有7起調查報告
截至目前,所調查的24起橋樑事故中,造成人員傷害的共有15起。然而,其中有相關部門對《事故調查報告》進行通報的,查詢到的只有7起。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的橋樑垮塌事故,更無公開調查報告可循。
據調查,至今仍有兩起橋樑坍塌事故:濱州博興齊家橋橋面部份垮塌和通城縣麥市鎮麥市大港水泥橋被大水沖垮,官方未給出任何關於事故原因的說明。
除去官方給予正式通報,以及完全沒有信息通報的橋樑事故。關於橋樑事故和質量原因的解釋,最常出現的官方聲音是「尚在調查中」。自此就再無下文。
然而,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官方未公佈橋樑事故原因的情況下,媒體為何也集體失聲?這不僅引起對媒體責任的疑問:媒體對於一件突發事故的關注、追蹤時間究竟會有多久?一些事故就在不清不楚的原因中被漸漸淡忘。
追溯難 問責少 對此政府一再用沉默回應
經調查整理,儘管全國範圍內,橋樑事故頻發,事故原因卻也出奇地集中。在官方的事故原因回應中,除杭州錢江三橋塌陷事故承認「存在質量缺陷」外,其餘橋樑垮塌原因不一而同,主要集中在車輛超載、洪水暴雨、年久失修、日常管護不到位幾個方面,均對橋樑質量問題做了迴避。
在事故面前,官方的反應往往十分及時,「政府領導等相關主要負責人於第一時間趕赴事故現場」,「當地已邀請專家組對事故原因開展調查分析」。
然而,專家組所能出具的事故調查報告、橋樑質量調查報告卻罕見被公諸於世。通常,時間會平息聚焦式的輿論關注,轟動一時的橋樑事故就會被遺忘。
因質量問題而引發的事故,施工、監理單位層層轉包所形成的「施工方鏈條」,使得對施工方責任的追問,幾成難題。
如著名的錢江三橋塌陷事故發生之前,早在同年的1月份,絞縫損壞就已被發現,至事發前已試驗修復1處,其餘仍處於報批狀態。然而,在至7月事故發生,整整半年的時間裏,其餘絞縫損壞仍未修繕。修護不及時、管理營運不善成為「7.15」這一較大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的又一重要原因。
建成通車23年的河南欒川的伊河大橋垮塌,53人遇難,13人失蹤。事發後,欒川縣委縣政府在《洛陽日報》一版登出「檢查」,但沒有任何調查報告和行政問責。
在歐美等國家,橋樑的設計、施工、維修、養護資料都作為檔案保存。橋樑建設完成後監理單位進行隨機取樣,取樣也將保存在檔案幾十年,以便日後事故發生,可以及時調出以對出現的問題予以問責。
高級工程師:橋樑建設的設計、施工和監理 三者都有責任
相比之下,國內對於大橋出現重大橋樑質量問題的責任追究,顯得何其的無力和滯後。在這24起橋樑事故中,可供查詢的行政問責僅有3起。這種對有關責任人的寬容,對於建築質量保障來說無異於無原則的縱容。
究竟有關部門一直迴避的質量問題,出在甚麼環節呢?
橋樑的質量與橋樑建設的設計、施工和監理息息相關。對於這三者的關係,哈爾濱一位85歲高齡的高級工程師指出,施工方主要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施工,監理方監督施工,但是對於設計不合理的地方,監理方可以向設計方提出進行修改的建議。如若是橋樑問題,三者都有責任。
業內人士透露:轉包、分包卻成為業內的普遍現象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橋樑質量方面出現問題,主要原因在於施工環節和橋樑保養環節。關於橋樑的施工方面質量隱患出現的原因,他解釋說:「一方面是施工的分包。施工往往會有勞務分包,這是很正常的。對於勞務分包的區域,總施工單位(中標單位)會承擔培訓、監督等作用」。
「其實,施工質量最怕的是層層轉包。因為層層轉包就會形成『高資質+低造價』的組合牌。通過層層轉包,價格層層被剝皮。到了最底層的包工頭手裡,超低的報酬,會直接降低施工質量。現在國家已經嚴令禁止層層轉包。」然而,轉包、分包卻成為業內的普遍現象。
「趕工期」施工隊伍素質參差不齊
該業內人士還表示:「另一方面就是壓縮工期,也就是『趕工期』。以混凝土為例,如果施工方面壓縮工期,會用各種方式加速混凝土凝固,都可能會使得混凝土強度不夠。為橋樑埋下質量隱患。」
「除此之外,施工隊伍素質參差不齊,管理不嚴、培訓不到位也是很大的原因。因為,施工隊伍幾乎全部由臨時工組成,對施工質量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專家:監理驗收已趨於形式
此外,一直躲在幕後的監理也需要為事故負不可推卸的責任。昆明小莊立交橋突然垮塌事故,主要就是由於監理方的責任不到位,施工方違反操作規程,致5人受傷。
關於質檢驗收,胡慶安副教授也作了解釋,驗收時由國家的資質單位進行,一般而言,非重大橋樑不會做荷載試驗,普通的是做外觀試驗。對此,胡教授也坦言,驗收已趨於形式。
(責任編輯:洪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