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健翔:為甚麼要反對舉國體制的體育體系

黃健翔

人氣 16

【大紀元2012年08月02日訊】最近不斷有記者電話來採訪。我總覺得不如寫出來系統完整嚴謹因而一概拒絕。另外發現,不少記者採訪前不看有關採訪對象的資料,放著互聯網這麼方便,搜索一下就可以看到的東西,他還要莫名驚詫,我還要給他從頭說起。於是把發在微博裡的東西合訂在一起,另外補充了一些圍脖容量限製造成的細節說理舉例。若干條微博湊起來的東西,各位看著見笑了。 不過,倒是方便了某些人,將來抓「反對舉國體制」的典型,就方便了,「罪證」我都自己整理好了。

順便我想跟某些裝B犯說一句話:你跟我,不是一個物種的。你沒種,不是一次兩次了。因為你總是害怕,怕失去甚麼;而我比你牛逼的地方就是,我不怕。說誰誰自己知道。連公開承認一下當初的事情都捨不得,還裝甚麼仗義?

好吧,看我的言論吧:

為甚麼要反對舉國體制的體育體系?看看三大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就知道了。尤其是曾經有過優勢的女足和女排。一個沒有學校體育和社區體育為基礎的,國家砸錢少數「體育特種兵」埋頭苦練攻關的體育體系,只能在那些非主流項目上摘金奪銀,靠的是國家打個人、有錢打沒錢、專業打業餘。主流化市場化職業化項目,全完蛋。

團隊球類項目和田徑、游泳這些主流項目基礎項目,人才的成長週期、成長規律、成才概率,不是那些非主流奇技淫巧項目能比的,不是國家砸錢圈養一群人苦練傻練不計成本拿錢堆就能堆出天才和一個整齊的團隊來的。需要的是參與這些運動的青少年的人群基數。天才的誕生是有概率的。所以,我們的三大球越來越完蛋。這不是我危言聳聽,是體育局系統的高官自己親口說的:三大球面臨人才匱乏的危機。

從1996年的奧運銀牌、1999年的世界盃亞軍到今天,短短11年,女足連亞運會獎牌都拿不到了……還有女排、女籃,過幾年再看,男籃,男排……

中國體育的全盤舉國體制對群眾體育和學校體育的損害,反過來損害一線競技體育成績,損害基礎人才儲備的不爭事實,在這些曾經有過優勢的團隊項目、基礎項目上,反應最為強烈。

北京奧運那麼大的主場優勢,51塊金牌、排名第一、壓倒美國;但是,三大球和手球曲棍球棒球等等都算上的團隊球類項目,全軍覆滅,甚至不如1996亞特蘭大和2004雅典奧運,已經充分說明了舉國體制的死穴所在——

這一體制,只善於搞小型、小個兒、小人群基數、小孩兒就開始專業化訓練(在國外很難做到,因為家庭觀念不允許,法律不允許把5、6歲的孩子送去接受每天超常時間的專業苦練)、市場價值小的、世界範圍內對手競爭力小的項目,集中一些人花著政府撥款搞科技公關式的苦練,類似於一支國家投入的以為國爭光為使命的體育特種兵,各方面保障優先,訓練時間訓練強度訓練方法訓練條件都是世界第一,不是職業運動員勝似職業運動員,吃國家俸祿不用擔心生活不用考慮訓練成本,於是,不拿世界第一當然就是失敗。當然,拿了也跟老百姓的體育鍛練生活健康沒甚麼關係,因為多數這類項目,對老百姓來講就是「奧運版的雜技表演」,平常是沒有人有興趣和有條件去玩這些的。說白了,這些不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能玩起來也能玩的起的項目。乒羽除外。(有人會說:乒羽鍛練也得花錢啊!也是成人才消費得起啊!孩子們有業餘玩的嗎?)

有人問啥是主流項目?主流項目就是:別說拿一個世界冠軍,就是一場普通國家隊比賽的勝利,都足以勝過無數金牌的項目!誰記得西班牙奧運會幾塊金牌?可是,誰不知道西班牙足球隊的歐洲盃世界盃雙料冠軍?誰不知道納達爾?誰不知道西班牙的男籃世錦賽冠軍?誰不羨慕日本韓國的世界盃16強?誰不記得誰不記得99年女足世界盃亞軍的輝煌?亞軍也得到政治局常委全體接見。

