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8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莫森綜合報導)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早前發現,由蚊叮狗再叮人傳播的新品種寄生蟲,命名為「香港型惡絲蟲屬」,並全球首次證實人類感染個案。衛生防護中心表示,惡絲蟲病一般不會人傳人,中心會繼續留意研究的進展,
負責研究的港大微生物學系表示,過去一年多,本港有3名病人,身上出現囊腫或淋巴結凸起,在切開的囊腫或腫瘤中,發現惡絲蟲。學系與漁農自然護理署合作,收集200隻流浪狗及100隻流浪貓的血液樣本化驗。有6隻流浪狗血液樣本有這種惡絲蟲,流浪貓沒有。
學系臨床助理教授杜啟泓表示,狗隻是香港型惡絲蟲屬的宿主,蚊或其他昆蟲叮咬狗時吸取幼蟲,再叮咬人時將幼蟲傳人。幼蟲在人體內長為成蟲,可隨血液走到身體不同部位,如眼、肺、肚及手腳等,令身體某處產生炎症長出腫塊。成蟲應不會在人體內繁殖,人的免疫力可殺死成蟲。
暫未有證據顯示香港型惡絲蟲屬可引致嚴重併發症或死亡,但該蟲的基因與同樣存在於狗隻的心絲蟲很類似。心絲蟲可入侵人體重要器官,如入肺可阻塞肺部血管,進入心臟可引致心臟衰竭,嚴重可致命。雖然今次未在流浪貓發現香港型惡絲蟲屬,但心絲蟲同樣在貓身上找到,故不排除將來會在貓身上找到。
防護中心發言人表示,會與香港大學密切跟進,以獲取更多有關這種疾病的資料。發言人強調惡絲蟲病不會人傳人。該病通常可透過手術切除腫塊作治療。市民如有類似病徵,應向醫護人員求診。要預防感染,市民應該注意環境衛生,以及做好個人防蚊措施,避免被蚊子叮咬和接觸流浪狗。
漁護署建議狗主應遵照獸醫指示,定期為寵物狗隻進行犬心絲蟲病藥物預防;不可遺棄狗隻,以免牠們成為流浪狗和犬心絲蟲的潛在帶病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