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7月28日訊】 據美國之音報導,在倫敦奧運會即將開幕之際,已退休的前中國體操隊隊醫披露,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中國為成為體育強國,以東德(編注:聯邦德國)為榜樣,讓很多運動員服食禁藥,以取得好成績。這是首次有體制內人公開反駁官方有關服用禁藥是某些運動員和教練個人行為的說法。
服藥為「科學訓練」組成部份
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星期五報導說,前體操隊隊醫薛蔭嫻在接受該報採訪時透露,1980年代,中國開始成為體育強國,官方以類固醇和人類生長激素作為「科學訓練」的一部份。
薛女士說:「1980年代這種情況很猖獗,運動員不得不接受。」她說,選手往往不知道自己被注射禁藥,拒絕參與的醫護人員則遭邊緣化。
她說,中國當時主管體育的官員在1978年10月的一次會議中說,提高運動成績藥物不過是新東西,只要適當瞭解,應當加以利用。
前中國體操隊隊醫此次披露正值中國派出394人的龐大奧運代表團參加7月25號開幕的倫敦奧運會之際。
官員:已走上正軌
悉尼先驅晨報在同一篇報導中還說,中國一位反興奮劑官員對該報說,1998年澳大利亞珀斯世界游泳錦標賽中國游泳隊興奮劑醜聞事件,促使中國採取了更嚴厲的措施,走上了「正常、嚴格和依法的軌道」,將興奮劑檢測機構從國家體育總局中分割出來,成為單獨機構。
這位官員還說,目前擔心的是,運動員若食用在中國普遍含有「瘦肉精」的肉類的話,會被查出陽性反應。
中國媒體反思舉國體制
近年來,中國媒體對利用「舉國體制」建設體育強國的做法有所反思。中國新聞週刊今年2月在「興奮劑是舉國體制的春藥?」的報導中披露,1985年中國游泳隊從東德引進洋醫生,祭出所謂「科學」大旗,將興奮劑引入中國。
中國新聞週刊的報導還說,「在中國體育剛剛開始起步的那個年代,用興奮劑取得好成績是國內體育圈的潛規則。據前國家體育總局局長伍紹祖回憶,1989年體委開會討論興奮劑時,有人就明確在會上提出,過去對興奮劑的方針是『有用、無害、查不出』。不是反興奮劑而是利用興奮劑,只不過提醒別用那些對身體有害的,用那些查不出來的。國家體委內部甚至有幹部私下參與販賣研究所的興奮劑」。
(責任編輯:葉清青)