為甚麼劉翔的金牌和世界記錄那麼令國人瘋狂和追捧?那是因為大家都知道,田徑比賽裡的短直道項目是黃種人的「禁區」,誰能進決賽就足夠牛逼了,別說金牌和記錄了。

為甚麼姚明沒拿過NBA總冠軍和世界大賽冠軍也能那麼「值錢」,因為籃球是大球,是國際化主流化項目,世人統一體育價值觀認可的項目。

這就是主流。

反對舉國體制,不是反對保留優勢項目的小體系,比如乒羽射擊舉重體操跳水。但是,全盤舉國無用無益,且效果不佳,危機早晚爆發。不妨將基礎項目主流項目放開,把經費用於學校體育的恢復和健全,讓體育回歸教育,讓子孫更健康,更多青少年接觸體育運動,在普及基礎之上,去海量的青少年當中發現人才、再行提高。

有人說,不搞舉國體制,不搞早期三集中專業化,就搞不過外國人,尤其是三大球和基礎項目。這完全是胡說。

三十年代的球王李惠堂時代,中國足球在亞洲稱王稱霸多年,球員主體都是知識份子讀書人,從學校裡踢出來的。沒人給他們花錢投資圈養集中,照樣連霸亞洲足壇。就連國際足聯歷史與統計協會,都承認李惠堂的成就,把他與貝利馬拉多納等人並列為上個世紀的四大球王。他的時代,還是我們所說的「一窮二白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的萬惡舊社會呢,以學校和社區為基礎的足球都可以取得如此成就,何況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的今天?誰敢說不行?

近鄰日本的足球運動,就是扎根於學校立足於普及,根本沒有採取我們的那些金牌優勢項目的模式,現在已經領先我們不止一個時代了,未來我們男女足全面輸給日本,還要繼續輸上十年二十年。如果說不搞舉國體制就搞不好這些主流項目,難道是我們的孩子品種不如日本孩子?誰不知道中國運動員的身體條件在東亞乃至整個亞洲都是最好的?問題不是品種,是環境和機制。

足球、籃球、網球、賽車等項目之所以能職業化、商業化,是因為這些項目的觀賞價值決定了其市場價值。這些項目對運動員的要求是全面綜合多樣複雜的,團隊項目尤其複雜。但是,魅力也在於此。因此,他們就是主流體育項目。也就是說,這些項目是世界上絕大多數體育愛好者的首選,無論是親身參與還是作為觀眾看客,都是首選這些項目;這些項目,天生就是的運動項目裡的明星。正因為如此,電視裡大量直播的是球類尤其是大球以及賽車,而不是舉重、射擊、水上、蹦床、柔道、跳水等等這樣的項目。

這些技巧型或者簡單力量型項目的金牌,雖然同樣是運動員們復出很多辛苦換來的,但更多是靠國家砸錢不計代價不擇手段不惜血本,擊敗了私人投入、玩樂為主的國外選手;這樣的金牌,只是獎牌榜上的一個數字而已,對於民眾的生活質量,對於一國的體育水平,乃至對一國的國際形象,幫助都不大。遠遠不如「小日本」在南非世界盃上那兩腳驚世駭俗的任意球破門給其本國人民帶來的快樂自豪,以及給世界留下的深刻印象。

我寧願北京奧運少拿10塊金牌,換來世界盃賽上那兩腳任意球。有一樣願意的嗎?可惜,人家不換。

我們輝煌的金牌戰略背後,是並不樂觀的群眾體育狀況。以北京為例,2009年北京城鎮居民人均健身活動支出73元,還不夠看兩場電影。世界衛生組織公佈了192個成員國關於居民「健康壽命」(能夠自主生活,能夠對社會有貢獻的壽命)的預測及排名順序,其中,日本排名第一位,中國排名第八十一位。中國雖然在發展中國家居於前列,但與發達國家差距還是很大。這些數據說明,一國之民眾,尤其是青少年,從體育運動中獲得健康和快樂的基本權力,對於當前的局面來說,比競技體育多拿幾塊耗資巨大的金牌,重要的多,實際的多,和諧的多。一個民族的健康幸福指數,不是獎牌榜的排序能準確反映的。

有人問乒乓球、羽毛球、跳水、射擊等優勢項目為甚麼長盛不衰?正因為這些不是世界上的主流項目,更不是職業化項目。我們的優勢就是國家打個人,有錢打沒錢,專業打業餘,沒有真正的職業對手;還有這些項目自身小環境的歷史積累。當然,具體項目領域,有優秀的人才,成功的經驗,也是一些優勢項目的成因。這與反對全盤舉國體制,要求把資金用於學校體育的正規化全面化制度化一點兒也不矛盾。

網球、檯球、高爾夫等,也許包括游泳,個人培養家庭投入比較方便的個人奮鬥項目,由於中國經濟的發達,家庭投入培養的青少年基數在猛增,將來會有人才井噴。但是,這跟我說的主流化團隊項目的危機,並不矛盾。也恰恰說明,在學校體育缺失的時候,只有靠家長自行投入家庭培養才行,同時最重要的是:也行。這說明中國不是沒有體育人才,而是沒有好的環境。

必須承認,社會環境、教育制度,對家長和學生有強大的引導作用。否則,同樣年齡的青少年,我不信我們中國的孩子天生就跟歐美日韓新加坡中國香港的孩子們不一樣,天生就不愛運動。當然,學校體育的缺失不僅僅是體育系統的問題,教育系統難辭其咎!一個讓孩子們沒有機會接受健全正規的體育教育的國家教育系統,將來一定會被子孫後代罵娘的!

