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7月29日訊】孔丘(前五五一年九月廿八日<黃曆八月廿七>~前四七九年四月十一日<黃曆二月十一>),字仲尼。弟兄排行第二,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村)。
孔子的先祖是殷商後裔,曾為子姓。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後,後代子孫開始以孔為氏。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是魯國出名的勇士,晚年與妻顏徵生下孔子。由於孔子的母親曾去尼丘山祈禱,然後誕下孔子。又因孔子剛出生時頭頂的中間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為丘,字仲尼。
孔子幼年時極為聰明好學,二十歲的時候,學識就已經非常淵博,被當時人稱讚為「博學好禮」。同時,孔子繼承了父親叔梁紇的英武,身高九尺六寸,按西漢每尺23.1厘米計算,是221.76厘米。孔子臂力過人,遠非人們認為的文弱書生的形象。並且,孔子酒量超凡,據說從來沒有喝醉過。但孔子從不以勇武和酒量自豪。
孔子自二十多歲起,就想走仕途,對天下大事非常關注,經常思考治理國家的諸多問題,也常發表一些見解,到三十歲時,已有些名氣。魯昭公二十年,齊景公出訪魯國時召見了孔子,與他討論秦穆公稱霸的問題,孔子由此結識了齊景公。魯昭公二十五年,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被迫逃往齊國,孔子也離開魯國,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魯昭公二十七年,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聽說後向齊景公求救,齊景公說:「我老了,沒有用了。」孔子只好匆匆逃回魯國。到魯定公九年被任命為中都宰,此時孔子已經五十一歲了。孔子治理中都(今汶上縣)一年,卓有政績,被升為小司空,不久又升為大司寇,攝相事,魯國大治。魯定公十三年,魯君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魯國舉行郊祭。祭祀後按慣例送祭肉給大夫們時,並沒有送給孔子,這表明魯君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當即離開魯國,開始了周遊列國的旅程,這一年,孔子五十五歲。
孔子帶弟子先到了衛國,衛靈公開始非常尊重孔子。孔子在衛國住了約十個月,因有人在衛靈公面前進讒言,衛靈公對孔子起了疑心,於是孔子帶弟子離開了衛國。在去陳國的路上,路過匡城時,因誤會被人圍困了五日。逃離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衛國貴族公叔氏發動叛亂,再次被圍。逃脫後,孔子又返回了衛國,衛靈公聽說孔子師徒從蒲地返回,非常高興,親自出城迎接。此後孔子幾次離開衛國,又幾次回到衛國,這一方面是由於衛靈公對孔子時好時壞,另一方面是孔子離開衛國後,沒有去處,只好又返回。
魯哀公二年(孔子五十九歲),孔子再次離開衛國。經曹、宋、鄭至陳國,在陳國住了三年。吳攻陳,孔子便帶弟子離開陳。楚國人聽說孔子到了陳、蔡交接處,派人去迎接孔子。陳國和蔡國的大夫們懷著嫉恨的心態,派人將孔子師徒圍困在半道。前不著村,後不靠店,所帶糧食吃完後,竟然絕糧七日。最後子貢突圍,去楚求救。楚立即派兵迎接孔子,為孔子師徒解了圍,孔子師徒才逃過此劫。孔子六十四歲時又回到衛國,六十八歲時在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魯國,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孔子的政治理想在當時無法得到實施,但孔子之偉大在於「知其不可行而行之」,他將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托於後世。孔子因而在回到魯國之後停止了直接的政治活動,一面繼續整理文化典籍,修訂六經;一面廣收弟子,大規模的開展文化教育事業。
孔子首次提出「有教無類」的教育原則。他認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接受教育的的權利。在教育實踐上他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議: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應該採用「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誨人不倦」、「循循善誘」、「因材施教」等施教方法。他認為學生應該有好的學習方法如「舉一反三」、「溫故而知新」。學習中要思考,因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好學還要謙虛「三人行必有我師」。學習態度要端正「學而不厭」、「不恥下問」。要學會獨立思考,「擇善而從」,不要盲從。
在教育內容上,孔子主張把知識教育和道德教育結合在一起,通過詩、書、禮、樂的「文教」,把學生培養成為「謙謙君子」;通過射、馭等「武教」讓學生掌握服務於社會的真實本領。這種教育方針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能關心社會政治和有真才實學的人才。
