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9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楊天儀波士頓報導)在醫學與教育等方面有很深造詣﹑二十年來舉辦過上千場演講的陳彥玲教授,上週末專程前來波士頓舉辦數場演講,演講題材不一,但都深受觀眾歡迎,很多人都感覺受益良多。
陳彥玲教授週六(25日)首先在波士頓認祖歸親,拜訪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的宗親,並為觀眾進行兩小時的演講,題目為「父母成長教育講座」,談如何做個輕鬆有效的父母/兩性溝通無障礙、兩性幸福保鮮/拉近距離,增近家人溝通技巧演練與處理婆媳關係等。陳彥玲以國語演講,池元山作粵語翻譯。主辦單位是至孝篤親公所的的婦女部,三樓會議廳座無虛席,宗親們一早到場,坐得滿滿的聆聽講座。
陳彥玲稱,國家要平安,必須社會要安定,而社會由每個家庭組成,所以要從家庭做起,家庭首先要安定﹑平安。她以「安」字講解中國人的古老智慧,安字就是屋子下有一個女人。如果女人懂得如何做一個女人,家庭就平安了。而這不只是女人的事,男人也有責任讓女人懂得如何做好女人。
家庭的關係處理得如何,很大程度上是婆媳關係處理得如何。
與男友交往時,她明確地提到自己對丈夫的期望,就是婚後與公公婆婆一起住。因為她認為,男人的品行如何,看他對把自己撫育成人的母親如何就可知道。
陳彥玲自婚後一直與公公婆婆共住,後來成為三個孩子的母親,可謂三代同堂。她表示自己的生活受益於牢記父親的三句話,「沒關係」﹑「吃人一兩﹑還人一斤」以及「端別人的飯碗吃飯,不能拿自己的脾氣到別人家去發」。
她指中國人的俗語所講的「女兒與媳婦隔一層肚皮就不一樣」的說法,是造成矛盾的原因。婚後她與先生達成共識,稱謂上不分「你媽媽﹑我媽媽」,這樣就減少了很多隔閡。她把婆婆當成自己親生媽媽來對待,那麼婆婆自然也把她當成親生女兒來對待。
婆媳關係的矛盾通常在於照顧兒子﹑教育孫子這兩方面。她表示凡事只要用心,智慧就會出來。只要真心為對方好,能體諒對方,那麼一定能處理好家庭糾紛。她以廣東人喜歡的煲湯為例,婆婆為兒子煲的湯,媳婦可能會覺得對先生不健康,如果婆婆從媳婦的角度出發,煲湯讓媳婦也覺得滿意,那麼就沒有矛盾,媳婦也會感激。她舉例自己的婆婆每次煲完湯,都把湯放入冰箱冷凍隔油,所以湯一點兒都不油膩,自己也被婆婆感動。
陳彥玲認為,世界上很多人有爭執有煩惱,都是與錢有關。所以,她婚後的第二件事情,就是放棄當家裡的掌櫃,把錢都歸婆婆管。結果她發現,自己不用為錢煩心,卻從不缺錢用。婆婆把家打理得好好的,三餐飯菜做好,不用愁買菜錢,也不用想存私房錢,情緒好身體也健康,家庭也和睦,這是千金難換的福氣。
長期從事醫學教育工作的陳彥玲認為,現代很多的病都是貪來的﹑搶來的,中國古代的文化教育我們道德的重要,如「孔融讓梨」等,保持謙讓的心﹑感恩的心,凡是懂得道謝,這樣人也會健康得多。
會中,陳彥玲還談到了自己在台灣受到的教育,如在台南女中學到的做人的道理﹑台大醫學院學到的醫學教育的美德等。她還談到了如何做一個有智慧的病人,情緒與疾病的關係等,讓聽眾受益良多。
陳彥玲堅信「永不放棄做對的事情」,她表示人是靠精神活著的,好的觀念需要承傳,她希望通過善良的教育,從小的家庭開始,直到社會,直到國家,都能逐漸做好,逐漸歸正。她笑指,如果至孝篤親公所的宗親從聽完講座後開始從自己做起,慢慢發展出去,以後波士頓也越來越好,那麼這個好的開端就是從至孝篤親公所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