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8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徐傑多倫多綜合報導)中國7月份經濟數據繼續惡化,出口增長大幅減少,對歐盟出口減少近17%,工業製造指數繼續萎縮,就業跌入過去40個月低谷,外國人在中國的直接投資大幅減少。處於崩潰邊緣的出口貿易和疲弱國內消費需求,使得中國企業銷售和利潤大幅下滑,業主日子難過。
專家表示,近期中國外匯占款增速大幅下降、甚至出現負增長,主要原因是,投資者並不看好中國經濟,熱錢加緊撤離中國。另外,外匯占款下降說明中國房地產泡沫正處於破裂前夜。
《美聯社》報導說,2008年中國政府實施的4萬億刺激計劃使得中國經濟嚴重依賴出口以及房地產和政府投資項目,目前的歐洲經濟衰退的加深和美國經濟復甦的疲弱可能使得中國經濟減速持續到今年底,前景不樂觀。
近期市場風傳,中國地方政府可能出台大規模刺激計劃。專家認為,進一步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弊多利少,將再次導致通脹回升,給中國經濟造成更難控制的惡果。
數據惡化 中國經濟恐下滑
《美聯社》報導說,中國7月份出口同比(較1年前)增長1.0%,大大低於分析師預計的8.6%和6月份11%的增長率。7月份進口同比增長4.7%,也大大低於分析師預計的7.2%。
中國7月份出口增速急劇回落的主要原因是中國對歐盟出口大幅度下降所致。7月份,中國和歐盟進出口總額約為480億美元,比1年前下降8.9%,其中中國對歐盟出口下降16.6%。
中國經濟連續6個季度減速,今年第2季度增長7.6%,為過去3年最小增長,對依賴高速GDP增長率獲利的中國企業造成嚴重衝擊。中國國企今年1-7月累計利潤同比下降13.2%,降幅較1-6月的11.6%繼續擴大。
中國7月份製造業指數(匯豐銀行PMI預覽值)為49.3(低於50為萎縮),創3年多的最低水平,連續5個月萎縮,就業率跌至過去40個月最低水平,顯示中國企業仍然困難重重。
中國時報8月中旬說,中國有46家造船廠訂單大幅減少,面臨破產危險。根據中國船舶重工業集團公司發表的最新數據,中國今年上半年船舶製造業訂單減少50.3%。
《彭博新聞》報導說,中國經濟不景氣,海外投資大幅減少。根據中國商務部數據,7月份,外國人在中國的直接投資(FDI)跌至75.8億美元,比6月份的120億美元(環比)減少36.8%,比1年前(同比)減少8.7%,大大高於市場預期的2.5%的跌幅。7月份的外國直接投資為過去2年的最低水平,過去9個月中的第8個月下滑。
《美聯社》報導說,國際貨幣基金(IMF)在7月份把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率從8.2%下調至8.0%,並警告中國經濟仍然面臨「硬著陸」的風險:房價下跌和投資減少可能導致GDP增長率意外下滑,失業率恐大幅攀昇。
看衰中國經濟 投資者加緊撤資
資金出逃的典型做法是經常項目下的貿易、收益和經常轉移,以及海外並購業務。尤其一些國企及其下屬企業,通過並購向海外轉移資產。
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金融機構外匯占款餘額為25.6575萬億元(人民幣),較6月減少38.2億元,繼今年4月份之後,再度出現負增長。今年1-7月外匯占款月均增量僅為2988.16億元,比去年同期的23081.06億元大幅減少八成以上(87%)。
上海富大集團公司副總裁張平在中國搜房網上發表評論文章說,近期中國外匯占款增速大幅下降、甚至出現負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國內和國際投資者並不看好中國經濟,都認為中國的房價、股市未來上升空間十分有限,只能另尋投資途徑,熱錢加緊撤離中國。外匯占款下降說明了中國房地產泡沫正處於破裂前夜。
張平稱,現在在拉丁美洲、亞洲、北美和世界其他地方,人們經常看到中國炒家拿著大把美元購買房產、礦產,國內外大量資金不是湧入中國繼續抄高國內房價,而是選擇離開中國,這是外匯占款增速驟降的主要原因。
張平認為,近期中國外匯占款增速大幅下降或減少還說明另外2個問題:(1)央行的外匯占款出現「卡殼」,它是造成國內物價飛漲和資產泡沫飆升的元兇之一;(2)人民幣升值週期已經終結、貶值壓力大,國內外資金並不看好中國經濟。
國人移資海外加速。中國商務部統計顯示,今年1-7月,中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17個國家和地區的2407家境外企業進行直接投資,累計實現非金融類直接投資422.2億美元,同比(較1年前)增長52.8%,環比(較1個月前)增長19.2%。
前景不樂觀 進一步經濟刺激弊多利少
今年6月以來,北京當局已經2次降息刺激內需,以期保持經濟增長。儘管對國企和公共基礎設施投入數以10億美元計的資金,仍然難擋經濟減速之勢。
中國總理溫家寶8月中旬在浙江調查時說,中國經濟穩定的基礎不夠,下行壓力大,經濟困難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前景不容樂觀。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8月1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受歐債危機持續升級和全球經濟復甦乏力等外部因素影響,預計中國下半年外貿形勢將更加嚴峻,實現全年增長目標的壓力將更大。
近期市場風傳,中國地方政府可能出台大規模刺激計劃,以確保中央政府的經濟增長目標。據《國際金融報》報導,中國各地「穩增長」的序幕已經拉開,寧波、南京、長沙等地區先後出台了一系列穩增長的地方政策,其中,長沙出台超過8,000億元的投資計劃,預計未來5年每年投資額在1,600億元左右,而有消息稱,貴州或將出台3萬億元發展計劃,擬近期公布。
經濟研究諮詢公司High-Frequency Economics董事長Carl Weinberg認為,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初,中共政府要進行權力交接,地方政府大規模刺激計劃不太可能在這個時候推出或得到中央批准。
「中國政府並不是袖手旁觀,正在採取措施保持增長。」全球經濟研究諮詢公司Capital Economics分析師Mark Williams說:「但是,實施2008年那樣大膽的刺激計劃對中國經濟弊多利少。」
一些經濟學家擔心,地方政府貿然地實施大規模刺激計劃只會對中國經濟起到殺雞取卵的作用,將再次導致通脹回升,給中國經濟造成更難控制的惡果。
《美聯社》報導認為,中國政府2008年實施的4萬億(人民幣)刺激計劃使得中國經濟嚴重依賴出口、房地產投資和大規模政府投資項目(如都市化形象工程和鐵路建設等),對刺激內需和提高國民生活水平沒有實質的幫助,反而使得與民生緊密的衣食住行消費品價格大幅上漲,民間和地方政府債台節節攀昇。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