孔子辦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他的學生先後有三千餘人,其中精通禮、樂、射、馭、書、數「六藝」的優秀人才有七十二人。像品德優秀的顏淵、以政治見長的子路、冉有,口才智慧過人的子貢、公西華,還有子夏、子游、曾參、宰我等人,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指導著中國乃至世界教育界。
孔子的另一貢獻,是對古代典籍作了較系統的總結和整理。他依據周、魯、宋、杞等國文獻,刪訂為《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種教材,即後世傳頌的「六經」。
《春秋》是魯國官世襲相承集體編錄,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至魯哀公十四年(前七二二年~前四八一年)共二百四十二年的歷史大事。孔子及其門人從維護周禮的準則出發,重新修訂《春秋》。當時吳、楚之君皆自稱為王,《春秋》貶為「子」。欲以此來規範諸侯各國,達到了「《春秋》行而亂臣賊子懼」的良好社會效果。
孔子還編訂了《詩經》。從西周開始至春秋中期,傳下古詩三千篇,孔子去其重複,取可施於禮義者,刪定為三百篇,並分為「風」、「雅」、「頌」三類,即流傳下來的《詩經》。
孔子的弟子們還把他的言行記錄整理下來,編成《論語》一書,記載了孔子的主要思想。這部書也成了儒家學派的經典,對後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孔子被尊為「至聖先師」,其子孫也多被各朝各代的所尊崇。
孔子所建立的儒家思想體系對中華民族及世界文化的發展具有開創性作用,被世人視為至理。
治國思想方面。其核心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實際上已打破了傳統的「禮不下庶人」的信條,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平等的精神,即現實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儘管君與臣、官與民的權利是不均等的,」禮」卻平等的約束著一切人。禮治就是自由的保障。人道與自由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
孔子的美學思想核心為「美」和「善」的統一,也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孔子提倡「詩教」,即把文學藝術和政治道德結合起來,把文學藝術當作改變社會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並且孔子認為,一個完人,應該用詩、禮、樂修身養性。孔子的美學思想對後世的文藝理論影響巨大。
在天道觀上,孔子的態度是鮮明的,他從不否定天命和鬼神的存在,也很尊重鬼神。這一點從他修編的《禮記》中對鬼神祀禮的嚴謹、規範的記述上,就可以想像的到現場的肅穆和莊重,及孔子對此道的尊崇。但他一生慎談鬼神,點到即止,從不深論,他有一句名言:「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是啊!人的事還沒做好,咱們就不談鬼的事了。
孔子是中國屈指可數的思想家,他被稱為「儒教之祖」,自他去世以後,幾乎每一個朝代都尊孔敬儒,在中國傳統的「儒、釋、道」三教中,只有儒教一直被除中共政權外的統治階級視為正統治理論學說。
晚年,孔子的最得意弟子顏回不幸早逝,得意門生子路死於衛國內亂,兒子孔鯉亦早逝,孔子在「道不行」和這一連串的打擊之下,孔子的身體健康受到了極大的損害。孔子於西元前四七九年黃曆二月十一日七十二週歲時與世長辭。魯哀公作誄文悼念孔子,開後世誄文先河。孔子的門徒服喪三年,而子貢則在墓塚旁建房而居,六年後才離去。而作為孔子弟子及族人後世子孫,則在孔子墓附近聚居,所以墓地一帶就叫「孔裡」。
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儒家在先秦時代已是顯學。到了漢武帝時,取得了在思想界獨尊的地位。孔子也被司馬遷推到「至聖」地位。在古代聖賢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孔子。
幾千年來的思想文化傳統與孔子儒家思想學說分不開,其教育規律、方法至今仍起作用。孔子以仁孝治國、忠恕待人的主張,一直影響中國自漢以後的政治實施和個人修養,而且直接激發了後來孟子「民貴君輕」民本學說。孔子在教育方面的影響被譽為「萬世師表」。
孔子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晚年系統的整理了「六經」。
孔子的言行主要載於《論語》及《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對中國文化的繼承和傳播做出了很大貢獻,一直影響著後世文明的傳承。
孔子的思想不僅在中國影響深遠,他早以跨越國界,影響波及到了整個東亞地區,形成了「儒教文化圈」。後來,隨著世界交流的不斷擴展,孔子的學說已經漂洋過海走向了全世界。
美國詩人、哲學家愛默生認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榮」。
一九八八年,七十五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在巴黎集會,會議結束後發表聯合宣言,呼籲全世界「人類如果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首兩千五百年前,去孔子那裏汲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