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7月09日訊】德媒認為中國的優勢會隨著經濟轉型而削弱,具有諸多優勢的印度將成為中國的大挑戰者。
德國之聲引述《德國金融時報》7月7日的報導稱:中國經濟面臨大轉變,北京期望,從大規模的廉價生產進入更現代化的經濟時代,讓中國公司生產真正的創新產品。中國人雖然在大規模生產方面有些優勢,但在生產創新方面,其它國家更有優勢。
該報認為:現在似乎很明確,印度在這個10年就將成為中國的大挑戰者。……
2013年後 中國經濟增長活力下降
報導稱,到2050年,1/3的中國人將超過60歲,是現在的3倍。如果政府堅持現在的退休年齡,2013年就會到達轉折點。此後勞動力緊缺和工資上漲會明顯加強,經濟增長活力下降。
「相反,印度人口繼續增加,這個有著12億人口的國家很快就會取代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報導認為,中國增長的良方正是不斷湧向城市工廠的年輕勞動力大潮,這一特殊優勢很快就不起作用了。在印度,充滿渴望的年輕人仍在無休止地湧向勞動市場,通常這都會帶來較高的增長動力,何況是在一個業已顯示高度發展狀況的國家。
「印度經濟擁有可以繼續發展的現代領域,與中國相反,它同時保持著發展中國家的活力。而中國尚未擁有工業國家的技術和富裕,就已經出現人口問題。」
服務業、IT領域領域超過中國
該報還認為,在奔向服務業為主的現代經濟方面,印度也已先行一步。
報導說,工業比例在中國占47%,在印度僅28%。服務業在中國超過40%,在印度已達到55%。此外,印度還是一個權力下放、有著顯著企業家文化的國家。……
報導認為,中國是中央集權統治的經濟,中央決策的經濟對工業大規模生產有好處,但對現代經濟不利。中國非國有的小公司目前又在抱怨經商的許多障礙。
「儘管中國通過統籌的巨額研究資金也可達到一定程度的創新力,但未來以知識為基礎的現代經濟需要熙來攘往和企業家,有時甚至需要一點混亂。」
「這也表現在西方的增長領域如IT業。無論Facebook還是Google迄今都不是按照政府規定才發明的。這是印度的一個優勢,在IT領域超過中國並非偶然。……」
(責任編輯:郗古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