以我的中學母校為例:學校田徑運動會的記錄,都是20多年前八十年代創造的,現在的孩子們,不愛運動,家長也不支持,學校裡也沒這個風氣和環境,體育課就是散步,體育老師被領導告知:不出事就行!甚至有體育老師因為學生課上有點磕碰,被家長衝到學校來打……

這樣的環境,這樣的下一代,下幾代,一線競技體育再多拿多少金牌,又有甚麼意義?

所以我既不關心,也不在乎廣州亞運會到底中國代表團又拿了多少金牌,已經拿了多少金牌,以及還會拿多少金牌。倒是建議媒體每天這樣報導:今天,我代表團漏掉了XX枚金牌裡的X枚,被其他團瓜分;亞運結束時,也可以這樣數牌,比較有趣。這是金牌的悲哀——物以稀為貴,這是人之常情。拿簸箕搓,必然貶值。

甚至沒有哪一個單項的比賽讓我有看一眼的衝動,我也根本不知道哪一個運動員拿了哪一塊金牌。就連看足球比賽,我也是為了混微博粉絲和流量,為了炒作出名混飯吃,在新浪體育和微博的威逼利誘之下,在家一邊跟孩子玩一邊一隻眼睛看球一隻眼睛看電腦混過來的。我懺悔。哦,我目前就想看禮儀小姐的服裝。

我依然很尊重運動員和教練員們,他們都是用青春和血汗在拼一個前程。他們也都有父母親人,多是普通人家的子弟。我反對的是這個畸形的金牌生產線,一個剝奪了民眾的體育基本權力的體系。只有拿了金牌的人才是它的受益者。其它人,也都是這個體系的炮灰,跟被剝奪了體育權力的億萬百姓一樣,甚至更慘。記得鄒春蘭嗎?

一個人均體育設施不足一平方米,小學中學體育缺失,普通民眾參與體育鍛練十分困難,用那些破銅爛鐵的所謂社區健身器來代替運動場的體育系統,是以國民的基本體育權利被剝奪被犧牲為代價,資源集中於一小撮既得利益者手中為方式的金牌生產線。時至今日,國家該考慮一下是要這個系統,還是把體育還給人民了。

歡迎就此問題進行討論。我覺得,不妨搞一個電視直播辯論大賽。前提是:請體育局系統公開財務,讓百姓們知道,每塊金牌背後的代價。其它數據,感謝新華社的楊明老師和各方面提供。我們需要的是以學校體育和社區體育為基礎的正常健全健康的體育系統,而不是少數人的舉國體制和金牌生產線。

有某省體育局官員跟我說:「北京奧運會後,咱們真的沒必要再花那麼多人力財力謀求奧運金牌榜前列了。保留幾個優勢項目,能保住排行榜前八,能升國旗就行,該把體育事業的重點轉到全民健身上了。」這是良心話,「為一塊金牌花的錢太多了」。

最後,轉自新浪微博的一個童話故事:從前啊,有一家養了8個孩子,讓其中7個光著屁股,把家裏所有做衣服的錢,給另外1個長得最體面點兒的做了一套高級漂亮的衣服,頻頻去參加選美,經常拿些獎牌回來。於是,家長上街,背著手昂著頭倍有面子。其他那7個孩子,光著屁股躲在家裏,歡呼雀躍,精神振奮。

我給續了一段:

終於某天,七個光屁股孩子之一提出了不同想法,說能不能把一個孩子的華美衣服錢拿來給8個孩子都穿上樸素衣服。結果另外六個光屁股孩子裡有人率先跳出來批評他不愛家,不顧全大局,不知道家的光榮就是自己的光榮,還說:街上鄰居家也是這樣過日子的……

還有的說:就你這身材,穿甚麼出去也是給咱家丟人,純粹浪費布料;還有的說:不集中力量辦大事,怎麼比得過鄰家?人家天生品種好;還有的說:沒有獎牌的恥辱日子你都忘記了?忘本了!

大家接著續吧……

來源:黃健翔博客

相關新聞
胡坤明:中國金牌背後的舉國體制
中國奧運金牌沉重 學者質疑「舉國體制」
中國舉國體制發展精英體育有害?
「造假奧運」閉幕 中共「舉國體制」受質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