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7月03日訊】近來,因報導李旺洋「被自殺」事件中自我審查,《南華早報》總編王向偉被暴露在公眾審視之下。原《南華早報》駐北京記者慕亦仁(Paul Mooney),日前撰文曝光王向偉迎合中共、自我審查、壓制記者的更多內幕細節,並稱《南華早報》「已經失去了讀者的信任。它現在幾乎淪落為中國本地媒體中的一個笑話了」。
王向偉拒絕續約慕亦仁
慕亦仁在《陽光時務》雜誌撰文說,他第一次給《南早》寫文章還是1990年,22年以前了。慕亦仁為《南早》贏得了10個新聞類獎項,比報社其他任何記者都多。但4月22日,《南華早報》的新任總編輯王向偉通知他,《南華早報》與他的工作合約在今年5月21日期滿後將不再續約。慕亦仁認為,這明明白白是個包含政治考量的決定。
在過去的七個月裡,王向偉幾乎不讓他給《南華早報》寫任何跟中國有關的文章。在這段時間裏,慕亦仁只有兩篇刊載在《南華早報》中國版塊上的報導,一篇是關於熊貓的,另一篇是關於愛滋病感染受害者賠償的。慕亦仁給報社的中國新聞編輯組發了二、三十封提出選題建議的郵件,沒得到任何回復——其中有個選題倒是通過了,但版面編輯告訴慕,王把它否了。慕給王發了六、七封郵件,表明想為《南華早報》多寫些文章,他也從不回復。
有逾百年歷史的《南華早報》,曾是香港最有影響力的英文報章,1993年被與中共領導層友好的馬來西亞糖王郭鶴年擁有的嘉里傳媒收購,其後曾數次傳出壓制新聞自由事件。前《中國日報》記者兼吉林省政協委員王向偉,在2011年任該報總編。
王向偉要求記者寫中共高層喜歡看到的文章
慕亦仁表示,王向偉一直有個「審查新聞」的名聲——也許《南華早報》的大老闆、馬來西亞富豪郭鶴年和他輪流經營此報的兒女就是看上了他這點。
「隨便跟《南華早報》中國報導組的任何一個人聊聊,他都會告訴你,王是怎麼斃掉他的報導,或者怎麼要求他寫中共高層喜歡看到的無聊文章的。」
總編王向偉上任後,對慕亦仁所寫的涉內地敏感維權議題的20餘篇報導,大多棄之不用,僅有兩篇較為「平和」的文章得以發表。
王向偉壓制報導維權人士事件
2011年11月,慕亦仁去美國採訪了中國人權律師高智晟的妻子耿和。但是,王向偉(編者註:時任南華早報主管中國報導的副總編輯)駁回了這篇採訪文章。王沒有給出任何解釋。
在高智晟短暫脫離「被失蹤」狀態期間,慕亦仁見到了高智晟。但是,王向偉對高智晟的故事表現冷淡。報應上頭版的報導,被王放入了內頁。慕亦仁說,高智晟顯然是王不希望報導的對象之一。
2011年,中共當局出加大了對人權律師和其他異見人士的迫害,許多人都被套上黑頭套、塞進車裡然後被押到某個不為人知的地方遭受酷刑。
慕亦仁建議做一篇專門的報導,但是被拒絕,理由是《南華早報》已經做過受迫害的人權律師的相關選題了。
「《南華早報》淪落為一個笑話」
王向偉在《南華早報》供職期間,好幾位外國編輯都曾被任命為總編輯,但他們都在與這位前《中國日報》記者兼吉林省政協委員鬥爭失敗後離職了。郭鶴年家族總是清楚地表明他們支持誰。
慕亦仁透露,王向偉其實沒多少做新聞的一線經驗,遠遠比他的很多員工要少。王在《中國日報》工作過,拿過一個新聞學碩士學位,去過倫敦參加一個相關的訓練項目,在那時短暫地給BBC工作過。據我所知,他從來就沒「跑過口」(意思指花多年時間踏遍大江南北做採訪)。
在王自己發表的每週社論裡,他曾預測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會擺脫麻煩,並且因此出了大糗。「第一,薄的政治生涯現在還很安穩,而且他也顯然扛住了黨內各路對手給他帶來的壓力。」王在薄熙來栽了大跟頭之前,這樣寫道。
還有一篇報導描述了拉薩的藏人是如何歡慶藏歷新年的,還引用了一位不具名的「中年藏人」的話。同時,其他媒體卻頻頻報導藏人自焚的種種慘狀。在這樣的背景下,《南早》的那篇文章看起來相《中國時報》刊載的那些東西差不多。
慕亦仁表示,在王的管理下,《南華早報》「已經失去了香港乃至於國際讀者的信任。它現在幾乎淪落為中國本地媒體中的一個笑話了。」
「李旺陽之死 把王向偉暴露在公眾審視之下」
今年6月6日,湖南民運人士李旺陽被發現縊死在就醫的湖南邵陽醫院。之後,因《南華早報》只用很小的篇幅報導了此事,引發了報社編輯、記者的質疑聲。
慕亦仁說,當一位編輯詢問《南華早報》對此事的報導篇幅相對於其他港媒是不是太短,王直接讓他閉嘴;當李旺陽事件已被國際社會關注時,記者們聯名簽署了一封質詢信求一個說法。王向偉回應道,他之所以在事件發生後第一天只用很小的篇幅報導此事,是因為他覺得《南華早報》還沒有充足的事實來支撐一篇大的報導。
據慕亦仁透露,本來報社是準備了一篇更長、更充實的稿件來報導李旺陽之死的,但王卻臨時抽掉了稿件,把它換成了一篇小小的概要,而在空出來的版面上,放上關於台灣前總統李登輝與大學生交流的報導——這是已報導過的「舊聞」了。
慕亦仁說:有趣的是,竟是一篇好不容易才獲刊載的披露李旺陽之死的報導,最終把王暴露在公眾審視之下。
(責任編輯:郗古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